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一行12人抵台:期待與台灣見面很久了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03 日訊】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伉儷、前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余茂春等一行12人昨晚抵達台灣,展開為期四天的訪問。總統蔡英文昨晚在推特發文歡迎,表示期待就台美關係強化,交換意見。蓬佩奧在前總統川普任內大力區分中國與中共,在制裁中共之際,為中國人權發聲,他大幅增進美台在多方面的互動,卸任前更取消行政部門與台灣接觸的限制,有美國最友台國務卿之稱,今天他將獲蔡總統接見頒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
前美國國務卿 蓬佩奧(2022.03.02):「嗨大家,大家晚安,感謝你們過來,很高興能夠來到這裡,我期待台灣這裡的人很久了,我期待訪問這裡的商界人士、政府人士和來自這個很棒的國家的各地的人,謝謝你們這麼友善招待我和我的妻子蘇珊,相信我們接下來幾天會過得很愉快。謝謝你們所有人,祝你們有個美好的夜晚,相信我明天會看到你們其中一些人,謝謝。」
3月2日晚間,蓬佩奧一行12人抵達台灣桃園國際機場,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曾厚仁代表接機。
蓬佩奧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在不斷批評中共的同時,對台灣卻十分友好,有美國史上最友台國務卿之稱。
此次訪問台灣,蓬佩奧將與總統蔡英文會面,並與行政院長蘇昌貞、立法院長游錫堃、外交部長吳釗燮等台灣政要會晤。3月4日,蓬佩奧還將出席遠景基金會舉辦的活動,並發表20分鐘專題演講。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祺翎 詹詠茹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蓬佩奧:美國應在外交上承認 台灣是獨立國家
2024-04-10 19:41:34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和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9日投書華盛頓時報表示,45年前制定的「台灣關係法」是美台關係基石,但現今可能已不足以因應美中台關係的複雜性。美國必須重新評估對中和對台策略,汲取1979年美中建交後相關發展的教訓,確保過去的誤判不會束縛美國,而是以清楚理解當前戰略環境為指引,並應在外交上承認台灣是一個自由、獨立的國家。
-
麥卡錫傳4月加州會台總統 美:議長有權決定見誰
2023-03-07 11:51:59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是否可能在今年訪問台灣,外界有諸多討論。英國「金融時報」6日報導,總統蔡英文已經說服麥卡錫,將於4月初在美國加州,而不是在台北與麥卡錫會晤,以免刺激北京做出過激反應。此外,蔡英文也將在加州雷根圖書館演說。不過美台雙方今天皆低調不願證實。但美國國務院重申,國會為獨立機關,議長能自行決定與誰會面及會面形式。
-
美參眾院通過援台法案 蔡英文見美訪團感謝支持
2024-04-24 12:36:28520前夕,美國參眾兩院陸續通過援台法案,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美國眾議院的跨黨派訪團,她感謝美國國會持續對台支持,台美關係持續深化。
-
蔡英文、麥卡錫歷史性會晤 中共攪局無用
2023-04-06 12:57:08新聞開始先來看到,美台關係升溫,總統蔡英文在今天台北時間凌晨三點,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會談,這是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美國領土上,最高層級的台美對話。我們前線記者,帶您直擊這次歷史性會晤。
-
親迎蔡英文 麥卡錫:台美關係只會更加堅強
2023-04-06 07:08:10在台灣時間今天凌晨3點,備受矚目的「麥蔡會」在美國加州登場。麥卡錫也成為自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在美國領土上,與台灣領導人會面的最高層級政要。帶您了解這一次的歷史性會晤。
-
會見全球台灣研究中心 蔡英文:台美密切發展
2024-03-22 20:04:24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今天(22日)在寓所接見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訪問團」。她表示,美國《台灣關係法》將滿45周年,期盼和美國在供應鏈、數位經濟等各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成為良善力量。
-
見蔡總統 薛瑞福:台灣證明有能力保護主權利益
2023-01-11 12:58:00新聞開始先來看到國際高度關注台海局勢,中華民國國防部今天公布,偵獲8架次共機擾台。而今天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訪問團,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助理部長薛瑞福,這次以智庫主席的身分前來,他讚賞台灣兵役恢復為一年,並強調,台灣已經證明,有能力保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和利益。
-
巴拉圭總統來台:台灣勇敢捍主權 堅持和平
2023-02-16 18:11:53台灣友邦巴拉圭總統阿布鐸來台,總統蔡英文今天上午在總統府前廣場,以軍禮迎接,阿布鐸表示,台灣勇敢捍衛主權,堅持和平,他要向台灣人民致敬。
-
展對台堅定支持!美眾院共和黨研委會組團訪台
2023-07-03 19:04:11美國眾議院繼上週軍事委員會組團來訪後,共和黨研究委員會主席、眾議員赫恩(Kevin Hern)今天(3日)起至7日,率團訪問台灣。訪團共包括6位聯邦眾議員,將晉見總統並拜會資深官員,交流台美關係重要議題。外交部表示,在中共持續片面升高區域緊張情勢之際,美國國會密集籌組訪團來台,充分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赫恩主席這次率團來訪,將有助深化對區域情勢的瞭解,進一步提升台美雙方在全球各領域的緊密合作關係。
-
麥卡錫證實將在美會見蔡英文 不排除日後訪台
2023-03-08 13:00:34首先來看到,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與總統蔡英文的會面行程又有新進展,《彭博》報導指出,麥卡錫稍早證實,計畫今年在加州會晤台灣總統蔡英文,但強調此次會晤並不代表排除日後訪台的可能性,因為中共無法左右他要去那裡。
-
瑞士友台小組:促簽協議深化台瑞.中共脅世界
2023-02-06 20:18:02再來看到,瑞士國會友台小組訪問團,今天與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會面。共同小組主席表示,台海兩岸的分歧與緊張只應該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並要求瑞士政府具體深化與台灣關係,例如洽簽經濟夥伴協議、支持參與國際組織。
-
聯大開議期間 蓬佩奧將演說挺台灣國際代表權
2024-09-09 13:05:35新一屆聯合國大會9月10日在紐約開議後,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7日將出席論壇就台灣議題演說。論壇主題「台灣的民主及其國際代表權」,蓬佩奧在國務卿任內曾表明,台灣一直不是中共國的一部分;美國眾議院去年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強調聯大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反制中共曲解。論壇是由台灣聯合國協進會UN 宣達團,與美國華府智庫及媒體合辦。與談者包括中華民國前國防部長蔡明憲、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所長華特斯、學者余茂春等人。
-
蔡總統過境紐約智庫演說 前美卿蓬佩奧或與會
2023-03-30 21:25:49好,蔡總統出訪過境美國紐約,將在美東時間週四晚間,接受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頒發全球領導力獎,隨後發表演說,並與兩位智庫代表展開區域安全對話,據悉其中一人為該智庫「中國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的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過哈德遜研究所,未公布這次活動的受邀者名單和其他細節,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也表示,基於台美默契,不公布與會者名單。
-
芬蘭國會訪團:譴責中共對台灣脅迫行徑
2023-02-07 16:44:32總統蔡英文這兩天分別接見瑞士和芬蘭訪團,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芬蘭國會訪問團,主席凱爾納除了表示,台灣和芬蘭擁有共同的價值外,也譴責中共對台灣的脅迫行徑,強調台灣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未來。
-
蔡總統接見美眾議員:台灣人有捍衛主權決心
2023-03-16 20:18:09就在宏都拉斯傳出斷交消息的同時,美國政要訪團正接連訪問台灣,總統蔡英文今天(16日)上午,接見美國聯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主席克維特訪團,蔡英文致詞時重申,台灣人民有捍衛主權、自我防衛的決心,有能力也願意與美國及理念相近夥伴加強合作。在美國國會即將啟動下一年度預算工作之際,美國聯邦眾議員們的來訪,充分展現出對台灣安全及台美關係的重視。克維特主席也表示,這次來訪是為了促進此區域和平與繁榮,並進一步加強台美關係。
-
美中軍事對話 麥卡錫是否訪台讓北京鬧心
2023-01-21 12:39:18美國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國防部長邁克爾‧蔡斯(Michael Chase)週二(1月17日)與中共的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宋延超進行了交談。美國官員表示,會談期間,中方提出對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的可能訪台表示關注。
-
近年最大規模!美眾院軍委會主席率團訪台 明晉見蔡英文
2023-06-27 21:06:13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27日晚間,率跨黨派議員搭乘美國行政專機抵達台灣,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預計29日離台,在台期間將晉見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並接受外交部長吳釗燮款宴,就台美關係及區域情勢等議題交換意見。
-
接見加國訪團 總統:台灣已準備好加入CPTPP
2023-07-06 19:19:47總統蔡英文今天(6日)接見「加拿大國會議員訪台團」,致詞時,除了表示希望雙邊加深合作關係,也期盼加拿大能協助台灣,加入CPTPP。而率團來訪的加拿大眾議院保守黨副黨魁蘭絲蔓,則表示,期待台加投資協議談判成功,並由加拿大高級官員來台簽署。
-
520前美智庫CSIS訪台 成員涵蓋4屆美政府官員
2024-04-23 20:15:29美國重量級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率團訪問台灣,今天晉見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賴清德。訪團成員包含許多前國會議員和前政府官員,任職的時期涵蓋了四屆的美國政府,展現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
-
傳美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6日訪台 將晤總統
2023-04-03 20:12:02繼續來看到,美台政要頻繁互動,傳出正在亞洲訪問的,美國眾議院的外委會主席麥考爾,可望在6日率團訪問台灣,預計7日中午與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會晤、共餐,8日晉見蔡英文總統。立法委員王定宇(3日)分析麥考爾訪台的重要意義,並指出,台美關係日益密切,雙方直接溝通有益於建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