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長期戰 科技部:鼓勵科學園區廠商使用再生水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20 日訊】台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旱災,科學園區也受到影響,科技部表示,這次水荒凸顯水資源穩定性的重要,是討論再生水議題很好的時機,未來科學園區中長期目標,增加使用再生水。

    台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旱災,科學園區也受到影響,科技部表示,近期科學園區進行檢討,未來中長期目標,推動廠商多使用再生水。

    科技部次長 林敏聰:「提高再生水的使用比例,或是水的循環的本身的這個使用率,那這個就慢慢會變成一個重要的指標。那我們也希望未來能夠形成一個,整個園區本身的一個管理的,一定程度的機制。」

    不過蓋一座再生水廠要耗費二、三十億元,而且水費較貴,科技部表示廠商要有一定的毛利率,才會符合經濟效益,鼓勵廠商可以自己蓋再生水廠,也可以與水利署基礎建設配合。

    科技部次長 林敏聰:「包括電包括水這個部分,其實穩定性會比它的成本這件事情來的,在某個困難的時候,它更重要。經過這次的水荒之後,(廠商)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會覺得更應該值得投入更多的,這個資源進去,去建立一個比較穩固的、穩定的,一個水資源的系統。」

    科技部表示,這次旱象也是台灣產業轉型契機,針對氣候變遷進行投資,有足夠的基礎力量去應對,建立更有韌性的社會。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亮戩 張媛婷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