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梅克爾時代」可能三黨組閣 或對中共更強硬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9 月 24 日訊】德國社民黨主席 蕭茲:「我認為我們有很好的機會,為歐盟進一步發展努力工作。我們需要主權聯盟,很顯然也會和法國保持良好關係。」

    目前社民黨主席 蕭茲(Olaf Scholz)呼聲最高,他也是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蕭茲週三(9月22日)表示,德國將和美國密切合作。而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以及與北約的合作對德國至關重要。

    媒體報導稱,蕭茲有可能延續梅克爾對中共的溫和路線。

    德國「基民盟」主席 拉謝特:「德國政府不需要反歐洲反北約的鬥士,這是非常明確的信息。」

    執政黨「基民盟」主席 拉謝特(Armin Laschet)是總理 梅克爾的長期盟友,是堅定的親歐盟、親移民派。

    去年,拉謝特批評英美將華為排除在5G網路建設之外。

    梅克爾近期宣布支持 拉謝特當選,不過民調顯示該黨支持率跌到歷史最低點。

    德國第三大黨——綠黨主席 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和拉謝特支持率不相上下。

    綠黨主張加強環境保護、推動社會富裕,同時也是對中共強硬派。

    綠黨歐洲議員 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因批評中共迫害新疆維吾爾人,今年被中共列入制裁名單。

    支持率排名第四的自民黨主席 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曾前往香港,會見「反送中」人士,之後在訪問中國大陸時,被中共高層無禮對待。

    林德納日前表示,在對中共政策上,會比梅克爾更堅決有力。

    目前,高達四成選民還沒有決定支持哪個政黨。

    最新民調顯示:社民黨支持率為25%;聯盟黨22%;綠黨15%;自民黨和選項黨分別為11%。

    根據民調,大選結果可能出現兩大黨或三黨聯合執政。

    新唐人記者 畢心慈 林茗滌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