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荒延燒!英特爾:續與台積電、聯電密切合作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03 日訊】本週三,台灣英特爾找來多家品牌業者造勢,力拱旗下處理器產品。不過外界也關心,產業界出現的晶片短缺問題;業者表態,除了自建產能,未來會持續跟台灣晶圓代工廠,包括台積電還有聯電,加強密切合作。
多達11家公司,PC品牌廠,一口氣展示超過200款主機板,英特爾第11代桌上型處理器,正式在台上市,找來合作夥伴舉辦盛會,電腦買氣旺的同時,這波晶片產能短缺,已經引發市場效應。
英特爾台灣分公司業務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 汪佳慧:「PC在我們看來,也是一個雙位數的成長情況下,我們看到供應鏈是比較緊急的狀態。」
Acer董事長 陳俊聖:「現在因為供給跟需求的不平衡,造成原料上漲,我想我們大家都看到了,造成運費的上漲,這些成本的上漲其實很難避免說,終端產品的價格不會動搖。」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30日指出,疫情導致供應鏈存貨增加,出現重覆下單,美中貿易戰緊張局勢,企業加速數位轉型,三大因素導致晶片缺貨。28奈米看似緊張,實際產能大於市場需求。
英特爾日前發布IDM 2.0計畫,投資200億美元更要切入晶圓代工市場,與台積電的競合關係,受到矚目。
英特爾台灣分公司業務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 汪佳慧:「當然除了英特爾我們自己在投資我們自己的產能以外,我們也很積極的跟第三方一起合作,我們會繼續跟第三方代工廠,有更密切合作,當然包括台灣的台積電、台灣的聯電。」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APIAA理事 劉佩真:「其實英特爾它在製程技術上,還是明顯的落後於台積電。這個部分其實就會形成一個比較矛盾的一個情況,一方面英特爾又要重返晶圓代工,另一方面自身又無法滿足自己本身產品所需要的一個製造。」
產業分析師看壞英特爾代工業務,短期內依舊得仰賴台廠,目前台積電、聯電、力積電與世界先進,一共囊括全球66%晶圓代工市占率,成為全球最重要生產重鎮,並預估,缺貨、漲價趨勢將持續到今年年底,至於是否出現產能過剩,明年才會更加明朗。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市場盛傳台積電、英特爾「合資營運」!共同生產2奈米
2025-02-13 14:26:56歡迎回來,帶您關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提及,可能對晶片加徵關稅,近期,副總統范斯也重申,未來AI晶片要在美國設計製造。市場盛傳,美方有意促成台積電和英特爾合作,傳出可能以合資方式,共同在美國生產晶片。
-
不只德國!國科會:台積電計劃在歐洲蓋更多廠
2024-10-14 13:32:46歡迎回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德國廠今年八月動土,預計2027年底投產。時隔不到兩個月,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4日接受外媒採訪時透露,台積電正評估在歐洲擴廠。
-
台積法說18日登場 外資提4問.目標價1070元
2024-07-03 19:24:41台積電日前公告,第2季法人說明會,7月18日在台北實體舉辦。外界預期,台積電不僅第三季營運樂觀,明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上調。法人圈聚焦四大提問,有外資看好股價走向,開出1070元新台幣的目標價。
-
台積電登千金股 魏哲家18日法說會受矚
2024-07-06 14:27:41首先來看到,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本週股價登上千元俱樂部,而台積電第2季法說會18日將在台北實體舉辦。外界預期,台積電不僅第三季營運樂觀,明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上調。
-
台積電德廠今動土!德總理、歐盟主席將出席
2024-08-20 07:37:27早安新唐人先來看到,半導體產業界焦點,台積電德國新廠,將在台北時間今天下午五點,舉行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將親自出席,彰顯歐洲官方高度重視。未來台德合作,也備受矚目。
-
林伯豐:避免通膨央行應降息 電價應適可而止|張國煒出招!控告張國華等人違反遺囑涉背信|中共政府債去年逾70兆 專家:債務將連環爆|中國製DUV生產65奈米晶片扯8奈米 遭打臉
2024-09-18 19:40:27台積電先進製程有新進展,亞利桑那州廠正在小量生產蘋果A16處理器;2奈米晶片也提前試產,預計明年iPhone 17發表會上首度亮相。市場預料,蘋果將包下台積電2奈米的全部產能。 中共工信部日前公布中國能自製DUV曝光機的相關文件,內容稱分辨率能達65奈米以下、套刻精度在8奈米以下。許多中國民眾高喊突破美國封鎖,中國「可生產8奈米晶片」,卻慘遭中外媒打臉。因為此款DUV曝光機,僅能生產65奈米或以下晶片。 美國與日本已接近達成一項協議,進一步限制對中國晶片業的關鍵技術輸出,美方希望11月大選前,
-
從台灣到德國!台積電百億歐元投資 歐洲市場新機會
2024-08-21 13:19:37台積電揮軍德國,「歐積電」20日正式動土,引起當地德國媒體、歐洲媒體高度關注,除了歐盟大力補助,台積電找上多家歐洲指標企業一同攜手,業界預測,德國建廠的進度會比美國順利,也將帶動台積電打入歐洲市場。薩克森邦總理在接受新唐人訪問時也說明,邀請台積電投資的重要性。
-
台德合作新里程!台積電新廠20日動土蕭茲出席
2024-08-19 19:47:52來看到本週產業焦點,台積電踏上歐洲征途,寫下新里程碑!台積電德國新廠8月20日將舉行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將親自出席,彰顯德國官方高度重視。未來台德合作,備受國際矚目。
-
川普喊對台積課100%關稅 經長:將派員赴美溝通
2025-02-08 20:26:27美國總統川普週五(7日)表示,計劃下週宣布徵收對等關稅,台灣可能成為目標之一。加上先前川普揚言,要對台積電課徵100%關稅。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8日)表示,將規劃派出次長、署長前往華府,向川普團隊溝通解釋。
-
輝達.超微擴大投資 郭智輝:兩策略讓國際看見台灣
2024-05-29 17:20:20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6月4日即將登場,黃仁勳提前訪台,將與台積電高層會面,業界也傳出,輝達、超微兩家重要業者加碼投資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下午出席活動,透露將前往新竹,致詞也提及兩大策略,要讓國際看見台灣。
-
川普擬對台灣晶片徵關稅 經濟部次長明赴華府溝通
2025-02-10 07:56:12再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上週(7日)表示,計劃本週宣布徵收對等關稅,外媒稱台灣可能成為目標之一,市場也擔心台積電可能會被課徵關稅。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8日)表示,將規劃派出次長、署長前往華府,向川普團隊溝通解釋。目前傳出,將由主掌貿易業務的次長江文若,在明天11日率團,赴華府與川普團隊溝通,盼能取得好結果。
-
重擊中國AI產業!台積電斷供7奈米先進晶片 三星跟進
2024-11-11 13:17:10受到美國制裁影響的華為,傳出疑似透過「白手套」,也就是第三方公司向台積電下單7奈米晶片,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發函台積電,全面升級管制措施。台積電傳出週一(11日)開始,全面斷供中國客戶7奈米與更先進晶片代工服務,另外,南韓三星代工部門也傳出迅速跟進,全面停止接單生產。
-
從德國打開歐洲!台積電德國廠投資攻歐洲市場
2024-08-21 17:56:28台積電揮軍德國,「歐積電」20日正式動土,引起當地德國媒體、歐洲媒體高度關注,除了歐盟大力補助,台積電找上多家歐洲指標企業一同攜手,業界預測,德國建廠的進度會比美國順利,也將帶動台積電打入歐洲市場。薩克森邦總理在接受新唐人訪問時也說明,邀請台積電投資的重要性。
-
台德合作新里程!台積電新廠20日動土 蕭茲出席
2024-08-19 15:56:16台積電踏上歐洲征途,寫下新里程碑!8月20日,台積電德國新廠將舉行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將親自出席,彰顯德國官方高度重視,隨著新廠動土,未來台德合作,備受國際矚目。
-
歐積電進度更快?台積找在地靠山 獲千億補助
2024-08-24 14:33:54台積電揮軍布局德國,歐洲媒體高度關注,台積電找上多家歐洲指標企業攜手合作,並獲得歐盟50億歐元補助,相當於新台幣1千775億元。這是「歐洲晶片法案」通過以來,最高額的補貼計畫;業界預測,德國建廠的進度,會比美國廠順利,將帶動台積電打入歐洲市場。
-
英特爾能止血?退出晶圓代工 與台積合作有解
2024-08-09 17:32:20美國科技大廠英特爾,近期遇上50年來最糟時刻,營運財報不佳,是美國科技股今年下跌最慘烈的企業,我們請教資深產業分析師柴煥欣,您觀察目前英特爾主推的代工服務IDM2.0,能否做起來?我們看到,英特爾持續大規模裁員,就有以色列學者表示,英特爾應該向台灣傳遞更積極的訊息,擴大與台灣半導體廠的合作。是否有機會扭轉營運頹勢?請教您的看法。
-
輝達.超微加碼投資 經長:兩策略讓國際看見台灣
2024-05-29 19:20:28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6月4日即將登場,黃仁勳提前訪台,將與台積電高層會面,業界也傳出,輝達、超微兩家重要業者加碼投資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下午出席活動,透露將前往新竹,致詞也提及兩大策略,要讓國際看見台灣。
-
TEL台南營運中心啟用 台積電先進製程添助力
2024-12-04 07:45:24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台南營運中心落成,週二(3日)舉行啟用典禮,集團執行長河合利樹親自來台主持,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出席活動。
-
美擬限制GAA技術出口 封鎖中國發展AI晶片
2024-06-15 15:21:48來關心,外媒報導披露,美國正考慮限制中國獲取應用在,人工智慧晶片上的閘極全環電晶體技術。目標是加大中國建造AI計算系統的難度,在技術商業化之前,就進行封鎖。
-
美擬限制GAA技術出口 封鎖中國發展AI晶片
2024-06-12 19:28:08外媒報導披露,美國正考慮限制中國獲取 應用在人工智慧晶片上的閘極全環電晶體(Gate-all-around, GAA)技術。目標是加大中共國建造AI計算系統的難度,在技術商業化之前,就進行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