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製琴師40餘年熱情 延續手工製琴技藝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3 月 19 日訊】有「中東樂器之王」美稱的烏德琴,是中東及非洲東部和北部的傳統弦樂器,也被視為是琵琶和吉他的前身。黎巴嫩一位熱愛烏德琴的製琴師,40多年來製作一千多把琴,他還為每一把手工琴建立檔案,記錄目前的使用者以及琴的音色和材質,透過這份認真與熱情,將這項美好的傳統技藝承傳下去。

    製琴師仔細拋光木質的琴身,烏德琴在巧手耐心下逐漸成形。來自黎巴嫩拉斯 巴爾貝克(Ras Baalbeck)村莊的加德班(Nazih Ghadban)是名退休哲學教師,然而出自於對烏德琴的熱愛,他從1976年就開始在課餘時間研究手工製作烏德琴,至今已超過40年,是黎巴嫩少數僅存的傳統製琴師之一。

    製琴師 加德班:「烏德琴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是我一生的夥伴。我在所有的境遇下都會用到它,在所有經歷過的情感和感覺,不論是快樂還是悲傷,我在任何時候都會彈奏它。」大部分手工製造的烏德琴都是由不同的工作室分工製作樂器的各個部位,最後再組合而成。然而加德班卻是從頭到尾獨自完成每一步驟,因此能賦予每一把琴獨特的特質,加德班也對至今所製作出的烏德琴有詳細的紀錄和追蹤。

    製琴師 加德班:「我做了約1400把琴,我知道每一把現在是誰在使用,我為每一把建立了檔案,上面有我做的烏德琴的材質和音色的紀錄。」

    從小就熱愛音樂的加德班曾接受過正統的音樂教育,是一名傑出的烏德琴演奏家,這也因此成為他製琴的優勢,幫助他了解如何讓樂器發揮更美妙的音色。未來加德班將持續這份熱忱,讓更多人認識烏德琴。

    新唐人亞太電視 育雙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