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和睦國小從「米」出發

米食親子活動-邀請米師傅到校,傳授由米穀粉取代麵粉所做成的米麵包、米麵條、米餅乾等米製食品。(和睦國小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2 月 10 日訊】嘉義縣和睦國小,107年參與由農委會農糧署辦理的食米學園計劃及嘉義縣政府的食農計畫,幾年來的努力,已發展出非山非市的食農教育模式,成果豐碩。更在農委會農糧署舉辦的110年食米學園交流分享與表揚活動中,在四個分署初賽的53所學校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教學潛力獎。

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親自頒獎,和睦國小校長陳振興代表受獎。(和睦國小提供)
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親自頒獎,和睦國小校長陳振興代表受獎。(和睦國小提供)

和睦國小校長陳振興表示,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校透過多元的方式,從食的基礎課程,到走踏社區,認識家鄉有機農業,再回到校園中進行米食烹飪相關課程,從認知、理解到體驗,建構完整的食農教育課程。

陳振興指出,在行政院農委會「食米學園」計畫與教育處「與農共舞」計畫的支持下,從疫情後的9-10月間,辦理不少相關活動與融入課程的教學。並邀請米師傅駐校3天,不但帶著二年級、四年級的孩子們,體驗由米穀粉製成的米蛋捲、米餅乾與米麵條,並將新興米的妙用,推廣到社區家長。

二年級動手做米麵條(和睦國小提供)
二年級動手做米麵條(和睦國小提供)

由曹宇君組長策畫的9月份食農教育系列活動,邀請中埔鄉在地有機田的絲瓜農友沈重庚阿伯與嘉偉哥哥到校,為二、三年級的小朋友上一堂絲瓜田裡的故事,並利用絲瓜絡來一場創意穀倉造型課,讓孩子們的生活更接近田園。

大孩子帶小孩子分辨梗米仙米(和睦國小提供)
大孩子帶小孩子分辨梗米仙米(和睦國小提供)

此外,低年級從圍爐夜話,認識傳統年糕與發糕的不同外,在學校手作竹卷壽司,孩子們加入有三章一Q認證的蔬菜,吃起來好吃又安心。中年級除了認識校園中的天然染色劑外,還利用火龍果、薑黃等,將白米飯染成繽紛的小飯糰,讓自己的餐盤都「秀色可餐」。

帶著在自然教室學到的科學精神烘焙米布朗尼(和睦國小提供)
帶著在自然教室學到的科學精神烘焙米布朗尼(和睦國小提供)

期間,也邀請米師傅到校,傳授由米穀粉取代麵粉所做成的米麵包、米麵條、米餅乾等米製食品。高年級則從手作竹筒飯、握壽司與米布朗尼中,覺察台灣因歷史社會變遷,逐漸改變的米食習慣。而書藝老師更從甲骨文字「稻粱菽,麥黍稷」中,引領學童認識文字之美。

五年級:自己的壽司自己握(和睦國小提供)
五年級:自己的壽司自己握(和睦國小提供)

陳振興認為,食農教育,在一連串的知識與體驗相容的食米課程,讓小朋友重新認識「稻米」與在地產業與文化。食農教育也是品德教育,只有懂得感恩土地、感謝農民、謝謝食物,才能珍惜身邊的人事物,與大自然共生共榮!

(新唐人亞太電視 方雅嫻 整理報導 / 責任編輯:姚言駿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