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中共搞定拜登!翟東升影片遭刪傳更廣.川普也轉發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2 月 08 日訊】中共專家翟東升自爆,中共利用華爾街,搞定美國權勢核心圈與拜登家族的內幕,演講相關影片在中國大陸都被刪除,但配上英文字幕的影片在海外瘋傳,福斯新聞主播卡爾森在節目中播放影片評論分析,美國總統川普也親自轉發這則報導。
中共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翟東升:「以前1992到2016年之間,中美之間各種問題都能搞得定。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床頭吵架床尾合』,兩個月之內搞定。什麼原因?這兒我拋出一個可能又要是爆論了。就是因為咱們上邊有人,我們在美國的權勢核心圈,我們有我們的老朋友!」
毫不掩飾的說,中共早已滲透美國高層,不過大陸網友發現,原本的演講中有一段關於「猶太老太太」的故事被刪除。網友翻拍保存下影片,翟東升透露,2015年接到任務,要到美國舉辦一場習近平的新書發布會,但書店老闆不願配合時間,是一位猶太老太太協助解決。
中共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翟東升:「老太太聽我誇她口音好,得意了,我告訴你啊,我不但會講中文,我還有中國國籍。我一下明白了,這是我們老朋友啦。老太太身分是什麼?她為什麼在中國住了30年?為什麼講一口流利中文?就剛才我講到的,全球華爾街某著名金融機構,頂級金融機構的亞洲區的總裁。」
翟東升說華爾街從70年代起,對美國內政、外交影響力很強,但2016年川普上台後,情況變了,因為華爾街搞不定川普。
福斯新聞主持人 卡爾森:「他(翟東升)說華爾街拿川普沒辦法,但他們嘗試。這就說明一切了,如果你納悶,為何美國政治圈會容許,中共政府影響美國 侵害人民。為何他們容許中共政府從美國企業竊取數十億美元智慧財產權,這就是解答。川普對這群政治圈既得利益者,形成一個巨大的障礙。」
中共專家翟東升自爆,利用華爾街滲透美國的黑幕,相關影片在中國大陸被刪除,但配上英文字幕的影片在海外瘋傳,福斯主播也在節目中播放影片,進行分析。
中共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翟東升:「但現在呢?現在我們看到拜登上台了。傳統的精英,政治精英,建制派,他們跟華爾街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大家看到嗎:拜登的兒子被川普說『你在全球有基金公司』。誰幫他建的基金公司?明白嗎?這裡邊都有買賣。」
福斯新聞主持人 卡爾森:「川普知道中國人一直在關注我們說什麼,川普一直在控訴拜登和中共政府之間的牽連,現在證明川普的指控是真的不是空穴來風,所以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韓特拜登的筆電事件不能被提的原因,為何企業龍頭們站在同一陣線,為何科技龍頭聯合壓制真實事件的報導,因為他們都牽涉其中。」
川普也親自轉發福斯主播,針對翟東升演講的評論影片。敏感時機,翟東升自爆中共如何搞定華盛頓沼澤,堪稱是拜登的豬隊友,網友紛紛評論,「之前谷歌,臉書,推特,拼命封鎖拜登兒子收錢消息,現在中共自己竟然說出來」,還有網友說「坐實了,中共控制美國政府的證據又多了一樁」!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媛婷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
川普建議台灣軍費 增至GDP10%以阻止共軍
2024-10-01 15:32:43美國總統大選倒數36天,台海安全成為關注焦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共不會在他任內打台灣,但他擔心後續不能避免,川普也建議台灣,將國防預算拉高到GDP的10%。
-
中文翻譯直播!拜登、川普2024今早九點辯論
2024-06-28 08:05:022024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將在台北時間今天早上九點登場,新唐人將進行全程中文同步翻譯,而辯論全程為90分鐘,到時候,81歲的拜登和78歲的川普需要全程站立,兩人沒有外援,只能帶一支筆、白紙和水進場。外界預測,拜登將在政績與川普封口費案上著力,川普則會批評拜登的移民政策、通膨和俄烏戰角色。
-
喊團結美國!川普RNC上二度提及台灣安全
2024-07-19 21:40:03美國前總統川普遭遇襲擊後,首次公開演說,是在18日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參選美國總統。川普向支持者講述上週遭槍手暗殺未遂情況,並強調要團結美國,說明未來政策願景,兩度提及台海局勢。
-
誰更挺台?拜登、川普對中、對台政策速看
2024-06-28 20:11:42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今天進行總統大選辯論,民調互有勝負。外界也關心,兩人未來入主白宮,誰會更加力挺台灣?在兩岸議題、對中國經貿的態度,都受到矚目。
-
美國大選首場辯論炮火猛 民調67%認為川普表現好
2024-07-03 11:47:39歡迎回來。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4個多月,拜登和川普的首場電視辯論,在台灣時間28日上午9點登場,兩人在多項議題激烈交鋒90分鐘。辯論結束後的快速民調顯示,有67%的註冊選民認為川普表現更好,勝過拜登的33%。
-
美大選交鋒 拜登、川普 誰更挺台?政策比一比
2024-06-28 12:58:27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川普,今天進行總統大選辯論,民調互有勝負,外界也關心,兩人未來入主白宮,誰會更加力挺台灣,兩岸議題,對中國經貿態度都受到矚目。
-
川普、賀錦麗辯論9月10日登場 賀錦麗民調領先
2024-08-10 20:11:54來關注美國總統大選。副總統賀錦麗與前總統川普的第一場電視辯論,已經確定日期,將在9月10日,首次面對面交鋒。
-
高院關鍵裁決:川普對其官方行為享有豁免權
2024-07-02 07:16:55關心美國總統大選,週一,美國最高法院在一項關鍵判決中,裁定前總統川普對其官方行為享有總統豁免權,從而為川普競逐大選掃清了司法障礙。
-
延續拜登對台政策?賀錦麗曾與賴清德短暫互動
2024-07-23 07:39:22好,賀錦麗除了獲得拜登與四分之一的黨代表支持之外,最新消息,包括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和前總統柯林頓與前國務卿希拉蕊夫婦都已經表態相挺,賀錦麗團隊也在24小時內籌集到8100萬美元捐款,2022年,賀錦麗曾赴宏都拉斯參加宏國總統就職典禮時,與時任副總統賴清德被安排坐在同一排,兩人曾互動交談。2022年9月,賀錦麗在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會面時,重申美國會致力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確保台灣海峽和平穩定。
-
白宮連線:首場辯論倒計時 拜登民調反超川普
2024-06-21 12:42:59來關注美國大選,距離首場辯論,只剩下最後一週,最新民調顯示,美國總統拜登扭轉了稍微落後的局面,在獨立選民中的支持度,超過了川普。請看我們白宮記者報導。
-
川普、賀錦麗辯論外交攻防 談及台灣晶片
2024-09-11 20:15:40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與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首次辯論,外交戰略是一大焦點,川普今天會上表示,中共與北韓都害怕川普,他上任可以確保不會有戰爭發生。他與賀錦麗在會上也都談到台灣晶片,並質疑對方,壯大了中共的軍事能力。
-
拜登發表退選談話 川普與賀錦麗民調互有勝負
2024-07-25 20:00:01美國總統拜登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發表全國演說,說明退出大選的原因,表示將交棒給新一代。另外,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出席北卡羅來納州的造勢大會,而兩黨最新民調也曝光。
-
拜登與川普政策對比 美大選影響政經4年走向
2024-07-04 17:15:49全球股市頻創新紀錄,不過下半年全球經濟,面對多項變數,富邦金財經論壇,經濟學家羅瑋就分析三大焦點,包含Fed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緊張,此外美國總統大選,可能牽連甚廣,兩黨候選人政策差異,將絕對未來4年政經走向。
-
中共試射洲際飛彈後 白宮宣布軍援台灣179億元
2024-10-01 08:19:27再來關心,美國白宮(29日)宣布,對台灣提供最高5.67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大約新台幣179億元,是美國史上最大筆的對台援助計劃。將為訓練、庫存、反裝甲武器等提供經費,品項還包含無人機,是不對稱戰略的關鍵。上週,中共公開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學者建議,台灣應該積極與他國共享飛彈預警的資訊,達成共同的安全利益。
-
涉及川普 公安部海外鎮壓機密計劃曝光
2024-12-14 20:39:46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12月11日發表最新報告,根據中共高層的內部情報,披露中共加大在海外攻擊法輪功、神韻,以及大紀元時報等的手段和計劃。
-
共和黨大會宣布川普成總統提名人 副總統提名
2024-07-16 12:42:07美國前總統川普在7月13日遇襲受傷後,週一,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如期在「密爾瓦基」拉開帷幕,川普成為共和黨推舉的2024總統大選正式候選人,請看本台記者發自現場的報導。
-
民主黨換將 分析:川普改變選舉打法成挑戰
2024-07-22 21:15:48拜登退選投下震撼彈,民主黨無論由誰接任總統候選人,川普都將面對新的對手。這也意味著,川普陣營可能必須調整選戰策略、面臨新的挑戰。請看我們記者在美國第一線的採訪報導。
-
川普昔對手海利站台 范斯受訪:中共是最大威脅
2024-07-17 16:11:40槍擊案後,美國前總統川普16日連續第2晚現身共和黨全代會會場,右耳依舊包著紗布,進入VIP區觀看其他共和黨人發言,曾經是川普對手的前聯合國大使海利也站台助講。
-
白宮重申拜登絕不退選 台藍綠兩黨傳受邀觀選
2024-07-04 19:48:18歡迎回來,美國總統選舉倒數將近四個月,白宮是否認了拜登退選的消息。在7月中的共和黨大會上,則將正式提名川普角逐總統大位,據悉台灣的國民黨副秘書長江俊霆等人將受邀出席,民進黨也會有總統顧問、發言人吳崢等組成訪團,關注美國總統大選動向,對台灣的影響。
-
美大選牽動全球經濟 拜登與川普政策對比
2024-07-04 19:41:23全球股市頻創新紀錄,不過下半年全球經濟,面對多項變數,富邦金財經論壇,經濟學家羅瑋就分析三大焦點,包含Fed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緊張,此外美國總統大選,可能牽連甚廣,兩黨候選人政策差異,將決定未來4年政經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