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車用晶片荒!參議員接力白宮 求助台灣駐美代表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2 月 26 日訊】美國汽車用晶片短缺,白宮特地寫信給台灣政府經濟部,請求幫忙解決;不少國會議員也找上駐美代表蕭美琴關心。蕭美琴表示,她向議員說明短缺原因,台灣廠商正努力增產,因應市場需求。
美國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 斯塔貝諾(2021.02.25):「我已經與台灣大使見過面,我感謝她對這一事情的關注。我知道人們現在專注於此。」
25日,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斯塔貝諾(Debbie Stabenow),在美國貿易代表提名人戴琪(Katherine Tai)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提名聽證會上,提到晶片短缺問題。並表示,曾為此與駐美代表蕭美琴會晤。聽證會上,斯塔貝諾也對晶片短缺問題,表示看法。
美國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 斯塔貝諾(2021.02.25):「目前我們汽車、家用電器和其他產品的製造商,被迫暫時關閉生產線或工廠,因為台灣的一家公司,對我們的製造商減少供應半導體晶片。」
不過,對於斯塔貝諾的這番言論,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特別出發一篇新聞稿。
韓儒伯提到,斯塔貝諾認為美國面臨晶片短缺,是台灣公司「減少」供貨的「決定」,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也會誤導。韓儒伯指出,美國汽車產業面臨晶片供應問題,是因為產業本身錯誤估計生產需求。絕不是台灣公司採取任何蓄意懲罰的結果。韓儒伯也表示,雙方正在努力尋找緩解的方法。
經濟部部長 王美花(2021.02.20):「缺少了車用晶片,造成了他們的這個影響,很大,所以確實會有這樣的一個需求存在,那我們就是盡量協助。」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 柯寧(2021.02.25):「基本上,任何有開關按鍵的東西,都需要半導體。台灣製造的高端半導體,是世界上某些尖端技術唯一的來源,包括從F-35到手機的所有產品。」
24日,美國簽署總統行政命令,要與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盟友合作,打造半導體供應鏈,降低對中共依賴。隔天,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與數十位台灣關鍵半導體產業主管,進行閉門午餐會,呼籲雙方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晶晶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兩大車業龍頭下單台積 經長:沒有去台化問題
2022-11-21 13:11:35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在立法院受訪,針對市場傳出兩大車廠都找上台積電合作,她表示台灣對於半導體產業,正不斷優化生態系,目前沒有看到有任何國家有辦法取代台灣,強調去台化問題不存在,此外台版晶片法案,相關子法,也將盡快訂定。
-
台版晶片法案進度受矚 半導體投資額上看六兆
2022-11-26 14:26:50台灣政府近日推出台版晶片法案,全力鞏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指出,2024到 2025年間,預計落地投入的金額將上看新台幣6兆元。
-
2大國際車業龍頭下單台積 經長:無去台化問題
2022-11-21 21:49:47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在立法院受訪,針對市場傳出兩大車廠都找上台積電合作,她表示台灣對於半導體產業,正不斷優化生態系,目前沒有看到有任何國家有辦法取代台灣,強調去台化問題不存在,此外台版晶片法案,相關子法,也將盡快訂定。
-
2大車業龍頭下單台積 經長:沒有去台化問題
2022-11-21 17:26:49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一在立法院受訪,針對市場傳出兩大車廠都找上台積電合作,她表示台灣對於半導體產業,正不斷優化生態系,目前沒有看到有任何國家有辦法取代台灣,強調去台化問題不存在,此外台版晶片法案,相關子法,也將盡快訂定。
-
台積霸主地位 德媒:台灣是地表最重要的地方
2022-12-12 13:26:15德國《每日鏡報》10 日報導,「世界上最重要的島嶼」來形容台灣,並說明為甚麼沒有台灣,全球進步就會停滯不前。
-
挺台積赴美 吳釗燮:中共正製造「掏空台灣」聲量
2022-12-05 13:06:44台積電12月6日即將在美國舉行亞利桑那廠,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有立委提出「半導體去台化」的議題,對此,外交部長吳釗燮回應,這是中共正在網路世界擴大「去台化」及「掏空台灣」的聲量,吳釗燮強調台美沒有秘密協議,也沒有去台化的疑慮。
-
三科技巨頭賀台積電 庫克:蘋果將成最大客戶
2022-12-07 13:26:56台積電美廠加碼投資,移機典禮上,包括超微半導體的董事長蘇姿丰、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蘋果執行長庫克都出席典禮,庫克還發文指出,蘋果將成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的最大客戶。另外,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也在推特上祝賀台積電。
-
「東元獎」看見台灣科技人才 提攜後輩不遺餘力
2022-10-29 21:08:59來看到,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幕後的頂尖人才,功不可沒。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舉辦第29屆「東元獎」,今年的科技類獎由五人奪得,不只在研發上有所成就,在提攜後輩上,更是不遺餘力。
-
美下一波晶片禁令? 美系品牌清查IC晶片來源
2022-10-26 21:56:19美中科技戰規模可能再度擴大,業界傳出,品牌大廠,微軟、戴爾率先要求供應鏈整理清單,釐清晶片生產來源,哪些來自中國IC設計公司、以及中國晶圓代工廠,甚至傳出要求供應鏈業者評估,組裝產能離開中國所需要的時間,而這也是繼晶片禁令後,又一項震撼消息。
-
中國14奈米也要「死芯」?荷蘭擬限技術出口
2022-12-08 13:04:14美國媒體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荷蘭官員正在計劃對出口到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實施新的管制,最快可能下個月就會與美國達成協議。這名官員表示,談判還在進行當中,尚未做出最終決定。目前,荷蘭外貿部和白宮國安會都拒絕置評。
-
外媒:義大利求助台晶片 有意退中共一帶一路
2023-04-20 07:04:00再來看到,外媒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指出,義大利官員在與台灣官員私下談話時暗示,義大利尋求從台灣獲得半導體方面的幫助之際,可能會退出與中共爭議性的一帶一路倡議。義大利是七大工業國集團中唯一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選前就主張,不希望中共在義大利或在歐盟擴張,如果當選,無意繼續參加「一帶一路」。另外,台灣與義大利,雙邊實質關係持續深化,本週外交部已宣布,將在義大利的北部大城米蘭,增立「駐米蘭台北辦事處」。
-
最先進技術留台 王美花:台灣正為1奈米準備
2022-11-23 22:17:13日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證實,未來,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將導入3奈米先進製程,引起台灣半導體地位弱化的擔憂。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目前,台灣已經正在為2奈米和1奈米製程做準備,強調最先進的技術一定會留在台灣。
-
沒錢了?中共暫停撒幣晶片業 美台半導體股漲
2023-01-05 13:12:25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疫情再度爆發使北京財政陷入危機,中共當局準備停止對國內晶片產業的巨額投資。美股週三(4日)半導體類股走勢強勁,費半指數大漲2.74%,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飆升7.6%,台積電ADR漲3.09%,另外,南亞科、華邦電、旺宏等三大台系記憶體廠,今天台股早盤漲幅在1.5至3%。
-
又開始騙錢?廣州燒近9千億投資晶片遭打槍
2023-02-20 20:54:36在美國聯手多國箝制中共發展半導體產業之際,傳出中共當局,地方政府持續「大撒幣」,18日由廣州市政府指導、廣州產投集團主辦的廣州投資「母基金」出爐,合計要籌集2000億人民幣,約台幣9000億元,投資半導體、生醫與新能源等產業,不只中國當地民眾不看好,半導體產業專家也抱持審慎態度。
-
蔣尚義返台下一步 接受鴻海延攬攻車用半導體
2022-11-23 11:48:55另一項焦點來關心,鴻海(22日)震撼宣布,從即日起,延攬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長一職,並且直接向董事長劉揚偉負責,外界分析,蔣尚義的首要之務將是加速鴻海在車用半導體、電動車用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元件,站穩根基。而上個月的鴻海科技日,蔣尚義就親自出席活動,如今消息確定,前台積電大將蔣尚義,將任職於鴻海。鴻海指出,蔣尚義從1997年返台後,是公認台灣半導體發展,從微米世代,跨入奈米世代,重要的技術推手之一,他曾經前往中國大陸,不過蔣尚義表示,在中國中芯國際的經歷是一場惡夢,他不會再回去。
-
美科技廠加速去中化?傳清查供應鏈IC來源
2022-10-26 16:57:48美中科技戰規模可能再度擴大,業界傳出,品牌大廠,微軟、戴爾率先要求供應鏈整理清單,釐清晶片生產來源,哪些來自中國IC設計公司、以及中國晶圓代工廠,甚至傳出要求供應鏈業者評估,組裝產能離開中國所需要的時間,而這也是繼晶片禁令後,又一項震撼消息。
-
台積美國移機典禮 輝達蘋果超微CEO大咖雲集
2022-12-07 21:19:05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在台北時間今天(7日)凌晨舉行首次移機典禮。包括蘋果執行長庫克、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和超微執行長蘇姿丰等科技大廠CEO親臨。人在台灣的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則是透過推特,向台積電祝賀。
-
挺台抗共逐步顯現 義大利要退一帶一路?
2023-04-22 21:01:36彭博社報導,義大利官員私下暗示台灣官員,願意退出「一帶一路」項目,以換取台灣在晶片方面的協助。來看詳情。
-
半導體進入新賽局 王美花:台謹慎因應未來趨勢
2023-03-17 20:13:47各國企圖強化半導體在地化生產,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更直言「全球化已死」。對此,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17日)表示,會謹慎因應未來趨勢。
-
掐中共晶片命脈 美國傳4月祭對中新禁令
2023-03-14 17:42:14為了進一步圍堵中共發展先進晶片,傳出美國最快下個月將宣布新一波的出口限制,並持續拉攏盟友圍堵中共,外界認為,南韓總統尹錫悅本周訪問日本,有望在貿易上更緊密合作,加入美國陣營,將使中國半導體供應鏈更加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