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星號「非營運」停基隆港 陸船員14天禁下船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2 月 10 日訊】寶瓶星號在9日中午離港後,經由疫情指揮中心與航港局、港務公司等單位依同決議後,同意只要航商提出申請,寶瓶星號就能以「非營運」的方式靠泊基隆港,已經在今(10)日下午返回。但船上的所有人員都必須遵守規定,14天內去過中港澳地區以及中國大陸籍的船員都不能下船。

    昨天開離基隆港的寶瓶星號,因為6日開始,國內所有港口都禁止國際郵輪靠泊,因此寶瓶星也只能徘迴外海,不過在兩個小時後就出現轉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執行官 周志浩:「我們現在跟交通部會商之後,這艘船是可以停在我們基隆港內,但是它如果一旦出境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同意它進來,因為進來的時候我們已經花了一番功夫。」

    寶瓶星號在2007年加入麗星郵輪船隊,長229.84米,寬28.5米,總排水量達51039噸,控房數量高達756間,可載客1500多人。由於武漢肺炎持續延燒,導致寶瓶星號滯留海外,除了導致航線混亂,花費也相當驚人,包括船隻燃料、人員飲食等一天就要損耗近700萬元。

    寶瓶星號入港開銷相對較低,依5萬噸級的船種計收,停泊費一小時2950元,一天24小時就要70800元,外加一天8250元的垃圾清理費,算算合計一天至少花費近80000元。加上從2015年開始,基隆港就是寶瓶星號的母港,所有的物資都要從基隆港補充,因此便爭取以「非營運」的方式回港。

    相關單位最後點頭同意,10日下午1點30分,寶瓶星號終於完成停靠基隆港,進行必要的民生補給及船員更替,不過只要一進港後就不得再隨意駛離。

    基隆港務分公司副總經理 林素如:「有關船員上下船及出入境,都依疫情指揮中心規定辦理。」

    寶瓶星號雖然能夠返航停泊,但船上所有人員須依指揮中心規定下船,14天內去過中港澳地區外籍船員以及中國大陸籍船員都不得下船。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