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擾生態?雲林紫斑蝶過境量創15年新低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09 日訊】每年清明節前後,成千上萬隻紫斑蝶,都會過境雲林縣林內鄉,平均都有20萬隻,不過今年遷徙的紫斑蝶,到目前為止,只有十分之一,數量明顯銳減,創下15年來新低記錄;紫斑蝶保育協會人員懷疑,可能跟今年缺水、各地花朵盛開,導致蝶群分散汲蜜,有很大關聯。

    保育人員拿著網子,在紫斑蝶必經的通道附近,準備紀錄蝶群數量,只是大半天過去了,竟苦等不到一隻紫斑蝶。

    記者 VS. 民眾:「(今年紫斑蝶比較少嗎?有看到嗎?)比較少啦。」

    民眾:「今年很少,今年特別的少。」

    紫斑蝶每年清明節左右,都會從南台灣的茂林蝶谷,依循固定路線,離開過冬棲地北返,雲林縣林內鄉,是西部蝶道中繼站,國道三號更會架起防護網,甚至封閉外線車道,保護蝶群安全通過,2007年有紫斑蝶的紀錄以來,每年平均都有20萬隻通過,2020年的38萬隻,數量達到最高峰,沒想到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2萬多隻,更是15年來,同期數量最少的一年。

    (聲音來源)紫斑蝶觀察協會副理事長 陳瑞祥:「像今年的狀況比較特別,就是缺水然後花就開的很好,讓牠或許像這樣的原因,牠們會留在有些地方汲花蜜。」

    蝶道附近的蜀葵花、向日葵大鳴大放中,唯獨紫斑蝶寥寥無幾,四月底前,生態協會將持續觀察,紫斑蝶的數量變少,是否真的跟少雨乾旱,也有關聯!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