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出逃「前所未見」 2月拋售3600億中國公債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28 日訊】國際金融協會(IIF)24日報告指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出現「前所未有」的資金外流。根據外銀統計,2月份光是外資拋售中國國債的金額就高達人民幣803億,約台幣3621億元。《路透社》報導,中國股市是俄羅斯以外,全球市場中表現最差的,IIF數據顯示,日平均資金外流一度觸及近5億美元。

    英文新唐人:「自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以來,投資者一直在大規模地從中國撤資。」

    國際金融協會(IIF)24日發表報告,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外資以「前所未有」速度,將資金從中國股市以及債市撤出,或許反映投資者擔心中國遭受俄國同等制裁。

    《澳洲金融報》發表文章,西方正在拋售中國(共)政府公債,根據統計,外資單月減持金額達 128 億美元,約台幣3630億元,創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流出量。

    美國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Ethan Yang:「監管規範在一瞬間發生改變,不會是投資人想看到的。而且對資本的打擊也多了起來,對股票市場的打擊、對大公司的打擊。所以投資者開始意識到,過去對公司非常友好、非常隨和的中共政府,在允許投資方面不再那麼做了。而且它們不僅沒有這樣做,而且現在它們正在支援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例如在烏克蘭。」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近日表示,俄烏戰正式終結過去30年全球化的時代。財經專家謝金河表示,貝萊德跳出來警告「全球化時代結束」,原因是貝萊德原本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這些年卻充滿了挫折感。貝萊德在俄羅斯170億美元的部位確實受到影響,「但更可怕的是,貝萊德在中港的股票投資部位高達1553億美元。」從阿里巴巴開始等一系列中國科技股跌幅慘烈,貝萊德受到的衝擊不小。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