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can help!穿戴裝置數據監測肺炎病徵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6 月 29 日訊】智慧手錶累積用戶生理數據,在疫情時期,更能成為醫療研究的重要資源。台灣新創團隊開發出雲端資料處理平台,透過穿戴裝置,能讓研究者即時獲得數據資料,掌握使用者身體狀況,提早辨識潛在肺炎跡象。

    智慧手錶蒐集用戶心律以及血氧變化,再透過大數據平台進行分析,能夠提早辨識,用戶是否有潛在肺炎跡象。

    台灣新創團隊Kiipo共同創辦人 彭擎:「在靜止心律的變動,其他在COVID-19(患者)變化,其實還滿明顯的。另外一個就是在血氧,血氧的變動其實也是跟COVID-19有直接關係的。」

    台灣新創團隊,開發出雲端資料處理平台,除了讓用戶可以主動監測重要病徵,也號召民眾貢獻數據,讓醫療研究人員,可以加速相關調查。

    台灣新創團隊Kiipo共同創辦人 彭擎:「現在是健康的狀態,改變的時候就是第一個跡象,這是有可能有問題的。使用這種穿戴設備其實可以看到的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小的變動也會有很大差別。」

    全球商業活動受到疫情重創,但台灣新創團隊沒有停止發展步伐,而台灣在智慧醫療領域,已累積多年經驗,加上政府資金挹注,後疫情時代,或許是台灣 AI 新創起飛的好時機。

    蜂行資本創辦人 李彥樞:「每個國家都有一個所謂的對中小企業的紓困方案,但台灣是唯一一個有針對,新創有這樣的一個方案,紓困方案的一個國家,在亞洲我們是唯一的。所以這個時期其實我覺得機會是非常非常好。這次疫情其實應該說,更讓大家看到,台灣在這個領域(智慧醫療)的一個潛力。」

    創投業者表示,現在全世界創投都將目光投向遠距醫療,而台灣在這塊領域的耕耘,是將台灣新創推向國際的機會。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鈺唐 張媛婷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