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文化館 娓娓道來桃園300年水資源史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17 日訊】營運將近一甲子的石門水庫,與桃園台地300年來水資源利用發展史有何關係?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成立了「石門水文化館」,展示桃園300年來水資源的發展過程,成功的將大漢溪水重新送回桃園台地。帶您一起去看看。

桃園台地是由大漢溪沖積而成的扇平原,因為地殼的變動,大漢溪改道沒有經過桃園台地,於是300多年前清朝開始發展埤塘灌溉農田,日本時代開鑿桃園大圳連接埤塘,成功的將大漢溪水重新送回桃園台地。

北水局局長 江明郎:「這是桃園台地非常有福氣的地方,因為水利工程讓它可以鄰近了大漢溪的溪水,可以受到大漢溪的滋潤,跟往常300年前,甚至更久時間都沒有辦法取用大漢溪水是很不一樣的,這段歷史很值得我們桃園台地的每一個人去了解跟認識,那其中最關鍵的角色就是石門水庫,水庫讓水位可以直接抬升100多公尺,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江明郎說,水庫水拉抬升,讓地勢較高的地方也有水灌概;而水庫蓄豐濟枯的功用,不僅提供桃園所需珍貴水資源,水庫本身也在不斷的升級改造與更新,是台灣水利的一項傳奇,成功的克服濁度對水庫供水的影響,以及淤積對水庫壽命的衝擊。

北水局局長 江明郎:「從埤塘、大圳到水庫,這個脈胳很清楚,那石門水庫本身它自己在迭代更新,水庫能夠迭代更新這個在台灣來講已經非常非常難得的,服役中的水庫要做更新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做到了。」

水利署副署長 王藝峰:「石門水庫未來在桃園支援新竹的幹管,以及我們正在規劃的推動的從翡翠到石門的專款的各項建設的輔助下,我相信它會老當益壯,我們水利署除了加強疏濬,跟興建阿姆坪防淤隧道,會讓這個水庫老而彌堅。」

桃園市觀旅局長 楊勝評.:「石門水庫是我們桃園非常重要的觀光景點,那麼今天水文化館的落成,代表著將來來到石門水庫不只是看山看水看風景而已,還可以深刻的了解到整個石門水庫發展的歷史。」

水文化館除了介紹桃園水資源的歷史,也看到石門水庫60年來面對環境挑戰所作的硬體改變,希望以軟性的水文化吸引更多人認識水庫,進而更愛護水資源。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淑霞 張年潔 台灣桃園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