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兆世代」揭幕 業界:未來10年台灣機會大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03 日訊】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寫下新紀錄,也讓各界討論未來成長機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週五論壇上致詞表示,過去台灣在摩爾定律隧道內發展,但隧道外存在更多可能性,喊話台灣已經站穩業界領導地位,預估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將破1兆美元。
中華民國總統 蔡英文:「美中貿易衝突、國際疫情的影響下,(台灣半導體業)仍然能夠屹立不搖。」
2021年李國鼎紀念論壇,科技大老齊聚,就是聚焦台灣半導體下一個10年新機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預估,半導體產業成長性,高於電子產品市場兩倍以上,預估 2030 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將成長至 1 兆美元。
台積電董事長 劉德音:「AR會取代手機、VR會取代PC,我們會逐漸感受到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結合,我們早就為這樣子的應用在開發技術了。在(摩爾定律)隧道內技術發展越來越難,但在隧道外卻存在更多可能性。」
HPC高效運算,下一波大成長就在熱門的元宇宙,摩爾定律,製程微縮發展越來越難,但隧道外更具備可能性!未來低耗能、高效率的需求,也仰賴半導體界更多創新。
台積電董事長 劉德音:「台灣在如此重要的產業中,已經穩固的確立了領導的地位,當前的地緣政治緊張情勢,或許帶給半導體供應鏈一時的紛擾,我們有信心可以看到台灣半導體業,將帶動全球科技邁向一個,下一個更精彩的10年。」
半導體兆世代正式揭幕,聯發科董座蔡明介也提醒,除了IC設計業要拓展發展類型,各國競逐半導體在地生產,台灣理工人才短缺是台灣三大挑戰,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認為,Covid-19疫情,讓半導體出現前所未有「通貨膨脹」現象。
日月光執行長 吳田玉:「我們目前來看2022年,產能還是非常緊。不管短期未來三年到五年中間,要經過怎麼樣的震盪及調整,台灣的機會是遠遠多於挑戰的。」
吳田玉表示,現在全球有29個晶圓廠正在興建,而且還有52個晶圓廠的興建案正在規劃中,可能產業供需帶來變數,政治因素,讓半導體市場出現區隔化,也衝擊水平垂直分工,不過台灣半導體,定位明確、供應鏈最完整,不論怎麼變化,台灣機會都大於挑戰。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半導體展AI晶片世紀對談 台積三星等首度同台
2024-08-30 17:23:02國際半導體展下週登場,展覽內容涵蓋半導體製造、封測、AI、應用等關鍵領域。今年大師論壇,匯聚九大產業巨擘。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指出,其中的AI晶片世紀對談,由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主持,台積電營運長米玉傑與三星記憶體業務總裁Jung-Bae Lee等人,首度同台對談。共同探討半導體與人工智慧(AI)的技術、跨界,以及未來格局。
-
跨足歐美亞蓋七廠 台積電2024再攀高峰寫歷史!|2024年度五大新聞
2024-12-31 19:32:24如果談到今年台灣經濟表現,幾乎沒有疑問,護國神山台積電,絕對是關鍵角色。業界人士直指,2024年,是台積電走向全球化重要的一年,正式完整布局歐、美、亞三大洲,我們帶您回顧綜覽台積電,這座張忠謀口中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是如何在地緣政治的紛紛擾擾中,走出自己的致勝之路。帶您看到2024 年度新聞的第五名,今年在全球蓋七個廠、寫下發展里程碑的台積電。
-
台積發布強勁財測 魏哲家:海外擴張策略不變
2024-07-18 17:41:17產業焦點,台積電法人說明會18日下午召開,董事長魏哲家釋出最新展望,展望優於先前預估,尤其AI需求強勁下,CoWoS產能吃緊,正在積極擴大產能,希望2026年能夠滿足客戶,法人也追問近期川普言論,台積電明確表示,海外擴張策略不變。
-
台積電再奪英特爾大單!AI晶片採3奈米技術
2024-07-15 19:25:17另一大市場焦點,台積電本周四將舉行法人說明會,在這前夕,市場傳出,台積電奪下英特爾次世代最新AI晶片訂單,英特爾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與CoWoS先進封裝技術,最快2025年底量產。
-
台積電今年營收估成長3成 魏哲家:AI需求是真的
2024-10-17 20:28:17產業焦點,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下午(17)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各界聚焦半導體景氣、AI產業需求看法,魏哲家認為AI需求是真的,而且只是剛開始,今年美元營收有望成長三成,展望2025年,資本支出會比今年更增加。
-
法說前台積傳再奪大單 英特爾AI晶片採3奈米技術
2024-07-15 12:50:51台積電本周四18日將舉行法人說明會,成為業界焦點,法說前夕,市場也傳出,台積電奪下英特爾次世代最新AI晶片訂單,該公司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與CoWoS先進封裝技術,最快2025年底量產。
-
台積電指CoWoS產能明年翻倍 回應川普言論
2024-07-19 07:09:32在台積電的法說會上,董事長魏哲家釋出最新展望,優於先前預估,尤其AI需求強勁下,CoWoS產能吃緊,正在積極擴大產能,另外,法人也追問近期川普言論,台積電表示,海外擴張策略不變。
-
台積電美國廠規畫一次看 魏哲家駁英特爾合資傳聞
2025-04-17 20:19:57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舉行第二季線上法說會,董事長魏哲家強調,美國廠區建置速度加快,未來2奈米以及更先進製程,美國廠將佔30%占比,宣告未來美國將打造更完整供應鏈生態系,至於與英特爾的合資傳聞,魏哲家一一駁斥。
-
英特爾擴大合作!AI晶片採台積電3奈米技術
2024-07-20 13:51:58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擴大與台積電合作。英特爾傳出次世代最新AI晶片訂單,將採用台積電3奈米與CoWoS先進封裝技術,最快2025年底量產。
-
川普點名台灣 台積電董座:海外布局不會改變
2024-07-18 20:03:50產業焦點,台積電法人說明會18日下午召開,董事長魏哲家釋出最新展望,優於先前預估,尤其AI需求強勁下,CoWoS產能吃緊,正在積極擴大產能,希望2026年能夠滿足客戶,法人也追問近期川普言論,台積電明確表示,海外擴張策略不變。
-
日月光台積電領銜 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
2024-09-03 19:16:58矽光子半導體技術持續發展,搶在SEMICON半導體展前夕,台積電、日月光國內半導體大廠,領軍31家廠商共同組成的「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將鎖定包括光通訊、光達(LiDAR),乃至量子電腦等領域,業界大老稱,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全新活水。
-
台積電下半年訂單旺 外資估全年營運成長上看3成
2024-08-13 12:39:10近期產業變數增加,不過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下半年營運展望可能更加樂觀!包含蘋果iPhone新機搭載最新晶片,以及輝達、超微下單之下,外資預估,不僅本季美元營收力拼再超標,2024年業績年增幅也將優於預期。
-
日月光台積電號召台廠 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
2024-09-03 17:23:53矽光子半導體技術持續發展,搶在SEMICON半導體展前夕,台積電、日月光國內半導體大廠,領軍31家廠商共同組成的「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將鎖定包括光通訊、光達(LiDAR),乃至量子電腦等領域,業界大老稱,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全新活水。
-
台積訂單滿載 傳明年5奈米及3奈米再漲3~8%
2024-08-06 19:18:07市場儘管傳出些許雜音,不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傳出訂單滿載之下,明年可能再調漲晶圓代工價格,先進製程3奈米/5奈米,報價漲幅3-8%,外媒也分析,台積電未來數年,在先進製程領域,握有獨門優勢。
-
三星Q3半導體營收遭看衰 台積電2優勢無可取代
2024-10-21 13:47:33台積電最新公司業績,可說震撼華爾街,晶圓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難以動搖。南韓媒體報導,台積電第3季營收,可望超越三星電子的晶片部門,並重登全球晶片銷售龍頭寶座。
-
矽光子迎新時代 日月光台積電成立SiPhIA聯盟
2024-09-03 13:11:57矽光子半導體技術持續發展,搶在SEMICON半導體展前夕,台積電、日月光國內半導體大廠,領軍31家廠商共同組成的「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將鎖定包括光通訊、光達(LiDAR),乃至量子電腦等領域,業界大老稱,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全新活水。
-
英特爾能止血?退出晶圓代工 與台積合作有解
2024-08-09 17:32:20美國科技大廠英特爾,近期遇上50年來最糟時刻,營運財報不佳,是美國科技股今年下跌最慘烈的企業,我們請教資深產業分析師柴煥欣,您觀察目前英特爾主推的代工服務IDM2.0,能否做起來?我們看到,英特爾持續大規模裁員,就有以色列學者表示,英特爾應該向台灣傳遞更積極的訊息,擴大與台灣半導體廠的合作。是否有機會扭轉營運頹勢?請教您的看法。
-
國際半導體展本週登場 展現台灣關鍵地位!
2024-09-03 17:39:09被譽為半導體業界的奧林匹克,SEMICON Taiwan 2024,即將在4日正式登場,周一舉行展前記者會,尤其今年,多位業界大咖齊聚,大師論壇邀請台積電、三星記憶體高層到場,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認為,AI產業具備機會、挑戰,台灣業界要改變心態,與國際大廠「廣結善緣」。
-
半導體界奧林匹克「SEMICON」台灣展關鍵地位
2024-09-03 17:38:16被譽為半導體業界的奧林匹克,SEMICON Taiwan 2024,即將在4日正式登場,周一舉行展前記者會,尤其今年,多位業界大咖齊聚,大師論壇邀請台積電、三星記憶體高層到場,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認為,AI產業具備機會、挑戰,台灣業界要改變心態,與國際大廠「廣結善緣」。
-
AI推升矽光子需求 台積電等逾30企業成軍組盟
2024-09-07 14:42:27AI與高效能運算,推升矽光子需求大增,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領軍31家廠商共同組成「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將鎖定包括光通訊、光達,乃至量子電腦等領域,業界認為,這將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全新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