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乾枯 西螺大橋空拍猶如大地畫布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5 月 24 日訊】歡迎回來。中南部半年多來幾乎沒降雨,第一長河濁水溪形同斷流斷流,雲林虎尾科大教授鄒杰烔的空拍團隊,無意中發現西螺大橋橋下的濁水溪,在今年極度乾旱期,風景相當特別,就出動空拍機上去拍攝,沒想到發現紅橋下的旱象限定景色。

    一眼望去,灰色、綠色與咖啡的色塊躺在河床上,橫著一條紅色的大橋,在空拍鏡頭下交織成奇景,這裡是雲林著名的西螺大橋,在今年的旱象的「限定版」景色。

    虎科大教授 鄒杰烔:「那個水因為現在枯水期的關係,整個水幾乎都不見,河道幾乎都已經不存在,所以整個那個,但是溪底,它原來的這個溪床河床整個祼露出來。」

    中南部半年多來幾乎沒降雨,乾旱造成河川缺水,濁水溪只剩下涓涓細流,讓大片的河床裸露出來,形成這百年奇景,不只虎科大教授鄒杰烔前來拍攝,西螺土生土長的社大攝影課講師魏進福,也用鏡頭紀錄下這一刻。

    平原社大攝影課講師 魏進福:「大橋這邊我來拍十幾年了,以前喜歡來拍就是它有水的倒影,會很漂亮,所以這個景象沒見過,幾十年第一次看到的。」

    虎科大教授 鄒杰桐:「然後我們也是在傍晚的時候我們也來空拍,然後發現這個溪底的這個樣貌,好像就一幅大地的一個畫作,雖然是現在枯水期,然後它也能夠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這個西螺大橋,它的這樣的一個樣貌,所以也是滿特殊的。」

    有別於原先溪水與西螺大橋相輝映,這次的世紀旱象,呈現了大自然的另一個面貌,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透過鏡頭,為西螺大橋留下歷史見證。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