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鎮壓傳至少18死 東盟外長今商討緬甸局勢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3 月 02 日訊】緬甸軍方對群眾武力鎮壓,昨天(1日)在仰光、臘戌等地,仍有大批民眾戴頭盔上街抗議,遭防暴警察發射催淚彈。另外,翁山蘇姬昨天以視訊的方式出庭,律師表示,翁山蘇姬被指控第三項罪名。今天(2日),東南亞國家聯盟外長將舉行特別會議,討論緬甸問題。德國譴責緬甸軍方的鎮壓行動,並傳召緬甸大使。
經過緬甸軍方血腥鎮壓,導致至少18人死亡、30人受傷之後,週一(3月1日)在仰光、臘戌等地,仍有大批民眾戴頭盔上街抗議。防暴警察發射多枚催淚彈,驅散抗議群眾。
法國24電視臺記者 Philip Sherwell:「在幾個大城市,抗議群眾今天再次出現在街頭,昨天,安全部隊的鎮壓行動大幅度升級。...我們正在聽到有關開火的報導。我們不知道那些是橡膠子彈還是實彈。」
緬甸民選政府實質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下午則以視訊的方式出庭,這是她2月1號被軟禁之後,第一次露面。路透社報導,律師敏敏索(Min Min Soe)表示,翁山蘇姬被指控第三項罪名。這項指控,是依據緬甸殖民時代的刑法中,一項禁止公布可能「引發恐懼或驚慌」、擾亂「大眾安寧」資訊的條文。預計3月15號,翁山蘇姬會再次出庭。
法國24電視臺記者 Philip Sherwell:「她的律師說她看起來還不錯。他們還沒直接跟她見面,但他們似乎有看過其他人沒看過的影片。...但是他們也透露令人擔憂的消息,(翁山蘇姬)她現在已經被指控第三項罪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8號在推特發文,「譴責緬甸安全部隊針對緬甸人民可惡的暴力行徑,並將繼續推動對那些負有責任的人追究責任。」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發聲明表示,「我們正在準備採取額外行動,讓那些應該對最近爆發的暴力事件和政變負有責任的人,付出更多代價。」
同一天,聯合國也發出聲明,譴責緬甸軍方和警方暴力升級,並呼籲立即停止使用武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在聲明中表示,「死亡和重傷的人數增加,令他深感不安。對和平的抗議群眾使用致命武力和任意拘捕,令人無法接受。」他呼籲國際社會團結,向緬甸軍方表明,必須尊重緬甸人民經由大選表達的意願,並停止鎮壓。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祺翎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布林肯籲中共支持緬甸恢復民主 矢言續施壓軍政府
2022-07-10 21:48:31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造訪泰國,與緬甸民主人士會面,布林肯矢言不會放鬆對緬甸軍政府的壓力,還要中國一同支持呼籲緬甸恢復民主。
-
台灣被排除就是破壞聯合國!布林肯籲各國挺台參與
2021-10-27 08:48:26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聯和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滿50年,美國國務院院26日在官網發布,國務卿布林肯的聲明,呼籲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聲明第一段就寫到,台灣已成為民主的成功故事,其模式支持透明度、尊重人權和法治——這些價值觀與聯合國的價值觀一致。「台灣對全球高科技經濟至關重要」「我們是眾多將台灣視為重要夥伴和值得信賴朋友的聯合國會員國之一。」他強調,「台灣參與聯合國不是政治問題,而是務實問題。」布林肯又細數台灣遭國際組織排除的實際案例,他說,台灣被排除在外,破壞了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的重要工作
-
學者示警蘇利文話中話 布林肯蓬佩奧回應共產謀霸
2021-11-13 21:51:55拜登政府對中政策,競爭、合作、對抗、終結「接觸」,各種戰略參數排列組合,解讀分歧。學者明居正(12日)提醒,蘇利文表態「不再尋求改變中共」,是最需要追蹤關注。另外,近兩任國務卿布林肯、蓬佩奧,近日都談到中共的全球野心;蓬佩奧認為美國必須下定決心。
-
UN安理會討論俄侵烏 王毅唱反調見俄外長
2022-09-23 13:24:09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2日在紐約召開會議,討論烏俄戰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占領區舉行所謂的入俄公投,將是吞併的行為。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認為有「合理理由」相信在烏克蘭境內發生了戰爭罪、侵略罪等罪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必須究責俄羅斯總統普丁。
-
美要求中共放人!德加歐盟UN聲援立場新聞
2021-12-30 14:08:14香港《立場新聞》在港府的強力打壓下,在29日宣佈停止營運,相關消息也引起國際政要高聲譴責,美國國務卿30日發出聲明,要求港府立即釋放被捕人員,另外包括德國、加拿大、歐盟、聯合國都譴責港府侵蝕香港的新聞自由。
-
貿易報復?澳洲等不到快篩 傳遭中共海關阻出口|寰宇掃描
2022-01-11 16:39:09澳洲疫情緊張,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萬大關之際,卻傳出快篩試劑遭到中共海關刁難。根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醫療供應鏈消息透露,有多批準備出口至澳洲的快篩試劑遭到中共海關扣留。但目前不清楚是跟中澳之間的政治緊張關係有關,還是中國本土也爆出多起案例,或者是生產商的製造進度落後所致。原本中國生產商在內總計4400萬快篩,預計一月會陸續運抵。
-
UN報告揭中共犯反人權罪 美英日歐譴責
2022-09-02 13:26:39聯合國人權專員「巴舍萊」,在週三晚,結束任期的最後一刻,釋出重磅報告,顯示中共在新疆,嚴重侵犯人權,甚至犯下反人類罪。對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以及歐盟和日本政府紛紛發聲,譴責中共惡行。
-
緬甸小鎮大屠殺35死 聯合國官員震驚並籲調查
2021-12-28 19:19:46一名聯合國資深官員呼籲緬甸當局調查根據報導至少有35名平民被殺事件,並稱對此暴力事件感到「震驚」。反對派人士指責這是政府軍士兵的作為。
-
聯合國新疆報告出爐 美國務卿誓為受害者討正義
2022-09-02 11:15:55聯合國昨天發布報告,指中共在新疆嚴重侵犯人權,可能構成違反人道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歡迎報告的出爐,誓言未來會持續與國際社會合作,替受害者尋求正義及追究責任。
-
英女王國葬 王岐山及隨從戴口罩引議|寰宇掃描
2022-09-20 22:24:03週一(9月1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隆重舉行。出席女王葬禮的各國政要中,代表習近平出席葬禮的中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隨行的3名中共官員戴著白色口罩,與現場不戴口罩的人群形成強烈對比。也有人認為這是王向習近平表忠。
-
俄中止參與黑海穀物出口協議 全球糧食危機恐再起
2022-10-31 16:25:49俄羅斯昨天中止參與聯合國促成的黑海穀物協議,嚴重打擊各方為緩解全球糧食危機所作努力,激起國際社會憤怒反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指控莫斯科是在利用糧食作為武器。
-
38國指俄侵烏涉暴行 國際刑事法庭啟動調查|寰宇掃描
2022-03-03 22:39:13聯合國大會3日以141票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要求莫斯科無條件撤軍。曾宣稱中俄合作「沒有禁區」的中共在表決中棄權。另外,英國和其它38個國家已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期間的暴行,正式提交給國際刑事法院(ICC),要求該機構進行調查,成為了國際刑事法院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
-
白宮國安顧問:拜登擬呼籲聯合國安理會改革
2022-09-21 17:07:53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今天說,總統拜登計劃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呼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 Security Council)進行改革。
-
蘇利文會王毅8小時 重申反對台海片面改變現狀
2023-05-12 19:05:35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近日在奧地利,與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會面。而蘇利文也在會中提到台海議題,重申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
-
布林肯訪中前 美日韓菲國安顧問齊聚日本會談
2023-06-16 22:38:34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8日將訪問北京。14日起,美國、日本、南韓、菲律賓四方的國安顧問,聚集日本,分別舉行美日韓、美日菲,兩場三方會談。
-
緬甸軍政府處決民主人士 美考慮所有制裁選項
2022-07-26 22:16:18帶您關心,緬甸軍政府,25日處決了四名民主人士,這是緬甸40多年來首次執行死刑,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對緬甸軍政府不再「一切如常」,將考慮採取所有選項的制裁措施。
-
怕扛不住制裁?中國大疆暫停俄烏兩國業務|寰宇掃描
2022-04-27 22:17:29屢被點名協助俄羅斯的中國無人機公司──大疆科技,週二表示,將暫停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業務,這也是自今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第一家宣布停止對俄銷售的大型中國公司,而大疆曾遭烏克蘭官員指責向俄羅斯洩露了烏軍的數據的。與此同時,美國正夥同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廣泛制裁,迫使普丁結束戰爭。
-
翁山蘇姬遭判4年監禁 國際特赦斥:扼殺自由|寰宇掃描
2021-12-06 22:10:59緬甸法院6日以煽動和違反防疫規定等罪名,判處現年76歲的前領導人翁山蘇姬4年有期徒刑,她自今年2月1日遭軍事政變的軍政府軟禁後,被控11項罪名,這次只宣判其中兩項罪名的判決結果,未來她還可能面臨無期徒刑,消息再讓各界群起聲援。國際特赦組織隨後聲明斥責軍政府此舉是在「扼殺自由」!
-
聯大2758決議50年 布林肯籲各國挺台有意義參與
2021-10-26 23:06:37聯大2758號決議通過滿50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透過聲明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布林肯表示,排除台灣有損聯合國與相關組織工作,美國鼓勵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
-
譴俄殺烏百姓 布林肯:應踢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22-03-02 09:37:11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在演說中譴責俄羅斯在烏克蘭殺害平民,並提出應將俄羅斯踢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