水下機器人跟拍象鯊 首揭9米巨鯊習性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8 月 10 日訊】新聞最後,來看到,英國科學家第一次用水下機器人,跟拍一種叫象鯊的鯊魚。這種鯊魚在蘇格蘭海岸幾乎要絕跡了,保護和研究象鯊,比任何時候都變得更加重要。

    象鯊學名叫做姥鯊,是僅次於鯨鯊的世界上第二大魚類,成年鯊魚能達到9米長。全世界的溫帶海洋地區都是它們的棲息地。

    一些鯊魚每年夏天都會回到蘇格蘭西部的內赫布里底群島,但是因為它們很少浮出水面捕食海洋浮游生物,科學家對他們的行為知之甚少。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 維特博士:「幾年來,我們一直在收集有關它們如何遷徙的信息,以及它們回到蘇格蘭時,冬天去哪裡。但我們從未真正了解,它們是否找了配偶,它們是否進食,它們之間是什麼樣的相處方式。」

    為了了解這一切,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蘇格蘭海岸進行了一個為期兩週的項目。

    他們在鯊魚的背上裝上了一盞燈。

    然後使用一種被稱為REMUS SharkCam的水下機器人跟?鯊魚,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拍攝。

    這些視頻和有關鯊魚行進速度,方向等等的數據都會回傳給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發現,鯊魚呆在海床上的時間比之前想像的要長,它們在水面下方進食,機器人還拍攝到了鯊魚求愛的鏡頭。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奧茨博士說,這些研究信息也將用來決定,這個地區是否應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象鯊保護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 奧茨博士:「他們可能正在利用該地區進行繁殖,在這種情況下,這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鯊魚棲息地和我們需要保護的地區。」

    和其它大型鯊魚一樣,象鯊繁殖率低,又因為世界各地對魚翅,魚肉的需求而被過分捕撈,象鯊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科學家們希望通過更多地了解象鯊,而給它們提供更多的保護。

    新唐人記者 王羽音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