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學節限定 海科館體驗分子料理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11 日訊】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由教育部與科技部主辦的臺灣科學節,上週末登場,為了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讓全民體驗與探索科學的樂趣,海科館6日舉辦一場分子料理體驗,讓參與的民眾都大讚好有趣。

    把軟綿綿的烏梅慕斯倒進零下196度的液態氮,瞬間硬化變成烏梅脆片,放進嘴巴鼻子吐氣就會出現有趣畫面。

    示範廚師 簡于傑:「進去嘴巴要一直咬,閉著嘴巴就會像這樣子。」

    體驗民眾:「咬進去以後就會感覺就突然很冰,然後就突然就融化了。」

    使用極低溫的液態氮,讓分子結構重新組合的料理技巧,這就是目前很夯的分子料理技巧。

    體驗民眾:「很神奇,就是非常的有視覺效果,就是那個乾冰啊,那個乾冰那是液態氮,液態氮它會瞬間凝固那個食物,對所以就是很有趣,剛剛有吃液態的慕斯,就會冒煙覺得很有趣這樣子。」

    體驗民眾:「第一次知道液態氮也可以讓它瞬間凝固,變成冰的。」

    臺北城市科大餐飲事業系副教授 周景堯:「分子料理,基本上就是以它的製作方式,然後用原來的這個,讓這個食物的外觀有一個新的革命,那你用分子料理的手法來做,那分子料理有非常非常不同巧妙的方式跟方法。」

    臺灣科學節11月6號起跑,海科館用這種魔術般的神奇料理方式,讓民眾見證了生活與科學的應用。

    海科館經營管理組公關 吳翎禎:「比如說像是凝結或者是運用燻的方式,去改變這個食物的風味,都是一種物理化學的反應,那也可以讓大家在手作的一個過程當中的知道一些科學的原理。」

    在分子料理盤上,體驗民眾大秀自己的創意,有慶祝自己的生日蛋糕、一幅像庭院小河的風情畫,還有這個海洋生物的創作,讓民眾上了一個科學與料理創作的體驗課程。

    新唐人亞太電視 佘志誠 臺灣基隆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