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偵測武肺感染抑制藥物 台馬合作開發篩選平台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4 月 30 日訊】疫情蔓延全球,醫療成果有新進展。由陽明交大率領的台灣研究團隊,與馬來亞大學跨國合作,共同開發抑制COVID-19感染藥物選平台,20分鐘內就能偵測出感染抑制藥物。相較傳統的檢測用量與時間大幅縮短。使用的設備,也是出自台灣。

由陽明交大率領的台灣研究團隊,與馬來亞大學跨國合作,共同開發抑制COVID-19感染藥物篩選平台。20分鐘內就能偵測出感染抑制藥物,有助於臨床用藥參考。雙方團隊透過視訊連線,發表成果。

馬來亞大學副校長 Noorsaadah Binti Abd Rahman:「我非常感謝陽明交大,以及台灣其他參與的大學,所投入的經驗及知識,我也想恭喜共同研究小組取得了成功。」

陽明交大校長 林奇宏:「在工程電機這個領域,跟醫療的結合,在很短的時間內,不只把這個感測器做出來,然後也讓它應用在,不只是藥物開發,甚至在臨床應用的場域,也有多所著墨。」

陽明交大生物科技系教授 張家靖:「傳統的藥物篩選是說,它如何去殺死病毒,那我們這一次的作法是,如何讓病毒不要跟,細胞上面的受體去結合。」

研究團隊透過電化學阻抗譜系統(EIS)研發的藥物偵測平台,只需取樣1微升(μL)的抑制劑,就能在15到20分鐘內,偵測辨識ACE2抑制劑對病毒的抑制效果。相較傳統SPR(表面電漿共振)檢測,以毫升為主,用量就差了1000倍,檢測時間也大幅縮短。使用的設備,也是出自台灣。

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 楊智偉:「結合一些新的這種電子的設備,半導體的設備,那麼可以很快的去檢測說,很微量的這種,病毒的量那可以檢測出來,所以速度也很快,所以跟其他的一些生物感測器,看起來是相當有競爭力。」

陽明交大生物科技系教授 張家靖:「馬來西亞也有廠商在跟我們接觸,然後說,希望用我們這個檢測晶片跟平台,然後去做篩選,因為現在馬來西亞那邊感染的,這個病例也是滿多的,所以我們也會很希望說,能夠盡快的把這成果,這個告訴他們,分享給他們。」

台灣團隊陣容龐大。包括陽明交大、台馬國際半導體與生醫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及長庚與成大防疫中心等多個單位,與馬來西亞團隊合作。將科技和醫療結合,提供感染抑制藥物篩選平台的另一選擇。

新唐人亞太電視 池千里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