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強.美哉「立陶宛」! 關鍵科技領域翹楚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8 月 12 日訊】歡迎回來,東歐國家立陶宛,與台灣相隔八千多公里,從捐贈台灣疫苗到規劃互設代表處,逐漸受到台灣人民的關注。而您知道嗎?台灣與立陶宛有不少相似之處,其中就包括以小國姿態對抗共產獨裁政權,接下來的新聞帶您進一步認識,捍衛價值的自由國度,立陶宛。
從高空俯瞰,東歐國家立陶宛古樸典雅的建築盡收眼底。坐落在波羅的海東岸的立陶宛,國土面積約6萬5千平方公里,大約兩個台灣大,人口只有近300萬人,而在歷史上,立陶宛曾經走過一條捍衛自由、民主、人權的道路上。
外媒《DW News》(2017.11.02):「在1940年蘇聯奪取立陶宛控制權後,超過20萬的立陶宛人民、超過百分之十的人口接連被流放至西伯利亞,流放之前,通常在建築物的地下室進行審訊和殘酷酷刑。」
在二戰時期,立陶宛一次又一次被蘇聯和納粹佔領,在蘇聯長期打壓下, 1989年8月,波羅的海三國舉行一場200萬人的大規模和平示威。
手牽手組成超過675公里的人鏈,期盼世界關注三國共同的歷史遭遇。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脫離前蘇聯獨立,在不被前蘇聯承認下,隔一年8月蘇聯解體,立陶宛終於在1991年獲得完全獨立。
立陶宛屬於開放經濟體,倚賴國際貿易,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成員,也是歐盟及北約成員國。雷射與生物科技立陶宛的關鍵科技領域,世界上有10%的科學雷射儀器來自立陶宛,NASA就是它的客戶。而根據立陶宛投資署的網站顯示,過去十年間,新創公司擁有1000間,目前有超過200家金融科技公司在立陶宛營運,按照家數計算,是僅次於英國的歐洲第二大金融科技中心。
與台灣相隔八千多公里立陶宛,回顧歷史,與台灣有著相似的處境,其中就包括以小國姿態對抗共產獨裁政權。近期因為贈台疫苗,加上規劃互設代表處,立陶宛,在台灣人心中有著不可抹滅的地位。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趙庭譽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
立陶宛議長:台灣是歐洲盟友 人民可決定自己命運
2023-10-24 19:26:35立陶宛議長希米利特訪台,今天(24日)在立法院議場發表演說,受到朝野立委熱情歡迎。正值台灣2024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希米利特說,台灣和立陶宛有共同信念:人民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台灣不只是重要夥伴,更是歐盟在印太地區的民主盟友。
-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堅定與台同在 恫嚇侵略者
2023-10-11 07:37:54澳洲前總理莫里森訪台,今天(11日)上午,他將在玉山論壇發表演說,來自美國、日本、北約與諾魯的政要都將同場,昨天,莫里森在會見總統蔡英文時說,堅定與台灣站在一起,恫嚇侵略者。
-
假訊息擾各國選舉 游錫堃:看見民主團結應對
2023-10-17 19:49:36臺灣民主基金會,今天(17日)上午舉辦「2023印太地區對抗資訊操弄工作坊」,開幕典禮有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及多國友邦駐台代表出席。展現民主陣營之間,共同對抗假訊息干預民主選舉的決心。孫曉雅致詞時強調,近年來,境外勢力以假訊息介入選舉的情況層出不窮,台灣和美國都深受其害,她也提醒,必須有效地反制假訊息,才能捍衛對民主以及國家安全,美台也將協力對抗。
-
接見澳洲前總理莫里森 蔡英文盼加強安全合作
2023-10-10 19:57:14來看到,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澳洲前總理莫里森。莫里森除了向台灣表達國慶祝賀,也提到當前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及威脅,此外,也稱讚蔡總統以堅韌女性力量領導台灣面對威脅及挑戰,表示澳洲將永遠支持台灣。
-
盧沙野稱烏克蘭等前蘇聯非國家 引中東歐大使關切
2023-04-22 20:48:26帶您看到,中共駐法大使盧沙野的戰狼式發言,再度惹怒國際。21日盧沙野接受法國媒體訪問時,聲稱前蘇聯國家,包括烏克蘭等,都沒有正式的國際地位,引發議論,中東歐國家的大使集體質疑,難道對盧沙野來說,立陶宛、愛沙尼亞都不是國家?
-
立陶宛下週大選 台灣代表處命名議題再受矚
2024-05-08 12:58:18台灣與歐洲友好關係升溫,立陶宛即將舉行總統大選,不過正在競選連任的現任總統瑙塞達卻說,他認為應該要更改台灣駐立代表處的名稱。這番言論引起其他候選人的批評,包括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她強調,如果強迫台灣改名,只會讓立陶宛信譽盡失。
-
立陶宛發布印太戰略挺台 16次提台灣!
2023-07-06 19:40:39北約峰會下週將在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在此之前,立陶宛政府發布了印太戰略報告,內容中有16次提到台灣,顯示立陶宛重視台灣的程度。
-
再惹怒歐洲!80名議員要求法政府驅逐盧沙野
2023-04-24 07:35:43中共駐法大使盧沙野的戰狼式發言,再度惹怒國際。21日盧沙野接受法國媒體訪問時,聲稱前蘇聯國家,包括烏克蘭等,都沒有正式的國際地位,引發議論,最新消息,有近80名歐洲議員發表公開信,呼籲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不要對這種「無恥的攻擊」默不作聲,要求科隆納,宣布盧沙野為不受歡迎人物,驅逐盧沙野。
-
中共脅迫反讓立陶宛脫鉤茁壯 出口印太增4成
2023-03-08 16:38:38目前訪問華府的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7日受邀出席華府智庫與談活動時表示,中共以強烈舉措回應立陶宛與台灣互相設處,面對脅迫的立陶宛被迫與中國進行脫鉤,反倒讓立陶宛立茁壯,去年出口日本、澳洲與其他印太國家大幅成長40%,現在正是歐洲檢視對中國依賴的時候。他預期,立陶宛不會是最後一個對中共採取堅定立場的國家。
-
台青參與中共兩岸峰會 陸委會籲別成統戰樣板
2024-07-04 20:05:37好,中共週三(3日)在北京舉行2024兩岸青年峰會。這場活動,包含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國民黨青工總會會長廖怡琇,以及高雄市議員李眉蓁等人都參加。對此,陸委會再次呼籲台灣青年,避免成為中共統戰樣板。
-
中共經濟外交打壓失利 立陶宛議員:我們贏了
2023-08-09 19:55:17歡迎回來,立陶宛國會議員馬爾德基斯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共意圖打壓立陶宛作為負面案例,結果卻事與願違,立陶宛頂住壓力並贏得這場較量,為其他國家要如何和中共打交道,做出完美示範。
-
反滲透法攻防 偵辦案例皆與拿中資介選有關
2024-04-26 12:56:44反滲透法在2019年通過,2020年一月施行,各地檢署累計已偵辦十多起案件,都與拿中資介選有關。不過,在前總統馬英九訪中返台後,馬辦提出藍白合作修反滲透法,中共國台辦附和,引起爭議。
-
台灣民主燈塔抗中共 特拉斯:加強與台互動重要
2023-05-16 20:09:33英國前首相特拉斯訪問台灣,她在前一天出席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時指出,中共企圖壓縮台灣活動空間,因此,各國持續與台灣互動,更顯的重要。
-
台立合作援烏重建首例 魯塔幼兒園正式啟用
2023-08-26 20:01:20台灣透過受立陶宛政府支持的中央專案管理局(CPMA)參與烏克蘭重建,率先完成的項目,是位於伊爾平(Irpin)市的「魯塔」幼兒園,在幼兒園戶外景觀及遊樂設施,還可見到中華民國國旗。幼兒園也特別選在8月24日烏克蘭獨立紀念日正式啟用。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也發文表示,台灣感謝有此機會與立陶宛合作,為烏克蘭提供援助,並展現對民主夥伴的支持。
-
國衛院生物製劑2廠動土 陳揆:疾病防治上層樓
2023-10-13 05:37:20經歷過三年疫情,政府努力發展疫苗產業政策,國衛院竹南院區,今天(12日)舉行生物製劑二廠及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的動土典禮。盼藉由產程開發的能量,與產業攜手提升國內生物製劑自製能力。
-
港23條火速過二讀 台陸委會:獨立司法被剝奪
2024-03-08 21:25:34香港當局疑似受到中共指示,突然急速推進制定《基本法》23條的國安法相關條例,港府今天(8日)上午8點多,刊憲公布草案,立法會隨即加開大會審議草案,3小時內火速完成一讀、二讀。下午隨即表示要召開兩節法案委員會會議,極速審議條文。草案明定所謂「叛國」、「叛亂」、「勾結境外勢力」、「境外干預」等罪名,最高刑罰可判終身監禁。來看到中華民國陸委會的評論。
-
台酒再引進立陶宛商品 盼商業互動深化兩國關係
2023-04-21 22:45:18台灣和立陶宛友誼升溫。台酒公司今天宣布,再進口6款立陶宛的酒品。台灣財政部長莊翠雲、台酒董事長丁彥哲都表示,希望透過商業互動,加深兩國關係。[B]
-
小國也有力量!中共黯然結束對立陶宛經濟脅迫
2023-12-07 19:35:16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由於拒絕在台灣問題上隨著中共的指揮棒起舞,受到經濟報復和外交關係降級。不過如今,中共已經被迫悄悄解除了大部分的經濟脅迫措施。
-
法務部析中共懲獨搞心理威嚇 總統籲朝野團結
2024-06-24 20:39:17好,中共頒布懲戒台獨22條規定,令台灣各界關注。今天(24日)總統賴清德發表談話,指出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並呼籲朝野團結。而法務部長鄭銘謙對此表示,中共從沒統治過台灣,發布的新規定,對台灣心理威嚇層面更大。
-
賴接見8國貴賓 立國前總統給過來人建言.會晤蔡
2024-05-22 19:04:42新聞首先來看到,今天(22日)是總統賴清德,上任第三天。他在總統府內,陸續接見來自8國的貴賓,包含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葛寶思凱德也是蔡英文卸任後,見到的第一位來自歐洲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