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乾眼症盛行率估超過60% 眼睛乾澀恐致失明勿輕忽
文:陳木森(NOW健康)
乾眼症過去好發於老年人,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及3C產品普及,年齡有向下修正的趨勢,已成為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推估,台灣的乾眼症盛行率超過60%。如有眼睛乾澀、異物感或視力模糊等症狀,即便症狀輕微,乾眼症已可能找上你。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徐旭亮指出,正常人的眼球表面有1層淚膜,由內而外可分為黏液層、水質層及脂質層,只要某1層分布不均或不足,就會形成乾眼症,尤其好發於特定藥物使用者、眼睛動過手術、停經婦女、老年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長期戴隱形眼鏡、過度使用3C產品,或長期待在空調環境下。
徐旭亮醫師表示,乾眼症依據嚴重程度分為4級,最輕症為第1級,症狀如眼睛乾澀、有異物感或視力模糊,在稍微眨眼休息後,症狀通常會稍微緩和。值得注意的是,從第3級以後可能伴隨角膜表皮糜爛、感染,嚴重則造成角膜溶解、穿孔,還有可能失明,因此當感覺眼睛乾澀不舒服時,千萬不要忽視,建議立即求診。
乾眼症分缺水性和缺油性2種,根據研究顯示,缺水性乾眼症患者大約只佔14%,86%都與缺油性乾眼症有關,一般人在眼睛乾澀時,會點人工淚液或眼藥水補,缺水性乾眼症可透過這種方法改善,但缺油性乾眼症可沒那麼簡單。
徐旭亮醫師說明,當上下眼瞼的瞼板腺分泌的脂質層不足或品質不佳,會導致淚膜不穩定而引發乾眼症,正常的瞼板腺在眼睛眨眼時,會分泌出油脂,但是異常的瞼板腺會有發炎症狀,並常伴隨油脂阻塞的情形發生,一旦阻塞,會加重乾眼症狀,形成惡性循環。
想治療缺油性乾眼症,也就是瞼板腺功能異常的方式,包括使用含油脂的人工淚液、熱敷、按摩、熱脈動治療,以及新式的OPT脈衝光治療。其中,OPT脈衝光可對上下眼瞼的皮膚區域進行照射,作用於瞼板腺周圍的血管,能舒緩發炎症狀,疏通瞼板腺周圍阻塞的瞼板腺,促進瞼板腺功能恢復,並可降低藥膏及眼藥水的使用頻率,治療簡單方便又安全,每次治療時間約5到10分鐘,每3周進行1次,進行3次即完成1次完整療程,效期約可維持1年。
徐旭亮醫師提醒,使用OPT脈衝光治療後,須留意防曬2周,並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在家時需進行熱敷及按摩,飲食中適時補充一些Omega-3,最重要的是需要按時回診檢查與治療,才能保有健康且水汪汪的明眸。
相關新聞
-
脈衝光不只可改善皮膚問題 還可以治療缺油型乾眼症
2021-06-23 18:33:45乾眼症並不單指淚液分泌太少所致!眼科醫師指出,根據國內外學術研究顯示,有超過8成以上的乾眼症患者,合併有油脂分泌不足的問題,起源於瞼板腺功能障礙,因瞼板腺阻塞分泌不良導致淚膜最外層的脂質層厚度不足或品質不良,進而導致缺油型乾眼症。
-
眼睛眨不停有異物感是過敏?乾眼?也可能這裡出問題
2021-01-14 17:44:2334歲男性,平日工作以文書作業為主,眼睛長期盯著電腦,常常覺得有異物感、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視力模糊。到一般診所檢查,醫生診斷為乾眼症,請他平時點人工淚液緩解;但這2年來,眨眼頻率不但大增,異物感以及視力模糊越來越常發生,即使都已經採用自體血清眼藥水也沒有改善。
-
3餐外食竟引乾眼症?高油脂飲食惹禍
2020-10-20 17:48:001位50多歲女士每天使用3C產品,並且工作長達12小時,加上工作繁忙時常3餐外食及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出現紅眼、灼熱及眼皮浮腫等乾眼症狀,自行頻點人工淚液長達2年,直到出現雙眼灼熱疼痛、視力模糊,影響工作效率後才緊急就醫治療,檢查竟然眼皮常不完全閉合導致乾眼症。
-
眼睛乾澀點眼藥水就好?小心乾眼症引併發症
2020-10-19 17:16:29乾眼症的常見症狀有眼睛乾澀、燒灼感、眼白泛紅、吹到風會更不舒服,有時也會出現畏光、短暫視力模糊、分泌物或單純眼睛疲勞。
-
舒緩乾眼症 穴位按摩 神奇的「快樂穴」【短片】
2016-11-30 14:45:29人體有一個神奇的「快樂穴」,按一按心情很快變好,這個穴位就是「太衝穴」。太衝穴不僅可以治療心情,還可以解決另一個常見問題,就是眼睛乾澀的問題。 現代人長期盯著電腦,戴隱形眼鏡或者在空調房中待的太久,都會引起眼乾症,很不舒服。雖然市面上有專門緩解症狀的眼藥水,但是治標不治本,而且藥物總是有些副作用,為什麼不通過人體自帶的更科學的渠道來解決呢?
-
拯救3C惡視力 中醫教您趕走惱人的飛蚊症及乾眼症 |談古論今話中醫(357)
2017-06-10 22:20:43乾眼症是臨床門診中常見疾病,西醫治療是用人工淚液或潤滑藥膏來處理。飛蚊症,如同蚊子在眼前飛舞,故稱之為「飛蚊症」,這兩種常見的眼科疾病中醫如何從根本上治療呢?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簡鸞瑤中醫師來到現場,來談談乾眼症與飛蚊症的中醫觀點與治療。
-
決明子顧目睭!養生必知
2017-07-20 19:27:45長眼屎我們肯定是因為火氣大,因為肝開竅於目,所以肝膽火旺盛就會反應在眼睛。肝瞻火旺也會使嘴巴容易苦,大便比較乾燥。有的人早上起來會發現上下眼瞼黏在一起,我在2006年5月份得了一場感冒,每天只要睡眠醒來上下眼皮就黏在一起,當時火氣之大、內熱之甚可以想見。
-
穴道按摩&保健茶飲DIY 改善眼睛乾澀自己來 |談古論今話中醫(43)
2016-01-14 15:51:48乾眼症現在非常多,它也算是文明病之一,非常多病人有這樣子的病症包括我們說像年輕的上班族,還有一些生產後的婦女,還有一些老人家他同時都會覺得這個眼睛乾,眼淚水分泌不足,甚至到會澀會痛的症狀。嚴重的,譬如說你已經乾到很不舒服的時候他也會覺得他的頭也會開始痛。
-
眼科研究新突破 多功能幹細胞可望修復視神經
2019-02-15 19:20:46黃斑部病變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第1大主因,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4千萬名老年人失明,其中10分之1係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而看不見。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歷經3年,研究有了突破進展,將血液、皮膚等體細胞成功分化成人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可望修復視網膜病變及視神經受損。此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國際學術期刊〈Cells〉,獲得國際眼科學界的肯定。
-
青光眼症狀不明顯 2020年全球罹患人數恐破8千萬
2019-03-08 14:34:50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的青光眼患者可能達8000萬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預估2020年時將突破45萬人。
-
視野漸漸變窄?恐是青光眼視野缺損
2017-11-27 16:45:50衛福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約有34萬人,確診時大都到了中晚期,調查也發現,大多數民眾認為,只有眼壓高的人才會罹患青光眼,但並非如此,也有「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眼壓正常卻罹患青光眼。
-
護眼大作戰!低頭族、電腦族必看! |談古論今話中醫(118)
2015-12-30 17:32:37使用電腦對眼睛有一定程度的傷害,如何避免使用電腦、手機等產品而傷害眼睛呢?中醫如何治療乾眼症、飛蚊症等眼睛疾病呢?除了適當休息之外,有哪些藥膳或穴道按摩對眼睛有幫助呢?
-
「眼忙族」過度玩3C 小心眼病上身
2015-10-11 21:23:48據眼科醫學會調查,台灣人每天平均盯螢幕時間約8.4小時,比2007年的5.3小時,增加了將近1.6倍。眼科醫師說,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都跟長時間過度使用3C產品有關。
-
用眼過度好疲勞 中醫給您好視力 消除『黑眼圈』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8)
2019-09-02 11:08:40眼睛作為人的心靈之窗,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狀態,所以保護好眼部是非常重要的,眼周的皮膚是臉部最薄弱的部位,如果不細心的呵護,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出現老化症狀。想要擁有好視力、遠離黑眼圈、眼袋,眼睛要如何愛護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許珮毓醫師來到現場來談談有關眼睛的中醫保健。
-
用眼過度乾眼症 中醫調理體質效果佳
2013-07-18 20:44:53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時間長,再加上許多人長時間看電視、和使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很容易造成眼睛不適。台中有一位忙碌的上班族,半年前眼睛開始出現刺痛感,經診斷為乾眼症。開始點人工淚液來治療,不但未獲改善還愈來愈嚴重。後來改以中醫調理改善體質,病情才獲得改善。
-
糖尿病控制不好恐失明 醫聖張仲景特輯11 預告│談古論今話中醫
2016-02-04 14:40:38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慶學長。 那時直覺就是,學長好胖啊~~後來大慶學長離開公司自己創業去了, 有好長一段時間都沒再見到大慶學長了, 聽到他居然得了糖尿病,直到去年我拜訪客戶路過一社區公園,我再次見到了大慶學長。 居然他已經失明了 原來糖尿病控制不好,真的會失明
-
想保持清晰好眼力 就按這幾個穴道 |談古論今話中醫(169)
2015-12-30 13:38:07近視是目前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眼病,中醫講未病先防,本集要來探討在中醫所謂「能近祛遠」這個徵兆,到底要怎麼預防及治療?
-
視網膜剝離病例大增 常「這樣」恐提高風險
2019-03-01 21:52:33視網膜剝離已經不是年長者的專利!因長時間使用3C產品,高度近視,不只中高齡,連20~30歲的年輕族群病例也大增,健保統計甚至發現,每年都有超過百名20歲以下的手術患者。另外泡溫泉、愛揉眼睛,也會提高風險。
-
眼睛乾澀分3種~跟著中醫保養眼睛 |談古論今話中醫(196)
2015-12-30 13:26:40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電腦使用過度是高危險族群。
-
眼藥膏用不完可治傷口跟痘痘?眼科醫師導正觀念
2021-03-15 18:36:00許多人家裡都備有眼藥膏,因質地較黏,除了適用於眼疾,還有網友推薦用來治療傷口、痘痘等,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眼藥膏多半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前者具有殺菌效果,但劑量較低、療效有限,並不適合外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