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罹癌種類有差別 日本醫生提醒不同年齡層檢查重點
文:陳敬哲(NOW健康)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數據,2018年每4分31秒就有人罹患癌症,大腸癌罹患率最高,但癌症並非急性疾病,與其說「罹患」不如說「發現」,當癌細胞出現到引發症狀,恐怕都已經有數年之久,所以年紀越大發現癌症機會越高,年輕時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年紀漸長開始要有規律癌症檢查。
癌症風險男女有別 「精準」檢查非常重要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檢診研究部部長中山富雄表示,癌症檢查項目會根據年齡與部位決定,經由詳細資料分析,檢查容易發現的癌症,或不同年齡層也會有個別容易出現癌症,例如工作族群,男性發生癌症機會壓倒性比女性高,年過50歲後胃、肺、大腸檢查,最好定期接受檢查。
20多歲子宮頸癌就可開始 家長心理支持很重要
中山富雄提醒,女性癌症在不同年紀也會有風險區別,20多歲女性子宮頸癌危險開始增加,雖然年輕女性能有抵抗能力,但與未來生產有非常大關係,最好能規律接受檢查,年輕族群對檢查重要性,可能不是太了解,父母能夠積極給予20多歲女性支持,這對於提高接受檢查的意願,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50歲後不論男女性 胃癌、肺癌、大腸癌都要小心
中山富雄也說,子宮頸癌風險有可能隨著年紀下降,當女性步入40歲開始,乳癌風險就會開始上升,50多歲就會跟男性差不多,在胃癌、肺癌、大腸癌發生機會逐漸提高;大概可以說,女性在20至30多歲開始,接受子宮頸檢查,40歲開始加入乳癌篩檢,50歲開始定期檢查胃、肺、大腸等。
健康生活降低癌細胞出線機會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中山富雄認為,生活健康維持也非常重要,不要吸菸與過度飲酒,適度舒緩壓力,如果發現免疫力下降,就一定要改善生活習慣,癌細胞出現開始到成長到腫瘤,體積大到可以發現,很可能超過10年以上,當身體內有癌細胞出現,等到年紀到50歲開始,才開始有防癌相關應對措施,可能會太遲。
台灣4癌公費篩檢善加利用 特定風險應加強
台灣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醫師季框華表示,發生癌症與腫瘤,家族史、遺傳、性別、年紀、生活習慣等,很多因素都有關,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療方式能夠有較多選擇,效果也會比較好,台灣衛福部國健署有提供4癌篩檢,符合資格民眾,可以定期檢查讓癌症可以在早期發現。
自費癌症篩檢費用雖較高 生活花費可定期規劃調整
季框華強調,如果是非政府補助癌症篩檢,可以根據自身狀況評估風險,例如家族史與生活習慣等,雖然自費檢查會有相當花費,可以當作整年度對健康的重要投資,平時生活中能夠定期規劃一部份預算,1年能夠有1次檢查,例如全身正子攝影,可以藉由圖像確認是否有腫瘤出現,有助於早期發現與治療。
★資料來源:「がん」のリスクと対策、性別・年齢でこれだけ違う
相關新聞
-
支氣管鏡導航定位 切除早期肺癌更得力
2017-07-20 22:24:01來看到醫療新知。以往治療 多發性小型肺部腫瘤,大多得切除整片肺葉,會嚴重損害肺功能,讓病患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現在,有醫療團隊透過 術前支氣管鏡定位,只需切除病灶部位,仍保有大部分的肺功能,有病患因此受益,也特別回醫院感謝醫療團隊。
-
預防與治療癌症 中醫有獨到見解 |談古論今話中醫(56)
2021-06-30 12:31:29善待自己可以減少一半患癌症的機會。
-
『談癌不用色變』中藥+食療+運動 | 談古論今話中醫(510)
2020-08-19 11:51:31近年來患上腫瘤的人數愈來愈多,以往人們通常都是談癌色變,認為患上癌症就等於絕症,等於「就死」,現今的資訊發達,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定期的身體檢查,讓更多人認識到癌症並不再那麼可怕,並不一定是無治之症。
-
抗癌的7種食物4種茶 |談古論今話中醫(246)
2015-12-29 17:42:38腫瘤中醫把它規屬到「瘍」的範圍,與生活習慣有關。
-
防治肺癌!台南10醫院LDCT篩檢及早揪病灶
2021-12-21 22:23:43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肺癌排名第一。台南市啟動兩年肺癌篩檢計畫,10家醫院免費為肺癌高風險族群,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希望能及早揪出病灶,及早治療。
-
桃醫治癌新利器 6D亞瑟刀
2014-05-08 20:50:00近幾十年來,癌症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位,醫界治療癌症的技術也不斷提升,有桃園醫院引進新技術,希望縮短療程時間。
-
抗衰老的十種超級食物
2017-08-07 16:43:59現代人越來越重視抗老,愛美的女性更視「老化」為一大天敵,稍有一點皺紋出現,就讓女人們煩惱不已,但「抗老」不是只用擦的就好,還要配合食物,外敷內用之下,效果更加倍。
-
『談癌不用色變』中藥+食療+運動 | 談古論今話中醫(510)預告
2020-08-19 11:51:49近年來患上腫瘤的人數愈來愈多,以往人們通常都是談癌色變,認為患上癌症就等於絕症,等於「就死」,現今的資訊發達,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定期的身體檢查,讓更多人認識到癌症並不再那麼可怕,並不一定是無治之症。
-
主廚秘方!「記憶巧克力」為癌友找回味覺
2019-04-11 20:43:29味道除了用您的嘴、舌頭來感受,還有可能通過其它的感官來幫助您感受或是回憶起來嗎?一位米其林星級主廚做到了。他成功的幫助因化療失去味覺的癌症患者成功的再次感受到巧克力的味道。這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
甲狀腺癌新增個案逐年增加 出現這5大症狀別輕忽!
2020-11-06 15:42:17美國癌症協會最新1篇研究發現,15至39歲青年族群中,罹癌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以甲狀腺癌的增加幅度最大,大部分為沒有症狀性「頸部腫塊」。由於年輕族群罹癌後病情進展較快,且死亡風險更高,專家建議,年輕人也必須多關心自身健康狀況。
-
癌症時鐘快轉16秒!罹癌發生率增.死亡率降
2020-06-02 17:42:05癌症時鐘加快16秒!衛福部國健署發布2017年全台癌症發生數據,每4分42秒就有1人確診癌症,相對2016年4分58秒加快16秒,新發癌症人數11萬1,684人,相較前1年成長5,852人,但發生率增加死亡率卻下降,原因就在於國健署推廣癌症癌篩檢的人數增加,讓早期診斷處置機會上升,也就提高治癒率。
-
年輕女性罹乳癌 5%到10%來自基因遺傳
2019-06-05 21:46:02乳癌高居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根據統計有5%到10%的乳癌病例,來自遺傳,醫師建議,高危險群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提早知道自己有沒有癌症基因,如果真的有,可以和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計劃,大幅降低死亡風險。
-
中醫輔助癌症治療 減緩身心不適提升存活率
2021-04-13 21:54:43癌症近十多年來,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甚至高出第二位的心臟疾病近一倍之多,病患接受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時,常因為副作用引起身心極大不適,甚至放棄治療。現在有醫學中心,透過中醫的體質調理與調節免疫力,讓病人病情獲得改善,也增加了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
癌症為何復發轉移?中研院研發新抗體破解關鍵機制
2020-11-16 18:28:36在抗癌過程中,最怕聽到復發轉移,為何化療、標靶等藥物殺不死癌細胞?研究發現,PD-L1是使腫瘤細胞得以逃離免疫系統監控、導致癌症惡化的蛋白質,中研院團隊最新研發出新抗體EpAb2-6,有如免疫警察,動物實驗發現,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
罹癌後身心難熬 專家建議從心靈層面多方治療
2021-03-30 18:56:58與一般醫師相較,義大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周憲,更能夠深刻體會癌友身心所承受的煎熬及焦慮,因為他曾是癌友,大三時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而被迫休學,執醫後與癌友互動時,更能具備同理心。李周憲中午出席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記者會時表示,抗癌過程中,一度因骨髓移植排斥認為無望,而沒了求生意志,最後在家人陪伴,以及接受專家心理諮詢,才熬過難關。
-
中醫治療腫瘤,有效嗎?
2016-11-24 15:54:42我們的環境存在著空氣污染、水污染,甚至日常食物,包括疏菜、水果、米飯等都潛藏著農藥殘留的問題。這些農藥或化學肥料在體內日久囤積,導致不能正常代謝,就會外顯為疔瘡、結癤、腫塊等症狀。
-
盤點十二大有助抗癌的超級食物
2017-12-05 12:49:14癌症是全球最可怕殺手,一年有800萬人死於癌症,且人數還在持續上升中,2030年預估癌症死亡人數會攀升到1300萬人。雖然大多數人都聞癌色變,但曾有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率是因為人為飲食和行為所造成。
-
中國武漢疫情再升溫 陳時中:提高警覺
2020-05-15 22:20:46台灣疫情緩和下來,不過境外疫情沒有平息。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大陸武漢,在解封後,疫情再升溫,又有網友直擊在武漢的公園,民眾突然倒地死亡,而且社區又被強制封鎖。現在外界也質疑,中共官方大幅隱匿疫情。台灣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5日)回應相關問題。
-
脖子變粗了!『甲狀腺結節』中醫治療有良方 | 談古論今話中醫(489)
2020-01-18 21:00:04甲狀腺的作用是分泌人體荷爾蒙,「最好別輕易切掉」。甲狀腺切除後,患者須終生服用荷爾蒙。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歷史久遠,有許多藥方可以治療甲狀腺的毛病。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永昌中醫診所院長鄭秋霞中醫師來到現場,來分享他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經驗。
-
美醫學年會論文:法輪功延長癌末病患生命
2016-06-09 20:30:01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日前在美國芝加哥舉行,超過3萬名腫瘤專家與會,一篇關於癌症末期病人,修煉法輪功而改善健康的研究論文,也在大會中發表,引起醫學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