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4K水下攝影 為海底生態留下珍貴畫面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19 日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旁的「潮境保育區」(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水底下美麗的海洋生態,總是吸引許多潛水客和熱愛水域活動的民眾親臨海中感受,而許多無法下水且關心海洋生態的民眾,也期盼可以共同關心這片海灣的生態。

海科館在今年8月先行於潮境保育區試行架設三座海底水下攝影機,架設期間即時收錄海底生態的實景,這海底攝影機猶如陸上的監視器,將潮境保育區海灣即時畫面同步展現於展示場,讓民眾感受與了解真實的海洋生態環境,珊瑚如何被破壞、海底生物的作息和海洋生物可愛逗趣的模樣,甚至海底垃圾存在的影像一覽無遺。

水下多視角攝影機-裝設初期(海科館 提供)
水下多視角攝影機-裝設初期(海科館 提供)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指出,透過建置水下4K攝影機和環境感測裝置,即時、多視角呈現潮境保育區面貌,紀錄環境變化對生態物種影響,充分展現海洋科技、教育與觀光多元融合。

20210924_桶狀海綿破壞照片(海科館 提供)
20210924_桶狀海綿破壞照片(海科館 提供)
20211005_桶狀海綿破壞照片(海科館 提供)
20211005_桶狀海綿破壞照片(海科館 提供)

試測期間水下攝影機分別建置與架設在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和長潭漁港北堤內之珊瑚復育基地,兩邊生態環境也呈現有不同的風貌。且在影像的紀錄下,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海洋生物日常生活行為,結合實境與科技的海底攝影機,提供海科館進行潮境保育區海底生態與監測相關研究外,未來將配合明(111)年即將開幕的潮境智能海洋館。

海科館研究典藏組組主任施彤煒表示,建置水下多視角4K影音串流,透過自動化排程、遠端監控和長時間環境數據蒐集,讓海科館可以更了解保育區內海洋生物的日常生活、海漂垃圾的堆積狀況,試測3個月的期間內,也透過多視角4K影音串流,發現許多生物有趣的日常,預計待東北季風季期後,水下攝影機將再度回歸海底執行監視任務。

新唐人亞太電視 許娟 整理報導 / 責任編輯 陳思齊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