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公館滯洪池完工 1.25萬人免受淹水之苦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1 月 03 日訊】嘉義「公館排水出口滯洪池工程」,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3日舉辦竣工典禮。公館滯洪池總面積12公頃、滯洪量52萬立方公尺,可以改善中埔地區的淹水問題。

    嘉義縣中埔鄉公館排水滯洪池完工,標高24公尺的出入流堰,可以讓12公頃的土地、容納52萬立方公尺的蓄水量,有效解決地方淹水之苦,並保護區內約 1.25萬人口。

    立法委員 陳明文:「中埔三和地區在我們赤蘭溪的中上游,因為三和地區地勢比較低、所以常常會淹水。今天我們終於看到中埔公館滯洪池,能夠如期來完工,我想地方的鄉親父老大家都很高興。」

    和興村長 韋綱松:「非常誠心的感謝、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大家共同的努力,使滯洪池能夠圓滿落成。」

    滯洪池是利用水從高往低處流的原理,不用像以前用20部移動式抽水站排水,省下抽一整天耗費50萬支出。

    經濟部水利署長 賴建信:「政府要解決強降雨極端氣候的問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今天公館滯洪池的實現。」

    嘉義縣長 翁章梁:「它除了解決大家淹水的痛苦以外,以後還有所謂的就業機會跟休閒,所以在這個人口這麼稠密的地方,有這個空間有這個地方,能夠兼具防洪、能夠兼具休閒,能夠兼具整個產業的發展跟就業,我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翁章梁縣長表示,已經爭取到在滯洪池旁邊設立工業區,並將與第五河川局攜手合作,將公館滯洪池打造成一座兼具防災、休閒、運動的多功能滞洪池。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金洲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