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現類中風症狀 原來是乳癌腫瘤轉移至腦部
文:陳盈臻(NOW健康)
63歲的黃太太4年前曾因乳癌接受右側乳房全切除手術,治療後控制良好,日前卻突然發生不太能說話、不能拿對東西的情況將近2周,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求診。醫師評估有失語症、右側肢體無力現象,會診神經外科醫師黃國烽,經完整神經檢查發現黃太太感覺與運動神經異常,再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多處轉移性腫瘤嚴重壓迫神經,其中更有1顆約8公分大的腫瘤在左側大腦額葉處,壓迫腦神經。與家屬討論後,決定以開顱手術治療,術後黃太太恢復良好,回到一般外科繼續以輔助性療法治療。
「轉移性腦瘤」是受到其他部位的癌細胞轉移至腦部才長出的腫瘤。黃國烽醫師說明,癌症患者發生腦轉移的機率約15至30%,雖然每種癌症都有轉移至腦部的可能,但最常見為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等4種癌症。腦部有血腦障壁保護大腦,可隔絕外來病毒或細菌。但癌細胞經血液到達腦部,將可能破壞血腦障壁,寄於腦組織間。轉移到腦部的腫瘤大多屬於癌症晚期,即使在治療中,也可能因藥物無法順利通過血腦障壁,導致癌細胞於腦中快速生長;但是否影響身體功能則視腦中腫瘤的大小、位置、有無壓迫神經而定。
腦瘤必須透過影像醫學檢查診斷,若為特殊形態、多發性、出現在血液循環豐富之處的腫瘤,多有惡性可能。術前神經外科醫師會透過問診、抽血、全身性影像檢查,了解是否有相關病史;若腫瘤不大,也沒有立即性生命危險,可透過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處理,若大於7公分或有生命危險就建議立即手術。以黃太太為例,由於腦瘤已壓迫語言中樞與運動神經,出現功能性症狀,醫療團隊考量受血腦障壁阻隔,單純給予抗乳癌藥物將無法有效治療,且此時積極治療將有機會恢復身體功能,並取得腫瘤檢體,當作診斷治療參考,因此建議患者緊急開顱。術後黃太太復原情況佳,無併發症,回一般外科追蹤,以放療、化療等輔助療法控制其他轉移的腫瘤,預防復發,順利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生命。
許多病人認為開顱風險高而寧願放棄治療,黃國烽醫師表示,非多發性的腦轉移腫瘤若積極治療將有機會延長約5至10年壽命,因人而異。且取出腫瘤後不僅能進一步切片、染色化驗,找尋癌細胞來源,更能減少因腫瘤壓迫造成的立即性危險。然而,並非所有腦轉移的患者皆適合接受治療,必須透過醫師及早、完整性的評估,才能保障手術安全。
相關新聞
-
基因檢測重大研究 7成早期乳癌患者免化療
2018-06-13 21:54:24目前的乳癌治療,患者在開刀後,還會再進行化療,以降低復發風險,但引發的副作用,往往令病患難以承受。美國研究發現,若病患的乳癌基因檢測風險評分屬於中等,就可以單純使用荷爾蒙療法,不會影響存活率,約有七成早期乳癌病患,可以受惠。
-
行醫45年救人無數免於癱瘓 黃金山獲台灣醫療貢獻獎
2019-11-21 18:36:04國泰綜合醫院外科部顧問醫師黃金山,行醫45年來,從年紀最小的700克水腦症早產兒救到高齡百餘歲人瑞,率先完成過去別人不敢觸碰的外科手術禁地,在脊髓內取腫瘤,成功執行30多例脊髓內母細胞瘤困難手術、上萬例各類脊椎手術等,榮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發台灣醫療貢獻獎肯定。
-
乳房腫塊突增至5公分 24歲女及時手術不留疤
2021-10-19 22:17:25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據統計女性最常見的乳房腫塊是纖維囊腫,百分之99是良性,好發在15到35歲年輕女性;台中有位24歲的黃小姐,發現乳房有小腫塊,且快速增長,所幸及時就醫並接受手術,術後良好,沒有留下後遺症。
-
乳房異樣別怕就醫 避免拖延成癌症
2018-06-25 17:02:53林金瑤強調,許多乳房腫瘤患者在發現異狀時,往往因不敢面對,或因個性保守、擔心化療副作用,尋求另類偏方進而延誤就醫。其實現在的抗癌武器越來越多,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存活率相當高,建議女性朋友如果摸到乳房硬塊,務必儘速就醫。
-
清醒開顱手術 南非音樂家腦手術一邊彈吉他
2019-01-10 22:28:46南非音樂家曼齊尼曾在世界各地演奏他的音樂,最近曼齊尼在進行大腦外科手術時一邊彈奏著吉他的醫療影片被公開。醫生們選擇讓曼齊尼保持清醒狀態的開顱手術,以便在手術進行時評估他的大腦哪些區域運作正常,從而有助於降低損傷神經的風險。術後曼齊尼復原狀況良好,等完全恢復後,他打算再次上台表演。
-
沒嗅覺錯認鼻過敏 視力模糊才知腦膜瘤
2019-08-26 17:12:4550歲的吳女士過去2年多來都沒有嗅覺,原以為是嚴重過敏性鼻炎害的,但因為視力也越來越模糊,就醫後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腦部長了1顆6到7公分的腫瘤,確診為「嗅溝腦膜瘤」,緊急開腦做腫瘤切除手術,切片檢驗為良性,術後即恢復視力以及找回嗅覺。
-
乳癌病友與專家齊聚 共同探討診療新知
2018-12-25 16:58:53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於上周六舉辦「2018乳癌大型病友會」,邀請200多位乳癌病友及家屬一同與會,來自各大醫院的乳癌專家在會中與病友們互動,解答在乳癌治療過程中面臨不同階段所發生的相關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期望藉此病友會能帶給乳癌姊妹們更多正確資訊及信心,使病友活得更長、更好。
-
不再受電擊般的三叉神經痛之苦 中醫快速療法治這「天下第一痛!」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1)
2019-09-02 11:11:06如果將痛苦劃分為10個等級,嚴重的三叉神經痛可以達到9到10級。劇痛時,病人可能會頭撞牆、用拳頭或酒瓶敲頭,輾轉反側,痛不欲生。就連注射最厲害的止痛劑都沒用。每次疼痛持續數秒鐘至數分鐘,常頻繁發作,因為疼痛如此劇烈,所以稱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西醫治療方面是以藥物與手術來處理,但副作用大,中醫師以整脊推拿、耳穴治療等手法治療獲得很好的療效。 這一集邀請到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中醫師來到現場分享三叉神經痛的保健問題。
-
中醫治療腫瘤,有效嗎?
2016-11-24 15:54:42我們的環境存在著空氣污染、水污染,甚至日常食物,包括疏菜、水果、米飯等都潛藏著農藥殘留的問題。這些農藥或化學肥料在體內日久囤積,導致不能正常代謝,就會外顯為疔瘡、結癤、腫塊等症狀。
-
如果再這樣做小心乳癌提早找上你,想降低乳癌發生率,中醫師這樣說...... | 談古論今話中醫 (361)
2017-07-08 22:16:59隨著台灣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食變化,晚婚或未婚婦女人口增加,近年來乳癌的發生率有急速上升的趨勢,不僅造成個人健康的威脅,甚至影響家庭、而社會也有相當大的損失。如何提高警覺,早期治療呢? 這一集邀請到台灣上海同德堂國藥號主治醫師胡乃文中醫師來探討這個問題
-
輕忽「落枕」當心頸椎退化早報到 中醫解救僵硬脖子有妙方 | 談古論今話中醫(420)
2019-09-02 11:11:16「落枕」雖然沒有致命的危險,有時不用治療也可以自癒,但症狀稍嚴重或反覆發作者,若得不到及時的處理,當心頸椎退化提早來報到。 有位年輕電腦工程師,有天醒來,突然發現自己脖子動不了,不管向右、向左、向前、向後,脖子都會疼痛難耐,原以為休息幾天就會自然好,沒想到情況卻沒好轉,就連走路都感覺到頸肩僵硬、扯動肌肉的痛感,而且痛感慢慢延伸到背,有時還會伴隨頭暈、頭痛,上半身完全動不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這一集邀請到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落枕與頸部的保健問題。
-
仍是單身! 林志玲坦言「想有人照顧」
2017-04-30 21:05:01藝人林志玲出席公益活動,媒體關注有無新戀情,林志玲回應,還是單身,先前報導的都是陳年緋聞,但她也坦言,很希望有人來呵護自己。
-
脖子變粗了!『甲狀腺結節』中醫治療有良方 | 談古論今話中醫(489)
2020-01-18 21:00:04甲狀腺的作用是分泌人體荷爾蒙,「最好別輕易切掉」。甲狀腺切除後,患者須終生服用荷爾蒙。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歷史久遠,有許多藥方可以治療甲狀腺的毛病。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永昌中醫診所院長鄭秋霞中醫師來到現場,來分享他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經驗。
-
支氣管鏡導航定位 切除早期肺癌更得力
2017-07-20 22:24:01來看到醫療新知。以往治療 多發性小型肺部腫瘤,大多得切除整片肺葉,會嚴重損害肺功能,讓病患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現在,有醫療團隊透過 術前支氣管鏡定位,只需切除病灶部位,仍保有大部分的肺功能,有病患因此受益,也特別回醫院感謝醫療團隊。
-
非典型三叉神經痛 1年就醫435次
2018-04-18 15:22:51有些人對看醫生避之唯恐不及,有些人卻是不得已頻繁進出醫院。一名罹患非典型三叉神經痛的女病人「寶寶」,年僅26歲,一年就醫次數就高達435次,因為這種說不出的痛,連風吹過皮膚都是一種折磨。
-
婦人下背痛逾半年 確診揪出薦髂關節病變
2019-04-22 16:05:551名55歲的盧姓婦人到院自訴,臀部到髖關節疼痛超過半年,曾經求診多家骨科診所及醫院,但都診斷為腰椎長骨刺,復健了2個多月也沒有改善,只好繼續求醫。
-
預防與治療癌症 中醫有獨到見解 |談古論今話中醫(56)
2021-06-30 12:31:29善待自己可以減少一半患癌症的機會。
-
『肺癌』別絕望 中醫調養助抗癌 幫助您戰勝腫瘤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4)
2019-09-02 11:08:07據報導, 有位張媽媽,是個從未吸菸的家庭主婦,最近莫名感到胸悶,且咳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原先以為只是小感冒,直到咳出的痰中帶有血絲,才驚覺大事不妙。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已是肺癌晚期,讓得知消息的家人相當錯愕。以台灣肺癌的診斷結果來看,高達六成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中醫如何預防與治療?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陳博聖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肺癌的預防預治療。
-
台女癌症首位 乳癌新微創手術30分鐘後出院
2015-04-20 21:55:09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一直是台灣婦女十大癌症的首位,而且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有醫院引進跟歐美同步的最新微創手術,讓患者傷口只有0.3公分,術後只需休息半個小時便可回家,減輕病人及家屬負擔 。
-
『談癌不用色變』中藥+食療+運動 | 談古論今話中醫(510)
2020-08-19 11:51:31近年來患上腫瘤的人數愈來愈多,以往人們通常都是談癌色變,認為患上癌症就等於絕症,等於「就死」,現今的資訊發達,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定期的身體檢查,讓更多人認識到癌症並不再那麼可怕,並不一定是無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