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真人藝閣遶境 萬人空巷越夜越美麗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5 月 03 日訊】歡迎回來。一年一度的「雲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民俗活動,30日登場,今年最大特色是真人藝閣,去年迎媽祖因為疫情而停辦,加上今年活動正好遇上勞動節三天連假,吸引數萬人湧入北港,帶您到現場去湊湊熱鬧。

    真人藝閣穿著華麗漢服,搭配古色古香的藝閣行動花燈,相當有看頭,天還沒暗,30日傍晚雲林北港街道,就已經萬人空巷,大家搶著接真人藝閣丟出來的結緣品。

    小朋友:「(你撿到什麼)鬼滅之刃,(有沒有很開心)有。」

    今年共有44輛花燈藝閣,這項全台唯一的藝閣遊行,已經明定為國定重要民俗,它的最大吸引力就是真人藝閣,這也是北港大小朋友的共同美好回憶。

    北港工藝家 王雅欽:「(你做過嗎)有啊,這個是陪伴北港小孩長大的,對,所以大家每個北港的小孩都會裝藝閣,對,(就跑去應徵)對對對,(叫你媽媽準備很多糖果)對,大家就存錢自己去買糖果。」

    導覽員 梁旭杉:「(藝閣)要把一些中國傳統故事,一些藝妓或表演,或是一些藝人表演把它搬上活動舞台,是一個行動舞台,然後它本身結合建築、藝術、音樂、美術、還有一個裝置藝術,還有一些人物的表演。」

    每一台都是工藝家的精心之作,像是一個行動的工藝博覽會,車上的小朋友服裝也很有特色,扮皇帝的、還有小公主的,可愛模樣,讓大朋友拍個不停。

    遊客:「開心。」

    英國籍遊客 沈君偉:「(來第幾次)第四次,我很喜歡台灣的廟會文化,我每個禮拜去廟會。」

    北港不僅是台灣花燈原鄉,也是藝閣發源地,藝閣車從農業社會的三輪車、牛車,到現在的連結車,民俗藝術的傳承演變,也讓民眾認識在地文化的歷史與特色。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