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之聲」引中國人共鳴 民眾接力反封殺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4 月 25 日訊】上海極端封城導致民怨沸騰。一段記錄上海封城下部分人道災難的短片「四月之聲」,近日在網路熱傳,但遭到中共當局全面封殺。民眾則紛紛力挺該視頻,接力傳播,與官方展開「反封殺」。
「四月之聲」視頻片段:「那你們發不發物資?發不發物資你等通知。等通知我們都快餓死了。」
這段網民製作的長度6分鐘、名為「四月之聲」的短視頻,彙集了與上海封城有關的多段錄音。視頻開頭是上海當局當初信誓旦旦表態「絕不封城」,後續則是封城後市民控訴挨餓、怒吼要物資、求醫無門、輿論管控、方艙環境惡劣等各種亂象。
視頻在20號晚8點左右上網後,立即引發共鳴,迅速熱傳。
值得注意的是,該視頻中並沒有出現市民被餓死、無助跳樓、病患失救死亡等更嚴重的人道災難內容。而且該視頻還收錄了部分感謝大白(志願者等)、警察等所謂「正能量」內容。
但即便是這樣一個不加任何評論,被網友評價為「溫和」、甚至「正能量」的視頻也依然觸發了官方的維穩機制。
中國大陸資深媒體人 黃金秋::「前面(上海官方)『精準防控』時期講的一些話,說我們絕對不能封城啊,上海不只是上海的上海,是全國的上海,這些話放到現在就變成了諷刺了嘛。」
有網友評論:四月之聲說的都是普通人的善良和無奈,表面看沒什麼。但是心虛的人會看到,是因為他們為了利益亂用權力,才有了普通人的無奈。所以被封了。
中國大陸資深媒體人 黃金秋::「官方禁這個片子,一方面說白一句,就是官方心虛。以前吹的牛、以前說的話和現在做的事情完全是不對應的。」
大陸資深媒體人黃金秋表示,當局執行所謂清零政策,突然封城,導致了很多人間慘劇。極端封控所造成的次生災害已經遠遠超過病毒本身。
中國大陸資深媒體人 黃金秋::「說句難聽點的話,動態清零已經變成了一種對老百姓的控制、對老百姓的傷害,這樣的一個政治運動。所以我覺得就像我多次呼籲的,這個動態清零政策應該調整。」
網上信息披露,當晚11點,視頻被轉發近30萬次,瀏覽量達到大約3千萬。當局便開始出手封殺,網上流傳的北京網信辦、廣東網信辦通知要求,不留死角,對涉及「四月之聲」視頻的一律禁發禁轉。
當局的封殺激發了民眾的憤怒,紛紛採取各種規避手段進行轉發,被刪後又不斷在發,在一段時間內讓當局的封殺疲於奔命。到當晚零點,總流量已經破億。真可謂:「封得越凶,轉得越猛。」
原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發帖表示,上海人和大陸許多網友共同努力傳播四月之聲視頻,是在保護自己的生存權利,維護自己作人的尊嚴,爭取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面對網民的反封殺,當局非常惶恐,匆忙緊急開會,將這一視頻事件定性為類似香港顏色革命一樣的煽動性攻擊。於是,全網極限封殺,很多賬號被封,相關信息都被刪除。
當然,眾所周知,中共當局一直在嚴厲管控輿論,各類官方不喜歡的信息全部都在封殺之列。
上海松江區民眾 瀋先生:「今天有兩個視頻給他們刪掉了,一個就是寶山盛橋小區。什麼事情呢,就是他們肚子餓了,拿那個鍋、面盆『砰砰』在敲,就是叫政府出來。政府都沒出來,反而把他們視頻今天就(刪了),昨天晚上就看不到了。」
極其諷刺的是,除了上述信息之外,中共的所謂國歌也遭到審查。在大約一週前,百度、微博曾一度將歌詞第一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屏蔽,不予顯示搜索結果,真可謂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新唐人記者 李謙 駱亞 tony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上海醫院疫情大爆發 護工披露內情
2023-12-12 20:26:00歡迎回來。來關注,疫情持續肆虐中國,多地醫院人滿為患,上海護工披露,疫情已經在醫院大爆發,病床一床難求,大量醫護人員和病人以及家屬感染。
-
張學友確診Covid-19 取消3場上海演出
2024-03-08 20:21:50再來看到,62歲的香港歌手張學友,原訂8日起在上海連續舉辦3天演唱會,卻在前一天緊急取消演唱會,網路上一度盛傳他住進加護病房。張學友今天親自證實,確診了Covid-19,他也向歌迷表達歉意,他說目前腹瀉停止了,輕微發燒,輕微咳嗽,以及少許肌肉和筋骨痠痛,目前正在家中自我隔離。希望下週能康復,在舞台和大家見面。
-
上海疫情洶湧 醫院爆滿 民眾:當局刻意掩蓋
2023-12-25 12:54:37近來,多位中國民眾披露,疫情依然嚴重,上海等地兒科門診持續爆滿。有當地民眾表示,多種流行性病毒一直在傳播,兒童群體染疫最為嚴重,但當局依然掩蓋疫情真相。
-
新疆封控火災10死 引爆全中國大城市接力抗議
2022-11-28 11:36:05早安新唐人先帶您聚焦,中共對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封控了3個多月,週四(24日)一場致命火災,奪走10條性命,也引爆民怨,當地居民罕見走上街頭抗議。與此同時,全中國多地,包括北京、上海、武漢、南京、廣州、都有民眾上街抗議。上海居民群起憤怒要求「共產黨下台」。
-
【一線採訪】上海疫情嚴峻 骨灰裝袋層疊堆放
2023-01-03 22:25:35在上海,重症和死亡病例不斷攀升。網傳在上海的一家殯儀館,裝骨灰的小袋子,層疊堆放在塑膠筐中,讓家屬自取。
-
中國多地甲流大爆發 感染症狀嚴重 發熱門診爆滿
2023-03-03 18:22:07近日,中國多地發熱門診爆滿,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多地中小學學生,出現發燒症狀,部分學校停課。由於不做核酸檢測,所以真正的病毒是什麼,仍不清楚。
-
曝上海年底前恐全巿半數染疫!醫院發臨戰動員|中國一分鐘
2022-12-23 22:09:09中共病毒疫情(COVID-19)在中國大陸全面爆發,多個疫情嚴重的省市已陷入醫療系統嚴重擠兌的混亂之中。目前,上海市的疫情正衝向高峰,路透社報導,上海德濟醫院估全巿2500萬人口下週末結束前有一半會感染COVID-19,已經警告醫務人員準備迎戰「慘烈的戰鬥」。但這則「臨戰動員」的貼文22日已經被刪除。
-
北京殯儀館晝夜運作 上海地鐵猝死多發
2022-12-19 13:14:43自中共當局突然急轉彎、放鬆防疫以來,大陸官方沒有再通報任何相關死亡病例。不過,北京多家殯儀館卻出現了遺體嚴重積壓、晝夜運作的狀況。上海也出現地鐵乘客猝死多發的現象。請看報導。
-
上海取骨灰要等 揭中共死亡數據造假
2023-02-07 16:36:53中共疾控中心日前公布的最新染疫死亡人數,被質疑嚴重造假。僅上海一個城市,殯儀館就積壓了大量沒來得及火化的遺體,領取骨灰要等待一兩個月以上。
-
中國染疫死亡數 美研機構:2023年恐逾百萬人|中國一分鐘
2022-12-17 21:03:29總部位於美國的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最新預測,中共在無後續配套措施下突然取消對COVID-19的嚴格限制可能導致病例激增,預測在2023年4月1日左右達到高峰,2023年恐將超過100萬人死亡。
-
上海疫情大爆發 大量醫護帶病上崗
2022-12-24 21:58:04首先來關心中國的疫情,在人口2500多萬的上海市,染疫人數暴增,各大醫院超負荷運轉,醫護人員更是帶病就診。上海德濟醫院預估,在年底前,將有一半的上海人染疫。
-
一線採訪!上海醫師:ICU開啟煉獄模式 消息封閉
2023-01-07 21:06:08中國疫情爆發,各大醫院擠滿患者,有上海醫生指出,醫護人員要帶病上崗,加護病房開啟了 煉獄模式,而且消息封閉。
-
上海內部文件曝光 疑似各地學校爆疫情
2023-02-24 13:04:06近日,北京、上海、浙江、武漢、等多地學校和幼兒園,出現學生集中發熱現象,不少學校停課。儘管中共官方宣稱,這波傳染病是所謂的「甲流」,然而,很多知情人透露,這波疫情也包含中共病毒。
-
上海快遞堆積似垃圾場 餐飲業大吐苦水
2022-12-23 22:23:18近期,上海疫情急速惡化,除醫院爆滿,退燒藥急缺外,快遞、餐飲等多個行業大受影響,有的商業街基本上空無一人。
-
新疆大火引發抗議潮 上海警方大抓捕
2022-11-29 11:35:29新疆烏魯木齊大火慘劇引發中國各地抗議潮,11月26日開始,上海市民連日聚集「烏魯木齊中路」悼念和抗議,當局出動大批警察驅散民眾,昨天(27日)晚間,抓走兩輛大巴的人。週一,烏魯木齊中路被堆放許多藍色路障,還不時有警車巡邏。
-
春運估20億次人流量 中共續封鎖染疫死亡數據
2023-01-07 21:25:39歡迎回來,中國長達40天的春運啟動,估計將有20億次人流量 ,然而在人潮高峰期,公眾急需疫情透明資訊之際,中共持續封鎖染疫死亡數據。
-
中國人染疫再添後遺症 傳不少人猝死
2023-01-13 16:28:47中共躺平式放開一個多月來,疫情在全國各地大爆發,死亡人數暴增,近期有不少民眾反映,飽受各種後遺症之苦,還有不少年輕人猝死。
-
北京爆發集中發熱症狀 民間再掀搶藥潮
2023-02-28 20:44:22鏡頭轉到中國,近期北京、上海等地民眾,出現集中發熱現象,多種病毒同時肆虐。引發民眾恐慌,再次掀起藥品搶購潮。中共當局通報稱這是「甲型流感」,也就是台灣說的A型流感,並非新冠疫情,但有民眾懷疑,中共是將新冠改名為甲流來掩蓋疫情。與此同時,「甲流也會引起白肺」的消息,登上熱搜。
-
上海醫院8成急診病人染疫 殯葬業務超負荷|中國一分鐘
2022-12-30 21:26:32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在一年裡經歷兩次劫難,在上半年經過三個月的「清零」封控後,如今又因中共突然放開封控弄得措手不及。上海的急診人量目前創下新高,有上海醫院管理層表示,目前有80%的急診病人是感染了COVID-19,當中約一半是老人,大量醫護人員感染卻不能休息,殯葬服務已超過負荷。
-
上海疫情飆升 重症室爆滿 醫生走廊看病
2022-12-22 22:23:36上海疫情已進入快速傳播期,由於重症監護室爆滿,一些醫院不得不在走廊處理重症患者。另外,因藥品嚴重短缺,發燒病人看完診,也不一定能拿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