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海外布局受矚 日媒析兩因素恐遇日本缺工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04 日訊】台積電海外布局受矚,日媒報導,台積電熊本廠的建廠時間表與其他廠商的新工廠計劃互相重疊,加上新變種病毒Omicron入侵日本,當地進行鎖國,儼然成為台積電的一大考驗。
碰上多家大廠都在找人才,日媒指出「台積電正困擾日本缺工問題」,再加上新變種病毒Omicron,日本進行鎖國,台積電與Sony在熊本縣興建半導體工廠的計畫,似乎遇上大難題。
日媒《??東BIZ》(2021.11.10):「預計明年(2022)完工,2024年底前開始進行生產。」
台積電預計雇用1,500名以上員工,不過建廠時間表,與NAND 快閃記憶體廠鎧俠和DRAM廠美光等業者的新廠計劃相互重疊,恐將掀起搶人才大戰。日媒指出,在11月後半時,台積電曾憂心向Sony等相關夥伴詢問「新工廠的人才確保沒有問題吧?」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 萩生田光一(2021.11.24):「在確保人才的培育,台積電與地方產業、企業的合作等方面,目標提升半導體產業基礎,這些之後可能遇面臨的課題,我們也有所了解。我們將會針對上述的,建立尖端半導體生產據點的課題著手準備。」
不過Sony除了自家熊本工廠以外,相關人士指出「剛蓋好的新廠房長崎工廠也面臨人力短缺問題。」外界猜測,台積電或許將模擬美國亞利桑那州一開始建廠的模式,從台灣派遣數百名技術人員前往支援。
日本首相 岸田文雄(2021.11.29):「對於進入日本的外國旅客,從11月30日午夜開始,我們將禁止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入境。」
因應新變種Omicron,日本啟動「鎖國」政策,禁止所有外國人入境,一旦時間拉長,台積電的計畫是否會受到影響?當地的人力是否能確保,儼然成為台積電與Sony建廠的一大考驗。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鈺唐 趙庭譽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
產學聯盟攻「矽光子」 鞏固台灣半導體領先優勢
2024-04-09 19:26:38隨著雲端運算與AI應用快速發展,推升高效能資料處理需求,「矽光子」技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台灣產學聯手,成立「國際矽光子異質整合聯盟」,期盼加速矽光子應用,進一步鞏固台灣半導體領先地位。
-
賴清德與半導體大老會談 保證「水電」全力支持
2024-03-19 19:51:49歡迎回來,台灣半導體在全球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今天前往竹科園區,與半導體業大老閉門會談,賴清德強調,半導體產業,是台灣未來能否在國際上站穩腳步的關鍵支柱,政府與業界要加強合作,使台灣在全球產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
2024世局詭譎!政經學者齊聚析台灣關鍵角色
2024-01-29 07:10:50時序進入2024年,台灣,站在美中對抗,地緣政治第一線,如何面對詭譎多變的世局?週日的一場論壇,邀情政經學者共同剖析台灣的關鍵角色。
-
台積宣布建熊本二廠 美日台擴廠投226億美元
2024-02-07 07:36:11台積電位在日本的熊本廠,確定將在2月24號舉行開幕典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有望出席,見證歷史性一刻。台積電今天召開董事會,宣布通過,日本熊本二廠的投資計畫,預計今年底動工興建,2027年開始量產。這次董事會通過美日台擴廠總投資金額226億美元。
-
雙王法說將登場!市場看好台積電行情
2024-01-08 17:10:08台美股市迎接法說會與超級財報周,重頭戲大立光與台積電雙王法說,將分別於1月11號、18號登場。在全球半導體景氣復甦、庫存去化告一段落以及AI應用夯等三大利多下,市場看好台積電行情,有望為台股做衝刺,並期盼台積電將確定半導體產業復甦基調。
-
花了36年!台積電首登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
2024-02-05 12:42:45台積電2023營收,首度超越英特爾與三星,登上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龍頭寶座!先進技術與可信賴度,持續獲得輝達與超微等科技大廠的青睞。
-
產學聯盟攻「矽光子」 鞏固台半導體領先優勢
2024-04-13 14:22:24台灣半導體獨霸全球,再來看到,矽光子台灣隊,在本週成立,台灣產學聯手,成立「國際矽光子異質整合聯盟」,要來進一步鞏固台灣半導體領先地位。
-
產學聯盟攻「矽光子」 鞏固台灣半導體領先地位
2024-04-09 17:22:21隨著雲端運算與AI應用快速發展,推升高效能資料處理需求,「矽光子」技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台灣產學聯手,成立「國際矽光子異質整合聯盟」,期盼加速矽光子應用,進一步鞏固台灣半導體領先地位。
-
半導體國家級戰略成形!賴清德參訪竹科
2024-03-23 15:00:24台灣半導體在全球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昨天前往竹科園區,與半導體業大老閉門會談,賴清德強調,半導體產業,是台灣未來能否在國際上站穩腳步的關鍵支柱,政府與業界要加強合作,使台灣在全球產業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
台積電目標價上修至千元!法說會聚焦何看點
2024-04-02 17:17:26台積電這個月將舉行法說會,美系外資分析,如果半導體需求持續走揚,台積電可能調整晶圓價格,不排除牛市情境下,台積電目標價來到1080元,我們請教長期關注半導體產業生態的寬量國際顧問何柏杰,怎麼觀察今年台積電股價有機會奔上千元?法說會有哪些關注指標? 記者 沈唯同:「就您來看業界動態,除了台積電法說會釋放的營運展望,最近我們似乎也看到,台灣整個在科技業的表現,是越來越被國際所關注聚焦,有甚麼因素,怎麼觀察?」
-
CNN專訪台積電 專家析「時間點」釋3大訊號!
2024-03-12 17:31:42全球半導體重心,台積電,掌握9成先進製程晶片,外媒CNN花費兩年時間申請,終於踏進台積電進行深度採訪。專家分析,台積電點頭開放拍攝,以及專題播出「時間點」,釋放出3大訊號。
-
金融時報:OpenAI阿特曼與台積電洽談晶片合作
2024-01-20 20:26:34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導,OpenAI執行長阿特曼,正在與台積電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投資人討論,希望合作成立一家新的晶片合資企業。報導指出,阿特曼希望滿足持續增加的半導體需求,但也希望減少對美商輝達的依賴。知情人士表示,OpenAI正在與台積電洽談,合作製造晶片。兩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將成為這家新合資公司的主要客戶。不過OpenAI和台積電對此都拒絕評論。
-
美晶片法補貼3月發放 台積等三巨頭將獲資金
2024-02-03 14:43:31再來看到,南韓媒體報導,這個月29日,美國政府將根據晶片法案 發放第一季補貼資金,這對已經投資於當地業務的英特爾、三星電子和台積電來說,將帶來重大利益。
-
台積電宣布建日本第二廠 擬2027年底營運
2024-02-06 20:25:26台積電位在日本的熊本廠,確定將在2月24號舉行開幕典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有望出席,見證歷史性一刻。台積電今天召開董事會,宣布通過,日本熊本二廠的投資計畫,最先進製程將達6/7奈米製程,預計今年底動工興建,2027年開始量產。
-
與台積緊密合作!傳艾司摩爾高層將來台拜訪
2024-01-08 19:20:40好,就在台積電18日法說會前夕,業界傳出,荷蘭半導體設備龍頭艾司摩爾的現任商務長,也是下一任執行長兼總裁的富凱,近日將率領高層來台拜訪台積電與供應商,討論極紫外光設備的供應與下世代機台等規劃,凸顯雙方在先進製程持續緊密合作。不過市場也關注,艾司摩爾第一台最新型的EUV是由英特爾搶頭香,預計2025年開始生產先進製程晶片,台積電則傳出計畫2030年或之後才會採用,未來台積電將如何維持製程技術領先地位?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
美晶片法擬3月補貼 台積三星將獲數十億資金
2024-01-31 19:28:45美國拜登政府2022年簽署晶片法案生效,南韓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將在2月29日公布半導體補貼細節,已經在美國設廠投資的台積電、三星、英特爾,有望分別獲得數十億美元補貼。
-
光靠AI業務!外媒:台積將碾壓英特爾代工收入
2024-04-22 19:17:45全球晶圓代工版圖,龍頭台積電持續領先。外媒預估,2030年,台積電的收入有望達1千8百億美元,光是AI業務規模的460億美元,就遠超過美商英特爾所有的代工收入。
-
美對中出口管制 晶片戰爭作者:為保台積優勢
2024-02-06 19:24:02為了遏止中共發展先進技術,推動軍事現代化,美國持續強化對中方的晶片管制。近日「晶片戰爭」作者米勒點出,美方最主要,是「為了保護台積電的科技優勢」,並強調,台灣要確保半導體領先優勢,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AI晶片設計」領域,搶占一席之地,台積電每年推出的強大製程,已讓中國難以追上,再加上出口管制措施,讓中方比其他國家更居劣勢。
-
台積電、三星入列?美最新晶片補貼擬本週公布
2024-02-26 21:13:16台積電等國際大廠積極爭取美國晶片法資金補助,傳出新進展。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有望在26號公布晶片法最新補助對象,並在本周宣布額外補貼計畫,台積電與三星預料將入列。不過外界分析,晶片法將優先考慮本土業者,預估英特爾將取得補助款1百億美元,台積電與三星等外國企業獲補助的金額可能有落差;有消息指出,英特爾近期已經召開內部會議,討論補助金的支付方式。
-
台積電法說前夕 傳ASML高層將來台拜訪
2024-01-08 17:11:50好,就在台積電18日法說會前夕,業界傳出,荷蘭半導體設備龍頭艾司摩爾的現任商務長,也是下一任執行長兼總裁的富凱,近日將率領高層來台拜訪台積電與供應商,討論極紫外光設備的供應與下世代機台等規劃,凸顯雙方在先進製程持續緊密合作。不過市場也關注,艾司摩爾第一台最新型的EUV是由英特爾搶頭香,預計2025年開始生產先進製程晶片,台積電則傳出計畫2030年或之後才會採用,未來台積電將如何維持製程技術領先地位?受到市場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