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國家隊日產250萬片 最強夥伴下步進軍歐美!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4 月 18 日訊】歡迎回來。台灣口罩國家隊,產能是持續提升,許多公司更是默默支持,財經趨勢4.0的採訪團隊帶您前進,位在桃園的口罩生產業者,目前是產線全開,員工輪班拚出產能,尤其台灣口罩產業面對疫情危機,已經超前做好前進國際的準備,下一步更鎖定歐美市場,放眼國際。
記者 沈唯同 :「這裡是全台灣最大的口罩生產聚落之一,像我身旁一箱箱的口罩,準備在下午時間,分派送往各地,新唐人團隊帶您現場直擊。」
廠區高規格,比照科技業無塵室,所有人必須穿上防護服全副武裝,經過空氣濾塵室清除乾淨,確保無塵環境,才能進入生產線廠房,溫度、濕度都有要求,小小的一片醫用口罩生產,可別小看他。
以超音波每秒上萬次震動,把三層布料貼合,外層防潑布,內層親膚纖維,還有最重要的不織熔噴布,能過濾掉95%病毒細菌,更是台灣口罩良率,名揚國際的最大關鍵。
口罩公司總經理 陳勇志:「中間那一層就是靜電熔噴布,那層不織布加了靜電上去之後,它有很好的捕捉細菌的效果,我們台灣就是這一層熔噴不織布做得很穩定,而且比其他國家都還好。放上靜電之後,你怎麼讓靜電穩定,五年不衰退,或者五年它的衰退值,都還達醫用級這個就是關鍵的技術。」
每天視察產線,是口罩公司總經理陳勇志例行公事,每片口罩,還得經過嚴格的品管測試,確認口罩拉力帶強度,一切都正常,才能裝箱出貨,每天就像跟時間賽跑。
口罩公司資深領班 蔡燕雪:「我都大概六點半來,然後七八點走,一天大概我的話,要工作差不多大概十一個小時。」
口罩公司廠長 許仁賢:「那目前我們陸陸續續一直在增加人員,為的是可以再爭取更多的時間,讓設備不要停機的狀態下,如何用人力的調整去再發揮到更大的產能。」
為了產能最大化,採用兩班制調派人力,一線主管一天甚至平均只睡四小時。公司響應國家口罩生產政策,產能從原先的每天45萬片,擴大到兩個廠房,30條產線,日產能220萬,之後新機組全數上線,每天口罩產量挑戰250萬,一旁還有三位技師全程緊盯產線,確保運作流程不中斷,讓生產作業更加順暢。
台灣「口罩國家隊」總產能,現階段每天1500萬片,政府徵收口罩政策延到6月底,不過有外界擔心疫情過後,需求降低,口罩產業因為產能過剩,將有重大打擊,不過總經理陳勇志不僅不害怕,反而信心十足,因為台灣口罩在國際上,已經打響名號。
口罩公司總經理 陳勇志:「現在徵收可能造成很大的不方便,但是未來的商機也許我們要感謝,這一次我們這麼挺政府,我們這麼極力的一直做一直做,無形帶進來的效益是甚麼?很多同業跟我聊說,勇哥勇哥怎麼辦,設備投入了這麼多,那以後一定是蕭條怎麼的,我說我倒不認為會是這個樣子,我說經過這波疫情之後,我覺得在國際間更多人需要口罩,而且他們更懂口罩,更知道怎麼使用口罩。」
業者化危機為轉機,更放眼歐美、東南亞的口罩市場,台灣在這波疫情,也練就一身好本領,陳勇志表示,這種整合上下游原料的「一貫廠」,他稱為「微型口罩國家隊」,可以讓台灣為國際間帶來更多貢獻。
口罩公司總經理 陳勇志:「這個一貫廠的急救包,就像一個ERP系統一樣,我們一個完整的ERP系統可以對國際做輸出,做一些技轉,那我覺得其實這個是一個,未來可能在第二步,在邦交上,或者是(協助)一些台灣企業。(美國)一個州一個20條線,日產能可以200萬片,一個州一樣,或者是歐洲,其實我們現在正在計畫這件事。」
誰說口罩是夕陽產業,台灣品牌找到商機,今年也將推出類N95口罩產品,希望透過技轉方式,國際合作,讓MIT口罩成為產業代名詞。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沈唯同 台灣桃園報導
相關新聞
-
返母校MIT演說 張忠謀:沒有國安將失去一切
2023-10-26 19:19:59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代表台灣,出席11月中旬舉辦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張忠謀這個禮拜二回母校MIT麻省理工學院演講,講述台灣半導體蓬勃發展的關鍵,在於健康的人才供應、地理集中度以及累積的製造經驗降低生產成本,預測未來幾十年印度、越南或印尼半導體可能會興起。而在提及地緣政治議題時,張忠謀表示,沒有國家安全,將失去我們所珍惜的一切。
-
張忠謀回MIT母校演說 11月代表台灣赴APEC
2023-10-26 12:35:57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代表台灣,出席11月中旬舉辦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張忠謀這個禮拜二回母校MIT麻省理工學院演講,講述台灣半導體蓬勃發展的關鍵,在於健康的人才供應、地理集中度以及累積的製造經驗降低生產成本,預測未來幾十年印度、越南或印尼半導體可能會興起。而在提及地緣政治議題時,張忠謀表示,沒有國家安全,將失去我們所珍惜的一切。
-
張忠謀回MIT母校演說 揭台灣半導體成功祕訣
2023-10-26 17:13:47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將代表台灣,出席11月中旬舉辦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張忠謀這個禮拜二回母校MIT麻省理工學院演講,講述台灣半導體蓬勃發展的關鍵,在於健康的人才供應、地理集中度以及累積的製造經驗降低生產成本,預測未來幾十年印度、越南或印尼半導體可能會興起。而在提及地緣政治議題時,張忠謀表示,沒有國家安全,將失去我們所珍惜的一切。
-
愛沙尼亞國會率國防產業團訪台 共阻威權國
2025-02-04 20:31:10歡迎回來。波羅的海國家 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裴克多訪問台灣,今天(4日)中午現身外交部,代表受贈台灣民企要援烏的百萬片口罩。裴克多繼去年三月訪台後,今年再度率領國防產業團來台,並將與台灣國防產業廠商進行交流,要共同抵禦威權國家。
-
神韻2023台灣首站苗栗爆滿 金曲歌王.政要盛讚
2023-02-26 09:25:51美國神韻世界藝術團,24日起在台灣展開5大城市的巡迴演出,第一場今天(24日)在苗北藝文中心登場,吸引台灣各界政要、藝文界人士觀看。節目精采完美的呈現,觀眾們熱情鼓掌,謝幕兩次。
-
中共海警圍攻襲擊菲律賓船隻 美日台同聲譴責
2024-06-20 19:40:26中共對菲律賓船隻的襲擊引起周邊國家關注。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灣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灰區行動與軍事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此外,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也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都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吉田圭秀強調,日本自衛隊始終站在菲律賓這邊,並將深化與菲律賓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
颱風「格美」襲擊中國多地 中共壓熱搜
2024-07-27 19:32:54強颱風「凱米」中國稱「格美」橫過台灣,並在7月25日晚登陸中國福建,26日移向浙江、江西等地,並將影響中國10多個省。各地網民展示颱風造成的慘況,但中共淡化消息。來看詳情:
-
花蓮芮氏規模7.2強震全台有感 高鐵、捷運暫停行駛
2024-04-03 11:18:06今天上午7點58分,花蓮地區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震央位置約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0公里,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
-
斷交台灣後中共1隻都沒買 宏國白蝦出口少25%
2024-04-08 07:22:43台灣與宏都拉斯在去年3月斷交,轉與中共建交後,由於兩國自由貿易協定(FTA)尚未談妥,加上開價比台灣低5成,蝦農賣給中國意願不高,加上台宏外交關係生變後,出口到台灣的白蝦必須課徵20%的關稅,墨西哥對宏國蝦祭出禁令,宏都拉斯國家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第一季白蝦出口量為1697.6萬磅,低於去年前3月的2282.5萬磅,出口量下滑25.82%。
-
台裔女孩張芳瑜 贏得美國亞洲小姐后冠
2023-11-20 19:52:39歡迎回來。2023年美國亞洲小姐(Miss Asia USA)決賽,就讀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張芳瑜(Tiffany Chang),奪得第35屆美國亞洲小姐后冠。20歲的張芳瑜,代表台灣參賽,身上披的彩帶寫著Taiwan,穿著類似古代漢服的服裝,她是台灣移民第二代,曾獲選2022台美小姐,這次在亞洲小姐比賽中榮獲四個獎項。現場有上百名台僑,手舉中華民國國旗和標語為她加油。張芳瑜以科技女性投身選美,她感到有特殊意義,希望透過這次的勝利能夠突顯台灣的地位。
-
前中軍醫來台曝罪行 朝野立委推反活摘器官法
2024-07-16 07:33:26歡迎回來,90年代曾在中共軍醫院參與活摘器官的醫生鄭治,今天出席台灣立法院記者會,曝光中共罪行;朝野立委強調,會繼續在台灣推動制定「打擊及防制活摘器官法」,美國、日本議員也錄影片表達支持,共建法律防火牆。
-
今起搭大眾運輸免戴口罩 剩八場合要戴
2023-04-17 07:42:23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台灣口罩令再度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從今天開始,搭乘包含公車、捷運、火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從強制戴口罩,改為建議配戴口罩,至於醫療照護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以及救護車等八場合,仍須按規定強制全程戴口罩。如果惡意違反規定,將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長照機構訪客如果沒有接種疫苗,今天開始,免快篩也可探視。指揮中心預計本週四宣布COVID-19從法定傳染病第五類改成第四類,至於指揮中心降級或解編等待行政院決定。
-
杭州亞運台灣19金20銀28銅 金牌數追平隊史紀錄
2023-10-08 15:49:00杭州亞運今天(8日)進入最後一天的賽程,台灣空手道女將谷筱霜在女子50公斤級的金牌戰中,擊敗哈薩克選手然格貝爾拜(Moldir Zhangbyrbay),為中華隊拿下今年的第19面金牌。
-
瑪娃強颱「減速大轉彎」 七縣市留意雨勢
2023-05-27 19:23:59強烈颱風「瑪娃」持續穩定朝西前進,台灣中央氣象局預計週一(5月29日)清晨到上午,就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但由於週一會開始北轉,發布陸警的機率低,不過,從下週一到下星期四,北北基宜與花東、恆春半島的民眾,都要留意雨勢。
-
英外相訪中 英國會稱中華民國台灣是獨立國家
2023-08-30 12:54:39再來看到,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今天(30日)訪問中國,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今天發布報告,內容中首度直接稱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名字就叫做中華民國。
-
義專家:台對全部人重要 半導體給我們上一課
2023-09-12 13:02:39地緣政治影響半導體業程度加劇,各國爭相邀請台積電到當地投資,義大利一位兩岸專家在電視節目中,談論台灣晶片的無可取代性,以及台灣對全世界的重要性,義大利也希望台灣轉移部份半導體生產。
-
不能沒台灣! 蘇姿丰:半導體生態系令人驚嘆
2023-07-20 19:37:06今天下午,超微半導體執行長蘇姿丰,出席在陽明交大舉行的頒授名譽博士學位典禮。蘇姿丰表示,這週的訪問行程,讓她感受到,台灣確實是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的中心。
-
空中保衛台灣 台兩位女飛官登英國媒體
2023-06-19 13:23:34中共擾台行為層出不窮,近來頻頻發生共軍飛機逾越海峽中線的狀況,國軍對此密切監控並派機攔截,其中女性戰機飛行員郭文靜上尉和謝蕓梃少校受到了外媒注意。
-
神韻完美至極 醫院院長敬佩藝術總監
2023-02-27 20:38:43新竹惠民醫院院長謝其文,25日晚間,在苗北藝文中心欣賞了美國神韻世界藝術團的第三場演出,他說,神韻演出完美至極,感佩藝術總監,讓台灣觀眾能夠欣賞到國際頂級藝術饗宴。
-
南韓跌出全球10大經濟體 人均GDP也輸台灣
2023-07-13 17:16:19南韓央行週三(12日)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名目GDP為1.67兆美元,排名全球第13名,南韓時隔3年,再次跌出世界前10大經濟體地位,分析指出主因為美元走強、韓元貶值,出口表現不佳也是原因之一,IMF推估今年韓國經濟成長率為1.5%,要重回全球前10大可能性也不高。另外根據數據,2022 GDP台灣排名第21名,亞洲四小龍中僅次於南韓,不過如果以人均GDP計算,台灣2022年人均GDP達到35510美元,南韓為33590美元,這是台灣自2003年以來第一次超越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