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例本土、1例死亡 調整門禁管制及陪(探)病人員篩檢措施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8 月 24 日訊】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今日新增之1例本土病例(案16044),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8月22日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後於今日確診(Ct值37.7);衛生單位已啟動醫院及社區調查與防治,目前匡列家庭接觸者1人,列居家隔離,其餘接觸者匡列中。
今(24日)起,調整門禁管制及陪(探)病人員篩檢措施,請醫院配合於8月28日前(含)開始執行,相關調整說明如下:
一、開放醫院之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或病況危急者得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限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為保護病人,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日前3天內自費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有關指揮中心8月21日發布新聞稿,開放住院天數達7天以上者探病,將列為下一階段開放對象。
二、為避免入院時因處於潛伏期導致偽陰性結果,風險縣市(臺北市及新北市)住院病人及其陪病者,除維持原有之入院篩檢外,增加定期篩檢措施。雙北住院病人入院第7天及第14天各進行1次公費抗原快篩。其陪病者每7天進行1次抗原快篩,1位由公費支應。
三、陪(探)病人員如為「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達14天(含)以上者」或「確定病例符合採檢陰性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未滿3個月者」,得免除前述篩檢。
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籲請民眾於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陪病或探病需要,應配合實名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陪(探)病人員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亦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療機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陪病及探病期間,以單一病房為活動範圍,減少非必要的人際交流及聚會,縮短在公共空間的停留時間,以降低交互感染風險,保障自身及病人安全。
因應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鄰近多國仍處於嚴峻或再創新高狀況,且Delta變異株流行範圍持續擴大,為阻絕疫情由境外擴散,指揮中心宣布自8月27日零時起(航班抵臺時間),入境旅客應搭乘「防疫車輛」逕至檢疫處所,不得自行駕車前往。
指揮中心說明,前述措施將避免旅客自行駕車前往檢疫地點之路程中,接觸其他民眾的機會,減少病毒傳播風險,籲請民眾務必配合,維護我國社區防疫安全。
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5877),為8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個案接觸史,7月27日出現食慾不振症狀,並於同日死亡;後因同住家人確診(案15851),故於8月5日進行採檢,8月6日確診(Ct值23.8)。
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2日累計公布14,727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3,62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5%。
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日本(案16043、16045、16048)、印度(案16046)、土耳其(16047)入境,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日介於8月12日至8月22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524,269例中共肺炎相關通報(含2,507,456例排除),其中15,938例確診,分別為1,378例境外移入,14,50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2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08例、臺北市314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2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相關新聞
-
廣州人忍無可忍 山西司機如廁被隔離7日
2022-11-09 16:48:33中共封恐手段,持續引爆民怒,週二,廣州一天新增2000多例,當地居民表示,目前海珠區已經全部淪陷。
-
新疆下雪了 受困大巴司機:差點被凍死
2022-11-11 18:02:41中共清零手段升級,在新疆,烏魯木齊下起大雪,被拉走隔離的民眾,更是處境艱難。
-
中國來台旅客採檢 學者估陽性率最高值35%
2023-01-02 16:34:46中國來台旅客唾液PCR採檢,首日陽性率27.8%。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說,數據在預期範圍內,反映中國疫情基本族群陽性率,估台灣未來檢出中國入境陽性率最高值35%。
-
2/7起入境自主防疫放寬 取消外出須快篩陰性
2023-02-02 11:48:52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自2月7日起,調整入境旅客「0+7」自主防疫期間篩檢時機,取消外出須有2天內快篩陰性結果規範,改為自主防疫期間如出現症狀再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篩檢。
-
北京重開國門 多國對中國入境客因應措施一次看
2022-12-29 17:55:02中國12月初放棄動態清零後,感染人數大增,當局26日卻接著宣布明年1月8日解除入境隔離措施,並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不少國家憂心疫情擴散,紛紛宣布因應管制措施。
-
室內口罩擬鬆綁 預計2/2公布細節
2023-01-31 19:18:14室內口罩鬆綁預計本週公布,行政院、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傍晚與教育部、交通部等進行跨部會討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還有部分細節需要修正,預計將於2月2日記者會公布。
-
染疫被妖魔化 中國偏鄉老人諱疾忌醫
2023-01-10 16:56:38中國放寬防疫管制疫情大爆發,醫療資源貧乏的偏鄉如何防疫備受關注,醫療訊息公眾號「丁香園」報導,因COVID-19被妖魔化,農村的老人覺得染疫很丟臉,當地醫療院所幾乎不談新冠病毒。
-
日本升級中國客入境管控 1/8起須檢附陰性證明
2023-01-05 11:17:00日本共同社今天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表明,1月8日起從中國入境日本的旅客必須檢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陰性證明。
-
韓國宣布陸客入境一律採檢 限制中國增開赴韓航班
2022-12-30 16:49:31中國疫情飆升,韓國政府今天宣布將自明年1月2日起限制增開中國航班及駐中使館簽證核發作業,來自中國旅客搭機前、入境後都必須採檢。
-
中國大陸疫情擴大 日本12/30起採取緊急邊境管控
2022-12-27 15:20:48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宣布強化對中國入境人士的邊境管制措施,從12月30日起在入境時實施病毒篩檢,如果陽性就必須接受原則上7天隔離,希望避免日本遭中國急速擴大疫情波及。
-
中國經港澳轉機入境加嚴 須持登機前檢驗證明
2023-01-03 16:08:40指揮中心今天公布,自1月6日至31日,針對中國啟程經香港、澳門轉機抵台旅客,加強檢疫方案,須持有啟程地搭機前48小時內PCR檢驗報告,或24小時內抗原快篩檢驗報告。
-
中國重新開放香港受牽連 日本限港航班飛抵4機場
2022-12-28 16:28:57中國公布有序恢復出境,多國緊縮對中國旅客入境限制,香港也受牽連。據報導,日本宣布30日起香港及中國大陸航班只可降落東京、大阪及名古屋等4個機場,若干旅行社說可能得取消旅行團。
-
中國大陸防疫鬆綁大缺止痛藥 外媒:波及港台泰澳
2022-12-21 15:21:20中國防疫鬆綁,全民瘋搶的止痛、退燒藥奇貨可居,有人轉向海外委託親友或業者代購。外媒報導,香港、台灣、泰國、澳洲都因此出現相關藥品搶購潮,把藥房掃貨一空後寄往中國。
-
堵Covid多國檢測中國航班廢水 原因、作法一次看
2023-01-05 16:02:18為因應中國Covid-19病例激增,多國表示將檢測中國起飛航班的廢水。這雖無法阻止病毒散播,但可一窺中國疫情蔓延程度,以及新變異株是否已在當地現蹤。
-
馬來西亞將採檢中國航班污水 入境者須發燒檢測
2022-12-30 16:36:16中國將開放邊境,不少國家紛紛宣布將加強檢疫措施,以防新變異株。馬來西亞今天宣布,包括來自中國的所有入境旅客都須接受發燒檢測,也將採集來自中國航班的污水樣本進行檢測。
-
奧地利防變異株 監測中國班機和哈爾施塔特廢水
2023-01-04 15:06:22中國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升溫,歐洲國家陸續對中國入境旅客實施特殊措施。奧地利政府今天表示,將開始監測來自中國班機和中國觀光客主要觀光景點的廢水。
-
海外移入確診數逾4成來自中國 韓國警戒防堵
2023-01-04 16:23:03韓國防疫當局統計,近一週從海外移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案例高達42%來自中國,占比較去年11月的1.1%大幅提升。保健福祉部部長曹圭鴻今天指示,不可放鬆警戒,須全力防堵中國疫情波及韓國。
-
中國大陸解封航班恢復與否 邱垂正:持續關注政策影響
2022-12-27 18:28:40中國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正式開放國境,不少民眾關注兩岸航班數量是否恢復到疫情前。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持續關注陸方政策影響,全力以赴為民眾回台過年提供便利。
-
中共紅軍後代發退群聲明 痛斥當局防疫躺平擺爛
2022-12-30 17:12:53中國放寬防疫管制疫情大爆發,中美印象網站轉載中共紅軍後代發的退群聲明,痛斥當局因顯然止不住染疫和抗議潮而被迫開放,毫無預案統籌協調,「這不是放開,是直接擺爛」。
-
北京疫情隆冬一片寂寥 人們惴惴不安用幽默苦中作樂
2022-12-22 17:12:5611月下旬起,北京的隆冬裡逐漸瀰漫著不安,人們猛然發現,疫情下最怕聽到的「陽」字光速襲來,更在「新10條」助推下蔓延全城,一度人車絕跡,景象寂寥。凝結中,滿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