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頭漁港驚見野生小海豹 見潛水員接近跳海遊走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0 月 25 日訊】新北市鼻頭漁港,週日(24日)出現1隻疑似海豹的動物,引發民眾好奇,拍照PO上網。新北市動保處派員查看,確認是一隻健康的亞成體小海豹,週一清晨保育人員前往漁港,原本要將海豹帶回附近的野柳海洋世界觀察,沒想到潛水員一靠近,小海豹就快速逃脫,游出漁港。

    民眾:「在那裡有一隻,很大一隻。」

    新北鼻頭漁港,24日出現不速之客,悄悄靠近岸邊,結果仔細一看,居然是一隻海豹,讓民眾好驚訝!

    民眾:「(在哪裡看到?)在裡面的餐廳,有史以來頭一次看到。」

    圓滾滾身軀,躺在木板上,原本在水裡,民眾還以為是狗落水了。近看也難分辨究竟是海獅還是海豹。

    一起比一比,兩種生物都是鰭腳類,生活在中、高緯度地區,而且都是群體動物。海獅在亞熱帶環境,還可以看得到,不過海豹大多都在寒冷地區,這次出現也是台灣頭一次。

    海洋公園海洋部總監 任一凡:「海獅牠在路上類似我們一般狗貓,牠是可以用四隻腳前後這樣移動,但是在海豹的話,牠就沒辦法像海獅一樣,後腳可以把身體給撐起來。」

    不過海獅能在陸上走路、後腿能彎,有外耳殼;海豹是用類似蠕動方式移動,但只有耳洞。

    不過明明是群體動物,怎麼會在水中迷航?

    新北市動保處長 楊淑方:「50到60公分的亞成體,基本上應該是離乳了,因為像昨天是一個很大的地震,其實在整個海裡其實震動蠻大的,會不會因為這樣,那牠從哪裡過來,就不得而知。」

    保育人員:「接近,靠近牠之後,然後再從底下拉。」

    台灣首次出現海豹,保育人員格外小心,討論辦法不傷害到小海豹,潛水員下水外,還準備網子,要雙管齊下圍捕,將牠安置到野柳海洋世界觀察,沒想到大家一靠近,海豹立刻提高警覺。

    蠕動身軀,下水自行游走,一早讓保育人員撲了空。

    附近漁民:「捕魚的方法那樣抓不到牠,除非是要用流刺網圍在外面,這樣抓牠比較抓的到。」

    海豹計畫宣告失敗,短暫停留台灣北海岸一天,小海豹已經離開母體,現在能夠自行游回大海,也算好事一樁。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