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飼養泌乳羊 人力減半奶量增2成多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6 月 02 日訊】為了解決農村人力不足的問題,彰化有乳羊場管理者第二代,七年前開始著手導入自動化飼養、電腦化仔羊管理系統,不僅減少一半人力,羊奶產量還增加2到3成,全場只使用一隻手機和一台PDA就可管理,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看看。

    取代傳統飼養人力,這台「自動化羊隻精料餵飼系統」,利用天車軌道運行,繞一圈大約15分鐘,3小時餵1次,1天餵8次,飼料管子走到哪 羊就探出頭來吃,可愛指數破表。夏日天氣炎熱,透過手機APP管理,溫度控制在27、8度,導入智慧化管理,除了節省人力,生乳產能也能提升。

    乳羊場管理者 陳國顏:「投入這些設備,主要可以減少,人力差不多一半,再來就是產能可以提高到20幾百分比。」

    另一項突破就是每一隻羊腳上都綁上晶片,導入電腦化仔羊管理系統銜接自動計算的擠乳機,羊隻號碼、泌乳天數、泌乳胎次以及泌乳產量,透過PDA顯示一目瞭然。

    (聲音來源)乳羊場管理者 陳國顏:「牠的產量,牠日產量,像剛剛這一隻就是4.0(公升)。」

    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表示,彰化縣乳羊場共計29場,乳羊養頭數有4526頭,飼養頭數為全國第四,全國佔比為11.1%,縣府也會配合中央政策,輔導羊農投入智慧化生產行列。

    彰化縣長 王惠美:「透過自動化,減少人力,讓我們的這個羊呢?能有最好的一給環境,產出最好的一個這個羊乳。」

    農場表示,由於畜牧業人力招募困難,建置智慧化生產,期望能化解人力危機,未來更計畫朝向種羊培育育種為目標,拓展商機,走出經營困境。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台灣彰化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