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玉荷包產期 智慧科技助農民降損失拚外銷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01 日訊】高雄是全台最大玉荷包產區。為了幫助農民解決玉荷包採收後,難保存的問題。高雄市府攜手廠商,研發多項智慧科技應用,導入農業,降低農損,增加銷售機會。

    科技公司總經理 蔡政勳:「它放置的位置,是在一個保鮮的微振波系統裡面,所以我會讓它保存的情況,就比較接近於現摘採的樣子。」

    高雄玉荷包年產值超過10億元,正值盛產期。為了幫助農民解決玉荷包採收後,難保存的問題,高雄市府與業者合作,導入冷鏈保鮮的智慧設。經過第一階段試驗,可以拉長玉荷包4到5天的保鮮期。

    玉荷包果農 謝坤淞:「大家都知道荔枝大盛產的時候,價格就一直崩落,為什麼?無法久放,今天獲得這樣的一個技術,我想很多農民迫不及待地說,哪邊可以也讓我們來試驗看看。」

    高雄市府媒合智慧科技為農產品加值。以玉荷包為例,在玉荷包果園建置環控設備,監控溫溼度及果樹影像。並針對性噴藥,有助增加玉荷包產量,減少農藥用量。

    高雄副市長林欽榮:「這幾項的農業科技我們接下來的下一步會全面的擴展到高雄之外,希望把這些技能技術妥善的運用,往南向輸出。」

    現場展示多項成果,包括專利光照防治蟲害,到建置IoT設備監測天災等。高雄市府也搭建平台,邀農民加入,創造銷售機會。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金菊 台灣高雄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