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動晶片在地製造 張忠謀:以台積電經驗是昂貴

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不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圖)說,在美設廠會是昂貴, 他以台積電經驗為例,同樣產品比台灣廠成本貴上5成,美國半導體製造人力短缺,將難與世界競爭。 資料照。(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21 日訊】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不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說,在美設廠會是昂貴,他以台積電經驗為例,同樣產品比台灣廠成本貴上5成,美國半導體製造人力短缺,將難與世界競爭。

張忠謀日前參加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podcast節目,除回顧他從事半導體產業及創辦台積電的過程,並針對美國積極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提出他的看法。

張忠謀認為,在50、60年代及70年代初期,美國製造業確實很強盛,因為有製造人才,但是之後美國轉向高獲利的設計業及金融業。

台積電1997年於美國奧勒岡州設廠,張忠謀以該廠為例,奧勒岡廠經過營運效能改善可以獲利,但同樣的產品,奧勒岡廠的成本比起台灣廠高出50%,因此並沒有擴大規模。

張忠謀強調,美國擁有最佳的設計能力,但在製造方面,單位成本高,恐難以在世界市場競爭。

對於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5奈米晶圓廠,張忠謀說,這是在美國政府敦促下所做的,他已經退休,亞利桑那州建廠是台積電現任董事長劉德音做的決定。

針對地緣政治影響,張忠謀說,台積電還是希望能供應給所有客戶,不過因為美國禁令影響,台積電已停止供貨華為超過1年。他表示,最好的時間已經過了,只希望不會變得更糟。

他進一步認為,美國因應兩岸地緣政治風險,鼓勵晶片業者在地生產,但台海沒發生戰爭,在美國生產晶片是增加成本,形同浪費。

他也提到,萬一兩岸發生戰爭,美國恐怕不只要擔心晶片的問題。

不僅談及美國製造,張忠謀也暢談自己早年工作經歷,1955年加入希凡尼亞,開啟他超過60年的半導體生涯,1958年轉任德州儀器,1961年獲德州儀器栽培,進入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1964年獲頒電機工程博士學位。

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服務25年,最高職務為總公司集團副總裁,主掌全球半導體事業。1984年任職美國通用器材總裁。他在1985年離開通用器材後,應當時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邀請,來台接掌工研院院長。1987年創辦台積電,開創晶圓代工經營模式。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