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獲台積電奧援處理器銷售創高 英特爾推新品搶市占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8 月 17 日訊】全球半導體產能短缺。根據市調統計,處理器大廠超微受惠筆電及伺服器處理器出貨暢旺,第2季x86處理器市占率衝上22.5%,創下14年來新高。市調指出,原因在於超微在策略上,選擇生產較多的筆電與客製化CPU,加上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奧援,使得銷量,逆勢成長。
根據市調統計,處理器大廠美商超微受惠筆電及伺服器處理器出貨暢旺,第2季x86處理器市占率衝上22.5%,連續4個季度超過20%,創下14年來新高。儘管全球半導體產能短缺,但超微獲得台積電7奈米及6奈米等,先進製程產能奧援。帶動下半年出貨,業界預期市占朝25%目標穩健前進。
超微執行長 蘇姿丰(2021.05.20):「我們非常滿意跟台積電的合作關係,他們實際上是產業界內最傑出的。因此,當我們思考用我們自己的設計能力,此能力在產業是數一數二的,並結合它們的製造專業技術,這是產業中最好的。」
市調指出,如果不含IoT領域,超微在x86桌機CPU的市占較前季下滑。從第1季的19.3%掉到17.1%,原因是整體晶圓產能受限,因此超微在策略上,選擇生產較多的筆電與客製化CPU,直到近期才好轉。
英特爾副總裁Roger Chandler(2021.08.16):「遊戲整合了多項技術,和不同的創作,讓我們能夠參與其中。」
英特爾也積極搶攻GPU市場。除了今年底,預計發布第12代Core處理器「Alder Lake」,象徵英特爾在x86架構的重大突破。
英特爾PC客戶端圖形產品與解決方案Shannon Thompson(2021.08.16):「這項產品預計在2022年第1季上市。」
16日,英特爾正式發表,將推出的消費級高效能圖形產品品牌「Intel Arc」。涵蓋硬體、軟體與服務,並橫跨至數個硬體世代。外媒評論,目前英特爾新GPU規格不得而知,但外傳擁有512個EU(Execution Units)模組,並委託台積電生產,採用7奈米優化後的6奈米製程。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晶晶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率超微谷底翻身!蘇姿丰獲選時代雜誌最佳CEO
2024-12-12 20:27:27來看到,「台南女兒」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被美國《時代雜誌》獲選為2024年度最佳執行長。2014年,蘇姿丰帶領負債累累的公司,10年內轉虧為盈,股價更飆漲了近50倍,接下來的新聞,我們帶您看到,這位帶領超微逆轉勝的「半導體女王」。
-
市場盛傳台積電、英特爾「合資營運」!共同生產2奈米
2025-02-13 14:26:56歡迎回來,帶您關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提及,可能對晶片加徵關稅,近期,副總統范斯也重申,未來AI晶片要在美國設計製造。市場盛傳,美方有意促成台積電和英特爾合作,傳出可能以合資方式,共同在美國生產晶片。
-
蘇姿丰十年後回故鄉台南 讚只有台灣知CoWoS
2024-06-07 20:08:08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進入尾聲,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台灣宏碁董事長陳俊聖今天(7日)南下,出席在台南舉行的半導體論壇。蘇姿丰開心的說,這是睽違十年,再次回到家鄉。
-
不只德國!國科會:台積電計劃在歐洲蓋更多廠
2024-10-14 13:32:46歡迎回來,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德國廠今年八月動土,預計2027年底投產。時隔不到兩個月,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4日接受外媒採訪時透露,台積電正評估在歐洲擴廠。
-
台積法說18日登場 外資提4問.目標價1070元
2024-07-03 19:24:41台積電日前公告,第2季法人說明會,7月18日在台北實體舉辦。外界預期,台積電不僅第三季營運樂觀,明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上調。法人圈聚焦四大提問,有外資看好股價走向,開出1070元新台幣的目標價。
-
台積電登千金股 魏哲家18日法說會受矚
2024-07-06 14:27:41首先來看到,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本週股價登上千元俱樂部,而台積電第2季法說會18日將在台北實體舉辦。外界預期,台積電不僅第三季營運樂觀,明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上調。
-
台積電德廠今動土!德總理、歐盟主席將出席
2024-08-20 07:37:27早安新唐人先來看到,半導體產業界焦點,台積電德國新廠,將在台北時間今天下午五點,舉行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歐盟主席范德賴恩將親自出席,彰顯歐洲官方高度重視。未來台德合作,也備受矚目。
-
林伯豐:避免通膨央行應降息 電價應適可而止|張國煒出招!控告張國華等人違反遺囑涉背信|中共政府債去年逾70兆 專家:債務將連環爆|中國製DUV生產65奈米晶片扯8奈米 遭打臉
2024-09-18 19:40:27台積電先進製程有新進展,亞利桑那州廠正在小量生產蘋果A16處理器;2奈米晶片也提前試產,預計明年iPhone 17發表會上首度亮相。市場預料,蘋果將包下台積電2奈米的全部產能。 中共工信部日前公布中國能自製DUV曝光機的相關文件,內容稱分辨率能達65奈米以下、套刻精度在8奈米以下。許多中國民眾高喊突破美國封鎖,中國「可生產8奈米晶片」,卻慘遭中外媒打臉。因為此款DUV曝光機,僅能生產65奈米或以下晶片。 美國與日本已接近達成一項協議,進一步限制對中國晶片業的關鍵技術輸出,美方希望11月大選前,
-
從台灣到德國!台積電百億歐元投資 歐洲市場新機會
2024-08-21 13:19:37台積電揮軍德國,「歐積電」20日正式動土,引起當地德國媒體、歐洲媒體高度關注,除了歐盟大力補助,台積電找上多家歐洲指標企業一同攜手,業界預測,德國建廠的進度會比美國順利,也將帶動台積電打入歐洲市場。薩克森邦總理在接受新唐人訪問時也說明,邀請台積電投資的重要性。
-
台德合作新里程!台積電新廠20日動土蕭茲出席
2024-08-19 19:47:52來看到本週產業焦點,台積電踏上歐洲征途,寫下新里程碑!台積電德國新廠8月20日將舉行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將親自出席,彰顯德國官方高度重視。未來台德合作,備受國際矚目。
-
川普喊對台積課100%關稅 經長:將派員赴美溝通
2025-02-08 20:26:27美國總統川普週五(7日)表示,計劃下週宣布徵收對等關稅,台灣可能成為目標之一。加上先前川普揚言,要對台積電課徵100%關稅。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8日)表示,將規劃派出次長、署長前往華府,向川普團隊溝通解釋。
-
川普擬對台灣晶片徵關稅 經濟部次長明赴華府溝通
2025-02-10 07:56:12再來看到,美國總統川普上週(7日)表示,計劃本週宣布徵收對等關稅,外媒稱台灣可能成為目標之一,市場也擔心台積電可能會被課徵關稅。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8日)表示,將規劃派出次長、署長前往華府,向川普團隊溝通解釋。目前傳出,將由主掌貿易業務的次長江文若,在明天11日率團,赴華府與川普團隊溝通,盼能取得好結果。
-
重擊中國AI產業!台積電斷供7奈米先進晶片 三星跟進
2024-11-11 13:17:10受到美國制裁影響的華為,傳出疑似透過「白手套」,也就是第三方公司向台積電下單7奈米晶片,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發函台積電,全面升級管制措施。台積電傳出週一(11日)開始,全面斷供中國客戶7奈米與更先進晶片代工服務,另外,南韓三星代工部門也傳出迅速跟進,全面停止接單生產。
-
從德國打開歐洲!台積電德國廠投資攻歐洲市場
2024-08-21 17:56:28台積電揮軍德國,「歐積電」20日正式動土,引起當地德國媒體、歐洲媒體高度關注,除了歐盟大力補助,台積電找上多家歐洲指標企業一同攜手,業界預測,德國建廠的進度會比美國順利,也將帶動台積電打入歐洲市場。薩克森邦總理在接受新唐人訪問時也說明,邀請台積電投資的重要性。
-
台德合作新里程!台積電新廠20日動土 蕭茲出席
2024-08-19 15:56:16台積電踏上歐洲征途,寫下新里程碑!8月20日,台積電德國新廠將舉行動土典禮,德國總理蕭茲將親自出席,彰顯德國官方高度重視,隨著新廠動土,未來台德合作,備受國際矚目。
-
歐積電進度更快?台積找在地靠山 獲千億補助
2024-08-24 14:33:54台積電揮軍布局德國,歐洲媒體高度關注,台積電找上多家歐洲指標企業攜手合作,並獲得歐盟50億歐元補助,相當於新台幣1千775億元。這是「歐洲晶片法案」通過以來,最高額的補貼計畫;業界預測,德國建廠的進度,會比美國廠順利,將帶動台積電打入歐洲市場。
-
英特爾能止血?退出晶圓代工 與台積合作有解
2024-08-09 17:32:20美國科技大廠英特爾,近期遇上50年來最糟時刻,營運財報不佳,是美國科技股今年下跌最慘烈的企業,我們請教資深產業分析師柴煥欣,您觀察目前英特爾主推的代工服務IDM2.0,能否做起來?我們看到,英特爾持續大規模裁員,就有以色列學者表示,英特爾應該向台灣傳遞更積極的訊息,擴大與台灣半導體廠的合作。是否有機會扭轉營運頹勢?請教您的看法。
-
TEL台南營運中心啟用 台積電先進製程添助力
2024-12-04 07:45:24全球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台南營運中心落成,週二(3日)舉行啟用典禮,集團執行長河合利樹親自來台主持,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也出席活動。
-
蘇姿丰看AI未來發展:很幸運有台灣合作夥伴
2024-06-07 17:54:28台北國際電腦展進入尾聲,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和宏碁董事長陳俊聖,今天(7日)參與在台南舉行的半導體論壇。蘇姿丰開心的說,這是距離十年後,再次回到家鄉。對於AI未來發展,蘇姿丰說,很幸運能夠有很多的台灣合作夥伴。
-
美擬限制GAA技術出口 封鎖中國發展AI晶片
2024-06-15 15:21:48來關心,外媒報導披露,美國正考慮限制中國獲取應用在,人工智慧晶片上的閘極全環電晶體技術。目標是加大中國建造AI計算系統的難度,在技術商業化之前,就進行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