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汽車如變色龍?車體零廢料可再生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2 月 12 日訊】總部位於英國斯文敦的一家新創公司(Scaled Limited),利用3D列印技術開發出一輛名為變色龍的電動車,而且車如其名,就像對環境適應力很強的變色龍,能輕易為多樣化的需求量身打造,試圖以3D列印,挑戰傳統重型工業的生產方式。它有哪些令人驚訝之處呢?帶您了解。
這部名叫「變色龍(Chameleon)」的概念電動車,外型動感,底盤完全由3D列印材料製成,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72公里。
令人驚訝的是,從設計到製造僅花三個月的時間,每兩天就可以製造一台車,成本只有1萬英鎊。
開發團隊表示,期盼利用3D列印技術達成高度訂製化生產,好比對環境適應力極強的變色龍般,只需根據不同用途重新設計藍圖,就能列印出滿足任何特定需求的車輛,例如送貨車、電動自行車、甚至是穿梭巴士等。
「變色龍」的重量僅有150公斤,相較於傳統汽車約減輕90%,體積少了三分之二,只能一個人乘坐。
一般人對於塑膠材料常常有不如鋼材結實的印象。但變色龍的底盤卻是使用可回收塑料製造,強度媲美傳統鋼材,並且幾乎全車零廢料的設計,在車輛報廢時可以進行回收再生。
目前這輛概念車正在進行嚴格測試,每次充電的續航力已經可以達到30分鐘。開發團隊也在積極尋找投資者,希望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內可以成功把「變色龍」推向市場。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Kevin綜合報導
【英語補給站】
Will your next car be 3D printed?
A UK startup says its 3D printed electric vehicle was designed and made in a matter of months, proving that mass customisation, rather than mass production, is affordable. Scaled Limited, based in Swindon, say the Chameleon has a chassis made entirely from 3D printed parts, is fully electric and has a top speed of 72km/h.
The company says they wanted to show how large scale 3D printed vehicles could improve on traditional heavy engineering with their concept vehicle weighing around 90 percent less than a conventional car at just 150kg. The printing process can produce a vehicle tailored to any specific need, whether that's an urban last mile delivery vehicle, an electric bike or perimeter inspection car.
相關新聞
-
荷蘭學生研發「吃碳」電動車 全車很永續
2022-10-01 14:48:08為了推動永續性,人們的生活模式也正在改變,除了代步工具的電動化,荷蘭還有學生研發出行駛中就能不斷「吃碳」的碳捕捉電動車,而且車體的絕大部分都是用可回收材料製成,全車也都大幅提高再利用性。
-
電動車新對手?英國推出混合動力三輪車
2022-07-14 21:33:34英國一家新創公司開發出一系列介於汽車和自行車之間的輕型混合動力三輪車,搭配電池與馬達,比傳統自行車或摩托車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與效能,價格也比純電動車實惠。
-
印度車展吹環保風 發表首款太陽能原型車
2023-02-09 21:21:48印度是世界成長最快的汽車市場之一。日前,在兩年一度的汽車博覽會上,一家印度新創公司發表了該國第一輛太陽能汽車原型,而印度電動車銷量第一的塔塔汽車,也推出多款使用潔淨能源的汽車與卡車,全力朝零排放的目標前進。
-
經典「肌肉車」電動化 底特律車展掀話題
2022-09-29 21:18:422022年在底特律舉行的北美國際車展 (又稱底特律車展),電動車依舊是焦點,其中傳統車型的轉變,包括美式肌肉車的電動化,更是吸引車迷目光,成為今年的熱門話題。
-
東京車展亮點:純電動跑車,氫動力越野車
2022-01-27 22:04:09東京改裝車展(Tokyo Auto Salon)從1983年首次舉辦以來,逐漸成為日本車壇的年度盛事,2020年更吸引超過33萬人參觀,但去年因為疫情停辦一屆,今年則在一月中旬開幕,日本車廠與大小改裝廠商都積極參與,展示了一系列汽車零部件與備受矚目的最新車款及概念車。在全球追求碳中和的大趨勢下,純電動概念的跑車和休旅車更成為展場焦點。
-
搶攻新興市場 印度限定版SUV亮相
2023-02-11 15:09:31這幾年運動休閒風氣的帶動, 休旅車逐漸成為各家車廠的主力產品線,這股潮流也吹進了新興的印度車市,帶您到印度車展上(Auto Expo 2023),看幾款新亮相的、專為印度市場設計的SUV。
-
正面迎戰特斯拉 韓國推首款純電動轎車
2022-07-23 13:27:09南韓汽車大廠現代(Hyundai)日前在釜山國際車展,推出首款純電動轎車 Ioniq 6,預計9月在南韓正式推出,外界認為, Ioniq在特斯拉(Tesla)主導的電動車市場中,將展開正面競爭。
-
又一項紀錄誕生!沙國無人機拼世界最大QR碼
2022-12-01 21:13:26沙烏地阿拉伯首個本土電動車品牌Ceer問世。為了打造令人驚豔的廣告效果,該公司動用了1300多架無人機,更創下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一起來看看。
-
中國恆大汽車去年虧逾百億人民幣 天津廠停工
2024-03-28 17:36:54中國電動車產業嚴重內捲,中國恆大汽車昨天發出公告,去年淨虧損人民幣119.95億元(約新台幣531億元),總負債725億元,由於資金原因,天津工廠暫停生產。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團累計虧損1108.41億元,集團強調,是否能夠持續經營,將取決於能否完成重組、融資計劃。
-
英國特殊電線桿 可「自供電」與4G訊號
2022-06-30 21:39:20英國近期發明了一座特殊的自行供電電線桿,上有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渦輪以及4G訊號提供,不需要挖設溝渠與鋪設電纜下就能安裝,將有益於農村或偏遠地區的電力與通訊需求。
-
拉美首個再生動力水車 捕撈垃圾還AI分類
2022-11-12 14:36:35拉丁美洲第一個可再生動力的「垃圾收集輪」,透過水力和太陽能驅動水車輪,在巴拿馬城一條汙染嚴重的河流中攔截垃圾,避免這些廢棄物流入海洋,同時還配備人工智慧攝影機,能幫助分類不同的塑膠製品。
-
科學家以古墓頭骨 3D重建納巴泰女性容貌
2023-02-25 15:18:55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公開展示了一副2000年前古代人的模擬面容,結合人類學和考古數據,使用古墓中的女性頭骨進行面貌還原與重建,栩栩如生的面龐,讓民眾有機會進一步了解神秘的阿拉伯古代文明。
-
印刷太陽能板取代充電站?為特斯拉隨車充電
2022-04-28 21:46:01尋找充電站是開電動車時常面臨的問題,在土地遼闊的澳洲,有科學家正在測試方便攜帶的充電解決方案,他們發明了一種印刷太陽能電池板,如同一張重量輕的地毯,當車子需要充電時,只要鋪開讓它吸收陽光,就能輕鬆幫汽車充電。
-
德州建造美國首個3D列印的兩層房屋
2023-01-19 21:55:10德州的休士頓,出現了美國第一座使用3D列印興建的兩層樓房。所使用的巨大 3D 打印機重量超過了12 噸。
-
電子垃圾萃取黃金!皇家鑄幣廠引進新技術
2022-03-31 21:38:39電子廢棄物中往往含有黃金、白銀、鉑、銅等貴金屬和稀土等可回收的材料,但全球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電子垃圾被回收利用。英國皇家鑄幣廠正在打造一座工廠,引進新技術,不須透過高溫冶煉就能從手機和筆電等電子垃圾中,回收超過99%的黃金和其他貴金屬。預定於2023年營運。
-
全球車市供應過剩 分析估下半年掀低價戰
2023-04-07 20:55:43全球通膨高漲、經濟下滑,除了先前電子消費產品需求不振,瑞銀發布最新研究報告,分析全球車市供應過剩,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將掀起新一波價格戰。
-
用科技延續傳統 馬國創新程式化電動皮影戲
2022-11-10 21:23:11在電影電視尚未興盛的年代,皮影戲曾經在民間風靡一時,如今卻遭遇後繼無人的困境。然而在馬來西亞就有年輕一代的創作人為了不讓傳統文化被遺忘,嘗試將皮影戲電動化,令觀眾印象深刻。
-
3D列印仿生手 助烏克蘭士兵「一臂」之力
2023-03-16 21:34:25兩名被地雷炸傷而失去手臂的烏克蘭士兵,在英國新創公司的幫助下,裝上一款被稱為「英雄手臂」的仿生手,得以回歸正常生活。該公司與烏克蘭慈善組織合作,開設復健中心,以協助更多在戰爭中截肢的烏克蘭人民。
-
廚餘變容器,生醫材料 特殊微生物扮演關鍵
2023-03-11 14:35:50近期,一間西班牙生技公司公開展示一種特殊的微生物,能吃掉有機廢棄物並生產出可生物降解的「綠塑膠」,這種生物塑料可以製成手機、餐具等各種物品,同時還具備生物相容性的特點,因此能作為生醫材料,應用於醫療領域。
-
揮別高油價夢靨!南非電動車成新寵兒
2022-06-23 21:30:07石油、汽油在過去一年內價格不斷上漲,人們紛紛找尋平價的替代方案,例如運用電力代替汽油,讓高油價不再成為負擔南非就有款造型可愛的電動車最近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