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陸設12吋晶圓廠慘賠!3大台廠H1虧近百億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9 月 07 日訊】歡迎回來,台灣半導體產業,擠下南韓,重回全球半導體產業全球第二的地位,可以說在國際間大放異彩。不過如今卻傳出,台積電、聯電與力晶3家台廠,先後前往中國大陸設置12吋晶圓廠,不過上半年營運全數虧損,總計虧損近新台幣100億元,分析師也點名,陸企本土業者搶食訂單,對台廠 造成影響。

台積電董事長 劉德音(2019.6.5):「在大陸的像華為,半導體其實是受到一些阻力,所以我們在考慮(南京廠產能)擴張,是不是要按照原定計畫,還是要慢一點。 」

中國半導體市況,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謹慎再謹慎,多家台廠先後前往中國大陸設立12吋晶圓廠,卻多數營運陷入虧損。聯電最早西進,在廈門的聯芯2016年第四季投產,上半年虧損52.34億元,力晶成立的晶合(2017年10月量產)虧23.09億;台積電南京廠,去年8月投產,上半年虧損22.92億元,三家業者合計虧損將近百億。(98.35億)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劉佩真:「那麼也因為(台廠)目前還沒有達到所謂規模經濟的一個部分,那麼同時在今年以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景氣,又是呈現比較明顯放緩態勢,那麼同時中國本身業者,來自部分競爭業者也比較多,所以導致目前台廠在中國的整體晶圓廠的一個營運,都是呈現一個營運不佳的一個狀況。」

內有投資折舊問題,外有產業壓力,紅色供應鏈競爭,分析師指出,中國本土業者分食晶圓代工訂單,包括陸企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中芯集團。中芯日前宣布,下半年量產14奈米製程,還陸續傳出挖角台積電重量級研發大將,都成為台廠在中國大陸,營運隱憂。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產業顧問 劉佩真:「台積電在南京廠的部分,還是可以順勢以16奈米,拿下一個比較居多的一個訂單,但是後續也必須要觀察,也就是說當隨著台積電在台灣的一個製程,開始逐步推進到5奈米,甚至是後續的3奈米的時候,那是不是會持續的申請N-1的這個部分的製程(赴陸設廠),這將是後續的一個觀察重點。」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二度下調今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預估值,較去年銳減31%至1090億美元,全球貿易爭端未解,影響下游買氣,台廠西進赴陸,還有技術可能外流問題,挑戰絕對不小。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嘉韋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