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相:西方應硬起來 人權理事會容不下俄羅斯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05 日訊】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今天說,「來自西方的金錢仍源源不絕流向俄羅斯的戰爭機器」,這現象必須停止。除了呼籲西方加大對俄制裁力道、加強軍援烏克蘭,她並稱俄羅斯沒有資格繼續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她指出,事實是,對付俄羅斯,「硬起來」才是真正有效的作法。
特拉斯並宣布英國提供1000萬英鎊援助烏克蘭公民組織,包括協助戰爭期間遭敵方性侵的平民。
特拉斯(Liz Truss)今、明兩天訪問波蘭首都華沙,今天傍晚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會晤後在英國駐波蘭大使館舉行聯合記者會,明天將與波蘭外長拉奧(Zbigniew Rau)會面。
英國、烏克蘭和波蘭2月中旬組成三方安全合作聯盟,當時並發表聲明強調,每一個歐洲國家都有選擇或改變安全事務約定的自由,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權視歐洲任一部分為其勢力範圍。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本週稍晚將在布魯塞爾召開外長會議。烏克蘭近日奪回對首都基輔(Kyiv)和基輔州的控制,但在俄軍撤退後,基輔市郊布查鎮(Bucha)數以百計平民遭俄軍屠殺、強暴的慘狀震驚國際。
特拉斯說,加強支援勇敢的烏克蘭人民是英國及其盟友的責任;除了提供烏方更多武器,G7和NATO成員國也應宣布更嚴厲、範圍更大的對俄制裁。
她承諾將遊說盟友停止讓俄羅斯船艇泊靠各國港口、打擊俄羅斯銀行和更多產業,並推動各國為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商定明確時程。
她強調,只要俄軍尚未撤出烏克蘭且俄羅斯持續威脅歐洲安全,各國就不應討論解除對俄制裁。她指出:「烏克蘭必須徹底恢復領土完整」。
在英國等共約40個國家要求下,國際刑事法院(ICC)於3月初啟動調查俄羅斯戰爭罪行。特拉斯今天表示,英國持續提供ICC財務、技術和人力支援,並與烏克蘭政府密切合作,「我們不會停止腳步,直到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潰敗、烏克蘭勝利」。
她也提到,在對烏克蘭犯下諸多駭人罪行後,俄羅斯沒有資格繼續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
UNHRC於2020年10月改選部分席次,俄羅斯、中國等人權紀錄惡劣的國家代表也當選,非自由民主國家總計占理事會約6成席次。
隨著俄羅斯2月24日公然侵略烏克蘭,解除俄羅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身分的國際呼聲也日益強烈。
庫列巴指出,雖然烏克蘭成功保衛了基輔,但俄軍預期將在烏克蘭東部、南部加強攻勢。
他提到,俄軍在布查殘殺平民不過是他們在烏克蘭境內所犯罪行的冰山一角,在伊爾平(Irpin)、馬立波(Mariupol)等其他烏克蘭城鎮鄉村,能見到更慘烈場景。
他指出,西方持續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等原物料,與俄羅斯的貿易活動未中斷,且部分俄羅斯銀行尚未被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國際支付系統,西方仍能與俄羅斯交易。
庫列巴強調,制裁只做半套遠不足以懲戒俄羅斯,他代表俄軍暴行受害者和烏克蘭人民要求西方各國本週內對俄羅斯宣布「最嚴厲」制裁。
他說,他聽過各國數以千計拒絕對俄羅斯實施特定制裁的理由,但現在各界該停止猶豫、停止以商業考量為藉口,務必在更多殺戮和破壞發生前,阻擋俄羅斯戰爭機器。他也呼籲西方提供烏克蘭要求的所有種類及足夠數量武器。
庫列巴說:「我在此邀請那些還猶豫不決的外國代表及同僚即刻造訪布查,站在亂葬崗前看看那些屍體,包括死前遭強姦的烏克蘭女性的屍體,以及俄方企圖燒毀滅跡的屍體。」「先去布查看看,再來和我談。」
他也對未來能在基輔見到特拉斯表示期待。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美英德不提供烏克蘭戰機 法國、波蘭考慮中
2023-02-01 13:03:28在決定援助烏克蘭主戰坦克後,美國總統拜登已明確表示,不會提供F-16戰機,另外,英國也拒絕提供戰機,理由是,需要長達數個月的學習時間。不過,法國、波蘭則是不排除向烏克蘭提供戰機。
-
德財長:自由不會被收買 德外長當面警告秦剛
2023-05-12 13:07:01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週二(9日)當面向中共外長秦剛警告,不要透過軍民兩用物品援助俄國企業。另外,德國財長林德納訪中行程,突然被中共臨時取消,在受訪時強調,自由價值觀不會被經濟利益收買。
-
波蘭:美英等40國將支持禁俄與白俄選手參加奧運
2023-02-04 12:16:09波蘭體育和旅遊部長博特尼丘克今天表示,波蘭相信10日前可召集到約40國組成聯盟,包括美國、英國與加拿大等,表態支持阻擋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參加2024年巴黎奧運。
-
中共「俄烏和平計畫」 烏外長:魔鬼藏細節
2023-02-23 18:18:09俄烏戰爭即將滿一周年。在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後,中共預計明天發布「烏克蘭和平計畫」。對此,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表示,他知道中共和平計畫的關鍵內容,但他認為,魔鬼藏在細節中,需要研究中共計畫的完整文件。
-
援助重武急先鋒 波蘭率先援烏4架戰機
2023-03-17 12:50:19再來關心烏俄局勢,波蘭總統杜達16日宣布,近期將援助烏克蘭4架米格-29戰機;成為首個向烏克蘭提供戰機的北約國家。
-
國際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中共從中漁利
2023-03-23 13:07:49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經超過一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一再升級。中共雖然自稱所謂的立場中立,但被外界發現,在暗中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同時,借機坐收漁翁之利。
-
普丁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 美譴責、日擴大制裁|寰宇掃描
2023-05-26 23:44:34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25日表示,俄羅斯已開始在白俄境內部署戰術核武。美國國務院發言譴責,但強調沒有發現俄羅斯動用核武跡象。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26日也譴責俄國這一行動,表示日本永遠不會接受俄國的核威脅,並將對俄國施加額外制裁。
-
拜登波蘭演說預告對俄新制裁:烏克蘭屹立不搖
2023-02-22 14:40:36早安新唐人國際最新消息,先帶您關心,烏俄戰爭即將在這個星期五滿一週年,美國總統拜登在閃電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後,又轉往波蘭發表演說,他表示,烏克蘭屹立不搖,俄軍絕不會贏。
-
終於來了 英國證實提供烏克蘭長程導彈
2023-05-12 19:38:55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證實,英國已向烏克蘭提供多枚遠程導彈,支持烏克蘭發動反攻。
-
美傳與G7等盟友協商 中共軍援俄或受協同制裁
2023-03-02 20:50:52歡迎回來。根據外媒報導,美國正在與盟友們初步協商,如果中共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話,是否將一起實施新的制裁?另外在俄烏戰局方面,烏東城鎮巴赫姆特近期成為雙方猛烈交火的戰區,這個城市如果失守的話,將會讓俄軍更容易去攻打其他烏東地區的大城市。
-
歐盟通過對俄第10輪制裁 烏總統籲加大施壓
2023-02-27 12:13:14歡迎回來,歐盟25日宣布對俄羅斯進行第十輪制裁,對象包括約120名個人與實體,有三家俄羅斯銀行,以及,與俄羅斯傭兵「瓦格納集團」有關聯的組織,制裁重點除凍結資產與旅行禁令,還有出口限制,目的是要,拖垮俄羅斯當局經濟,並耗盡其戰爭經費。
-
趕在俄烏戰爭週年當天 歐盟通過第10輪對俄制裁
2023-02-25 12:19:46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今晚表示,經過吵雜討價還價後,歐盟趕在最後一刻於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週年之際,批准第10輪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
-
澤倫斯基訪英 蘇納克宣布提供防空導彈、無人機
2023-05-15 19:50:58這幾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連出訪歐洲多國,包括義大利、德國和法國。最新一站來到了英國,並與英國首相蘇納克會面。
-
美副財長警告:中企若支持俄國將受到制裁
2023-02-23 13:47:19美國副財長,週二(21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發表演講,他指出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降低了俄國的軍力,未來美國還將宣布更多制裁,同時他也警告中共及中國公司,如果幫助俄羅斯逃避制裁,將為此承擔後果。
-
拜登華沙演說挺烏克蘭 預告本週對俄新制裁
2023-02-22 13:06:17在結束基輔之行後,2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到訪波蘭,並發表重要演講,重申美國支持烏克蘭的決心。
-
因應俄威脅 拜登將訪波蘭談增兵部署與長駐問題
2023-02-20 12:12:03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今天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到訪波蘭,屆時將與他討論美國增派兵力到波蘭的可能性,以及延長美軍派駐時間等問題。
-
英國:俄軍傷亡率達到侵烏第一週來最高點
2023-02-13 13:50:15來關心俄烏局勢,上週六,俄軍控制的烏克蘭定居點,遭到猛烈炮擊,導致電力和水供應受損。英國國防部週日發布國防情報表示,在過去的兩週裡,俄軍傷亡率達到入侵烏克蘭第一週以來的最高點。而過去七天,俄羅斯的平均傷亡人數每天為824人,是去年6月、7月平均人數的四倍多。另外,烏克蘭的人員流失率仍然很高。
-
白俄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歐盟延長制裁一年
2023-02-28 08:39:49歐盟(EU)今天指出,由於明斯克當局持續打壓國內反對派並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歐盟已經把針對白俄羅斯的制裁延長一年。
-
助攻烏克蘭 波蘭建立豹式坦克維修中心
2023-04-22 20:38:21週五(21日),美國與盟國在德國拉姆施坦空軍基地召開會議,宣布美方很快將展開訓練烏軍使用M1艾布蘭戰車。另外,德國、波蘭和烏克蘭,簽署協議,在波蘭建立維修中心,維修各國提供給烏克蘭的「豹式主戰坦克」。
-
英、烏簽署團結聲明 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
2023-02-09 09:10:49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英國首相蘇納克今天簽署「英烏團結聲明」,其中提到英國支持烏克蘭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並將致力加速促進烏軍北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