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限對台軍售要「不對稱」?專家:非停止軍售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18 日訊】受烏俄戰爭影響,不對稱戰力引發關注,美台商會透露,日前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將終止大部分非不對稱戰力的對台軍售,也擔心這種構想無法加速提升台灣的嚇阻能力。不過國防部智庫學者表示,並非停止軍售,只是優先順序改變,國防部更是高分貝回嗆,採購武器不受個別軍火商影響。

    中華民國空軍廣播:「位於台灣東南空域高度7200公尺的中共軍機注意!你已進入我ADIZ。」

    中共軍機頻頻侵擾台灣,始終沒放棄武力犯台,但就在此時,美台商業協會透露,日前曾和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芮斯尼克(Mira Resnick)等人視訊,對方表示,拜登政府調整對台軍售政策,美方將終止大部分不屬於「不對稱戰力」範疇的對台軍售。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 蘇紫雲:「其實美國並不是停止對台灣,傳統載台的軍售,而是一個優先順序問題,美方其實從2018年開始,就是前總統川普時期,他在每年的國防授權法裡面都有提到,所謂的不對稱戰力的部分,所以考慮到中共威脅的話,可能是所謂不對稱兵力,就是指這些精準彈藥,包括防空飛彈、反艦飛彈,還有這次在烏克蘭戰場,表現很好的刺針飛彈或是標槍飛彈。」

    軍事戰略學者判斷,美方並非停止傳統軍售給台灣,不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直指,拜登政府似乎取消對台軍售3項不符合其「不對稱防衛」標準的項目,包含MH-60R反潛直升機、E-2D早期預警機和M109自走砲。美台商會還批評,這種單一聚焦於「不對稱戰力」的台灣安全構想,不但沒有加速提升台灣的嚇阻能力,反而導致政策被誤解,並且嚴重地拖緩整體軍售過程。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 蘇紫雲:「我們的確很多載台是需要更新,可是國防預算只有有限,中共威脅又越來越大、越來越快,才會讓台北跟華盛頓方面,就優先順序進行討論。」

    國防院智庫學者強調,因為優先順序與預算考量,軍武採購是經過台美雙方討論,國防部更是大動作回擊,除了說明「不對稱作戰」是指作戰型態與方式,不是個別武器裝備選項。還表示採購武器「不受個別軍火商影響」,不只強調軍購的主導權,似乎也對美台商會的新聞稿,意有所指。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