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供應鏈中斷 越來越多美企考慮撤出中國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8 月 11 日訊】受到疫情衝擊,美國企業近期深受供應鏈中斷與運輸延遲之苦。外媒報導,由於美中貿易戰、北京駭客攻擊、盜竊智慧財產權以及新疆與香港等議題,不少美國企業考慮撤出中國。
近幾個月來,許多美國企業正經歷一場供應鏈風暴,面臨價格上漲、港口超載、船舶、火車和貨車短缺等問題,導致交貨嚴重延誤,估計系列問題將持續至2022年。
《美聯社》6日報導,數十年來,不少美國製造商轉移到中國生產,再把成品運回美國銷售,並將庫存量保持在最低水準。但隨著疫情封鎖,生產中斷與運輸延遲,加上美中貿易戰、北京的駭客攻擊、竊取智慧財產權、打壓香港與新疆,甚至霸凌南亞與東南亞鄰國等因素影響,不少美國廠商正考慮撤出中國。
經濟學家 Marc Levinson(2021.3.27):「供應鏈中斷已變得非常普遍。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對世界各地的製造商和零售商來說。因為這些他們為省錢而建立的冗長複雜的價值鏈,確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強大。」
美國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AT Kearney)調查,有52%美國製造業主管表示,已開始在美國購買更多供應品;47%受訪者表示,正計畫減少對單一國家工廠的依賴;而41%的受訪者更明確表示,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美聯社》說,在川普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後,進口商紛紛重新配置供應鏈,尋找替代選項。然而,一切都沒有這場疫情對全球商業影響這麼深。
由於先前封鎖過度壓抑消費,隨著經濟解封,供給趕不上急遽成長的需求,導致原物料價格飆升。過去一年中,油價上漲 70%,鋁價上漲55%。自2020年5月以來,用來評估航運成本的歐洲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已經飆升超過700%。
台灣經濟研究院南台灣專案辦公室主任 高仁山:「高運費年代會導致什麼?低附加價值的貨品,根本你進口就不划算。過去來講,中(共)國是以運費補貼的方式在做傾銷 ,現在沒辦法做這個動作,因為全世界的運價都是這麼貴。所以光是你看,低附加價值,它的運費百分比增加那麼多的狀況下,請問美國廠商他會願意向中國買嗎?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報導說,當初拒絕生產線外移的企業,現在反而享有優勢。雖然美國運費也上漲很多,但不像貨櫃航運一樣出現爆炸性成本。
美企正在尋找離本土更近的替代者,畢竟,重大供應鏈的中斷變得越來越普遍,只要發生一次中斷達100天的嚴重事件,就會讓某些企業賠上近一年的獲利。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恩婕 編譯
相關新聞
-
無錫疫情再起實施封控 長三角供應鏈引擔憂
2022-07-04 22:06:04中共「清零」失效,中國大陸一週內,有12座城市爆發疫情,江蘇無錫市上周末通報新增病例,並要求所有居民非必要不要離開。成千上萬的居民,穿著防護服,被集體轉運隔離。外界也擔憂,無錫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供應鏈,恐怕面臨衝擊。
-
9月貨櫃散裝運價恐續跌 全球景氣下行衝擊海運業
2022-08-29 17:36:06接著關心,貨櫃海運市場出現警訊,全球最大的貨櫃航運商馬士基,日前下修第二季貨櫃量,全球通膨高漲、經濟走弱,不論40呎貨櫃,或是散裝航運報價,都出現大幅下跌,業界擔憂海運業面臨多空轉折。
-
台灣原料藥近5成中國大陸進口 協調業界增加其他來源
2022-12-15 18:41:16中國COVID-19疫情升溫,當地搶藥風潮擾亂全球供應鏈,台灣近5成原料藥仰賴中國進口,若中國暫停輸出將嚴重衝擊。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除進行監控,並新增其他來源。
-
美西、德國港口罷工 歐美供應鏈陷癱瘓危機
2022-07-15 17:45:21在美國面臨高通膨之際,當地發生30年來首見的鐵路罷工,外媒指出,如果美國總統拜登沒有在18日之前,介入鐵路業的勞資糾紛,將威脅美國經濟,加劇通膨惡化;分析也指出,如果美西三大港的卡車司機、陸運鐵路都罷工,將加劇洛杉磯與長堤港貨櫃堆積的問題。再加上,德國也罕見出現碼頭工會罷工,癱瘓歐洲最大經濟體的進出口活動,讓外界擔憂,歐美供應鏈恐將陷入癱瘓。
-
中國疫情爆發衝擊供應鏈 日本瑞薩北京廠停工
2022-12-19 13:15:07中共當局政策急轉彎鬆綁防疫,染疫、死亡人數激增,人員短缺衝擊供應鏈。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的北京廠宣布暫時停工數日,並預估未來一個月將進入疫情顛峰。
-
運價走弱 長榮海運8月營收574億、月減逾8%
2022-09-07 19:37:45長榮海運公告8月營收為新台幣574.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4.2億元,年增14.83%;累計前8月營收4660.65億元,年增63.06%。
-
財經趨勢4.0|美日緊盯中國產業供應鏈!華為先進晶片用盡!
2022-12-24 16:13:00國際關注,中國疫情高度嚴峻,官方內部文件指出,20天內,中國近2.5億人染疫。包括美國、德國、日本等外國企業,在中國都傳出員工染疫無法上班,造成人力嚴重短缺,再度衝擊產業供應鏈。
-
中國疫情重創供應鏈 日企評估尚未達高峰
2022-12-24 15:52:06中國疫情延燒,人員短缺衝擊供應鏈。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的北京廠宣布暫時停工數日,並預估未來一個月將進入疫情顛峰。
-
馬士基停航紅海48小時!貨櫃輪轉為供不應求
2024-01-01 17:53:01再來關心,紅海危機持續延燒,就在航運巨頭馬士基才剛宣布重返紅海後,一艘貨櫃輪又遭到葉門叛軍「青年運動」襲擊。馬士基31日表示,已經決定在未來48小時內,暫停所有通過紅海的船班。台灣航運業者指出,全球航運業重返紅海的時間遙遙無期,2024年全球貨櫃輪,從「供過於求」直接大逆轉,變成「供不應求」,1月開始貨櫃輪面臨缺船、缺櫃以及塞港等三大挑戰。
-
疫情席捲中國 美國各界擔憂醫療用品供應受波及
2023-01-09 19:55:04中國各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激增,使得當地工廠維持運轉及港口貨物正常輸出日益困難,導致美國再度面臨醫療用品可能短缺的風險。
-
中國疫情升溫重創供應鏈 日本瑞薩北京廠停工
2022-12-19 21:55:10再來關心,中共當局急轉彎鬆綁防疫政策,染疫、死亡人數激增,人員短缺衝擊供應鏈。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的北京廠宣布暫時停工數日,並預估未來一個月將進入疫情顛峰。
-
風險日高 蘋果供應鏈減少在大陸製造
2022-11-30 15:24:25公司供應鏈資料顯示,蘋果(Apple Inc)大幅仰賴中國製造業的狀況,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便開始減少。中國製造業成本低,但風險日益升高。
-
中共清零封鎖安徽170萬人 供應鏈擔憂再起
2022-07-05 22:12:01中共防疫清零再度面臨考驗,安徽疫情持續升溫,其中最嚴重的泗縣和靈璧縣,已被下達禁足令。外界擔憂,安徽是半導體晶片的生產重鎮,在疫情升溫下,恐造成供應鏈中斷。
-
國安基金不夠力?阮清華:全球緊縮護盤策略修正
2022-09-02 17:20:23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表示,今年7月中旬進場護台股,與2020年3月COVID-19疫情爆發時進場相比,2次雖都是股市全球性下跌,但市場宛如「顛倒」情況,當時流動性沒問題,這次各國採緊縮貨幣政策,護盤策略一定會修正調整。
-
南韓卡車司機今年第2度罷工 供應鏈恐再癱瘓
2022-11-24 17:45:35南韓卡車司機展開第二度大罷工,在全國16個地點,還包含現代汽車工廠所在的蔚山港。外媒報導,市場擔憂這次南韓工會卡車司機罷工,恐怕衝擊汽車、石化及燃料等重要商品出口,使得供應鏈風險再度升溫。不到6個月再次出現重大罷工,可能重演在今年6月事件造成的影響,當時的抗議活動導致貨物生產和運輸嚴重延誤,對南韓汽車、石化和鋼鐵等關鍵產業,造成的損失高達1.6兆韓元(約12億美元)。
-
總統:台美歐彼此產業高度互補 應深化合作關係
2022-12-01 17:18:00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訪團致詞表示,威權主義擴張對全球經濟秩序帶來影響,台灣、美國及歐洲國家彼此產業高度互補,應該深化合作關係,共同打造更安全具有韌性的供應鏈。
-
蔡總統:加速醫療跨域整合 擴大台灣健康產業優勢
2022-12-01 11:58:39總統蔡英文今天出席第6屆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典禮表示,面對全球疫後復甦及供應鏈快速重組,政府目標很明確,要加速醫療產業跨領域整合,持續擴大台灣健康產業優勢,為市場帶來更多商機。
-
中國疫情升溫衝擊供應鏈 日本瑞薩北京廠停工
2022-12-19 17:24:00中共當局急轉彎鬆綁防疫政策,染疫、死亡人數激增,人員短缺衝擊供應鏈。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的北京廠宣布暫時停工數日,並預估未來一個月將進入疫情顛峰。
-
浙江每日確診破百萬 專家:蘋果生產恐中斷多月
2022-12-26 17:29:03中國疫情持續延燒,衝擊供應鏈。浙江省當局近日公布,浙江省每天約有一百萬個新增病例。由於蘋果公司、日本電機製造商日本電產等許多外國製造商在當地都有生產基地,外界擔憂疫情將導致供應鏈中斷;專家警告,這波疫情可能干擾蘋果的生產好幾個月,未來兩到六個月將是蘋果供應鏈的關鍵時刻,另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也已經停止生產,比原訂時程提前一天。
-
供應鏈壓力漸趨緩 估全球航運明年3月恢復正常
2022-10-10 17:20:03再來關心,疫情引發的塞港與供應鏈中斷問題,似乎逐漸獲得緩解,彭博報導,隨著通膨不斷飆高,民眾消費力下降,供應鏈壓力逐漸舒緩,交貨時間和生產者價格等指標已經脫離峰值,而且大多數都不再是今年年初供應緊張的紅燈警示。丹麥航運諮詢機構最新分析也指出,先前的塞港現象已有一半得到緩解,如果無意外事件,預計明年3月全球航運就可完全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