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擬補禁令漏洞 防堵高端技術出貨華為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12 月 23 日訊】美國白宮在,今年 5 月將華為列入黑名單,不過仍有多家廠商出貨華為,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研擬進一步防堵,針對華為的出口,管制美國技術標準從25%調到10%,以中斷台積電等企業對華為供貨,也讓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出貨影響成為焦點。

    美中有望洽簽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過科技戰圍堵不鬆手。

    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研擬進一步防堵華為,將「境外製造」的門檻由七十五%,提高至九十%,意思就是,未來只能含有十%以下的美國技術或產品成分,才能出貨給華為,相關法令推出時間,可能落在2020年一月中旬,首當其衝的,就屬台積電!

    國泰證期顧問處分析師 蔡明翰:「從華為的事件來講,應該屬於這個整體貿易戰的一個部分,這個是所謂第二階段的一個談判籌碼,那希望給予中方存在持續的壓力,希望中方持續做退讓的動作。」

    外媒報導指出,台積電內部評估,14奈米製程,源於美國技術超過10%,將受到限制不能提供華為旗下海思代工服務;7奈米,相關技術比率約9點多百分比,出貨不受影響。至於假設性議題,台積電方面表示無法做出回應。

    台積電代理發言人 孫又文(2019.5.23):「我們對於我們每一項的出口,我們都會做我們該做的「盡職控管」,如果它能夠通過這個盡職控管,我們就出貨。」

    台灣本土出貨華為業者,還有鏡頭廠大立光、瑞昱、緯創、聯發科,相關影響衝擊得密切觀察。

    經濟部長 沈榮津 (2019.12.16):「華為的部分來說的話,最重要也是給我們台商朋友一個啟示,就是我們在客戶市場的布局,一定要全球化。」

    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表示,如果美方加強制裁,台廠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重新調整期,但預期,轉單效益仍然會落在台灣。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