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尿失禁問題盛行?醫曝:礙於隱私就診率偏低
文:陳郁茹(NOW健康)
根據台灣本土資料,35歲以上的婦女每4位就有1位有尿失禁困擾,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德撝坦言,雖然盛行率如此之高,但是礙於隱私,女性就醫比例卻相對較其他疾病低很多。
急尿、頻尿分不清?醫師教你如何定義
所謂的「尿失禁」是指來不及到廁所,尿已漏出來,張德撝表示,許多婦女朋友常常會將「急尿」與「頻尿」搞混,「急尿」是指無法憋尿,一有感覺就要衝去廁所;「頻尿」則是一直想跑廁所。而尿失禁大致分為5大類,應力性、急迫性、混合性、暫時性、滿溢性。
▸應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約占一半。當膀胱受到壓力時,例如咳嗽、大笑、跑步、搬重物等,就可能漏尿。常見因素為懷孕、自然產及退化。
▸急迫性尿失禁:通常是膀胱有病變,導致過度敏感,一有尿意就可能漏尿,會伴隨急尿狀況。
▸混合性尿失禁:同時有上述2種類型尿失禁。
▸暫時性尿失禁:常見原因是發炎、感染、便秘、藥物副作用(如部分精神科藥物)等,只要治療症狀或停藥後,即可回復正常。
▸滿溢性尿失禁:男性較常出現,膀胱出現神經性病變,過度飽脹而不自主的溢流尿液。如果女性有這類問題,通常是因糖尿病使得神經感受度變差,膀胱很脹卻無感,造成漏尿。
治療尿失禁3大階段 半數民眾做凱格爾運動獲改善
張德撝表示,病人要釐清狀況才能對症治療,目前尿失禁治療分成3階段。第1階段為嘗試保守治療,總共有3種方式,最重要的是勤做「凱格爾運動」,坐在椅子上冥想有1滴水,試著用骨盆底肌吸住,以強化骨盆底肌群,1天照三餐練習,每次做10下,訓練3個月較能看出效果,約有半數病人可改善症狀。
張德撝提到,另外一種是使用磁波儀,原理是透過電流或磁波刺激骨盆底肌肉,促使骨盆肌肉收縮、運動,達到強化骨盆肌群,進而改善尿失禁。第3種方式是生物回饋訓練,即進階版的凱格爾運動,透過貼片偵測做凱格爾運動時是否用到正確的肌群。
若保守治療未見改善,病人就須使用藥物治療,張德撝說明,針對應力性尿失禁,常使用的是三環抗憂鬱劑,若為停經婦女可使用雌激素來改善。而急尿性尿失禁,最廣泛使用的是抗膽鹼藥物,降低膀胱收縮力道;另1種藥物則是Beta-3腎上腺接受體作用劑,可放鬆膀胱,減少排尿頻率與急迫性。
如使用保守與藥物治療都無效,張德撝指出,手術治療是最後手段,主要針對應力性尿失禁,目前主流是做「無張力性中段尿道吊帶術」,在中段尿道放置人工網膜,透過人體自行纖維化的效果,讓網膜與尿道旁組織產生鑲嵌及固定的作用,讓骨盆底支撐力更加穩固,減少用力時漏尿機率。
民眾如有尿失禁困擾,建議提早就醫,張德撝強調,找出只要找到尿失禁成因,婦女朋友們是可以擺脫尿失禁所帶來的困擾。
相關新聞
-
婦女尿失禁免動刀?中醫絕妙良方報你知!| 談古論今話中醫(425)
2019-09-03 16:34:52據報載:有一位42歲李太太兩胎自然產後偶爾會有漏尿的情形,最近幾個月工作和家庭事務繁忙,讓她異常疲憊,甚至發現大笑、咳嗽、打噴嚏、抬重物時,尿失禁的頻率增加,十分困擾,經過針灸和中藥的治療,終於可以盡情談笑風生。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鄭為仁中醫師來談談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尿失禁。
-
婦女尿失禁免動刀?中醫絕妙良方報你知!| 談古論今話中醫(425)預告
2019-09-02 11:20:59據報載:有一位42歲李太太兩胎自然產後偶爾會有漏尿的情形,最近幾個月工作和家庭事務繁忙,讓她異常疲憊,甚至發現大笑、咳嗽、打噴嚏、抬重物時,尿失禁的頻率增加,十分困擾,經過針灸和中藥的治療,終於可以盡情談笑風生。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中醫部鄭為仁中醫師來談談婦女常見的疾病之一:尿失禁。
-
女性尿失禁難以啟齒?醫:就醫治療效果佳
2018-12-06 17:50:5253歲陳姓婦人早已停經,卻還是天天使用護墊,原來是因為她有漏尿困擾,尤其是咳嗽、打噴嚏、跑步時情況更為嚴重,導致身上常散發異味,相當尷尬,最近陰部感染病菌引發搔癢紅腫,就診發現,是由於長時間使用護墊的關係,造成陰部反覆感染。
-
微信隱藏功能 朋友竟知你看了什麼!
2017-02-10 14:20:58微信(Wechat)是中國大陸人最普遍使用的通訊軟體之一。但它可以監控用戶,並竊取手機上的各種資訊。最近,微信另一種「隱藏功能」被網友發現,竟意外衝擊許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
資安疑慮!一隻皮卡丘要多少個資來換?
2016-08-08 22:30:02全台掀起寶可夢熱潮,但各種爭議也浮出檯面,遊戲開發商Niantic要求遊戲玩家,給予各種存取權限,包括完全訪問使用者的Google帳戶、還有GPS、相機等權限,可能讓使用者,個資外洩。
-
女人一生中有三個機會可以脫胎換骨,抗老回春! 【短片】
2016-11-30 14:45:54女性都很怕變老,所以想了很多辦法應對,醫美行業也越來越發達,比如說有皺紋了去打玻尿酸,不過這些方法都只能暫時的從表面上延緩衰老的跡象,假象的維持年輕,而中醫對於抗老卻有另一番見解。 除了食療,大家還可以通過按摩來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
臺鐵正妹車長 新一代微笑天使登場
2011-05-05 21:47:57為迎接5月溫馨感恩的母親節,臺鐵局特於今天5月5日,讓女性車長正式公開亮相,希望塑造車長新形象,女性柔美親切的特質,貼心的服務,以提升臺鐵競爭力。
-
女性內臟脂肪多1公斤 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7倍
2019-09-17 18:32:08根據1項新的研究發現,在器官和腸道周圍的腹部脂肪過多,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影響很大。僅僅1公斤的內臟脂肪,女性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7倍以上,但男性卻只有增加2倍,不過,除了增加糖尿病風險之外,也可能導致心臟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
女孩遭黑.警欺壓!港警抓女孩.卻護福建幫離開
2019-08-12 02:58:1311日晚間,一名路過的香港年輕女性,遭到黑幫人士欺擾,香港警察到場卻抓捕女孩,讓福建幫離開。
-
沒Google服務!華為旗艦機安全性堪憂 陸民拒買
2019-09-20 22:32:50跟中共關係密切的華為,推出5G最新型手機,19號在德國亮相。因為受到美國制裁,Mate 30也成為華為第一支,沒有預裝Google服務的智慧型手機,外界估計難以打開海外市場。台灣五大電信業者指出,為了避免消費者因為使用方式不習慣,發生客訴,因此不銷售華為這系列新機。很多大陸民眾表示,華為幫中共監控老百姓,基於安全考慮,不會購買。
-
台語音樂劇「白香蘭」表現女性堅韌
2011-07-08 20:31:15台灣50年代曾經紅極一時的黑貓歌舞團演員,因為丈夫病故 ,洗盡鉛華挑起養家重擔,這是「白香蘭」的故事,也是許多堅韌女性的縮影。高雄尚和歌仔戲劇團自製的台語音樂劇「白香蘭」,8月6日即將在國家劇院上演,帶大家重溫50年代的記憶。
-
健康大哉問:談骨盆鬆弛及尿失禁
2011-12-12 09:18:12尿失禁為骨盆鬆弛的症狀之一。 ,健康大哉問:談骨盆鬆弛及尿失禁
-
台灣「鍍金女」 務實面對未來
2011-05-24 20:28:17日本有拜金女,大陸有黃金聖女,都是崇尚拜金主義,金錢至上,期待自己的另一半是挖不完的金礦,然而台灣女人則不太一樣,比較務實之外,也認為「鍍自己的金」更可靠更有骨氣。
-
調查:7成女性不敢請育嬰假
2011-05-06 21:17:21政府實施的育嬰假你想申請嗎?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有7成以上的女性有資格申請育嬰假但是卻沒有申請,原因是擔心升遷受到影響,還有上班族更擔心,休完育嬰假就回不了職場了。
-
「心」好女性 年過40對抗三高問題
2011-03-08 21:20:42來關心女性朋友的健康問題。除了過勞壓力大的問題,影響女性朋友的健康,要來告訴您,女性10大死因中,仍有五項與高血脂相關,足以顯見女性高血脂問題不可忽視。那麼,如何才能當個健康的『心好女性』,一起來關心。
-
亞洲女性讚美外在多 台期待稱內在美
2010-12-22 21:05:52電視機前的女性朋友,最喜歡聽到什麼樣的讚美呢?有一家知名的化妝品公司,就針對亞洲女性進行調查,發現東京女性,喜歡被稱讚「卡哇伊」,台北、上海與北京的女性,則是喜歡被人家稱讚「工作能力很好」,我們記者實地街頭採訪,發現大部分民眾,還是比較希望被對方稱讚精神層面的內在美。
-
陸健康碼VS.台實聯制 數位極權監控與保障隱私的差異
2021-05-21 13:06:57透過科技防範疫情,台灣政府推出簡訊實聯制,最大特色就是保護民眾個資,而對比中共推出的健康碼,系統會要求民眾要授權身分證字號、位置資訊等隱私資料,還被外媒質疑系統與公安機構共享資料。有網友表示,兩岸科技防疫差異大,一邊是國家數位極權監控體系展現,而另一邊是保全隱私搭配公民社會互助理念的體現。
-
亞洲女性讚美外在多 台期待稱內在美
2011-02-09 20:26:14電視機前的女性朋友,最喜歡聽到什麼樣的讚美呢?有一家知名的化妝品公司,就針對亞洲女性進行調查,發現東京女性,喜歡被稱讚「卡哇伊」,台北、上海與北京的女性,則是喜歡被人家稱讚「工作能力很好」,我們記者實地街頭採訪,發現大部分民眾,還是比較希望被對方稱讚精神層面的內在美。
-
關於女人尿失禁 婦科醫:該注意這些事
2019-09-12 16:04:51女性天生尿道較男性短,不少歷經過多次懷孕生產或動過骨盆腔手術的婦女,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支撐力降低,只要有打噴嚏、大笑、原地跳躍或跑步等較大動作,就會造成不自主尿液滲漏的尿失禁現象。
-
FB十年挑戰席捲全球 遭疑收集數據FB否認
2019-01-21 07:34:23好的,相信經常在用Facebook的人都有發現,最近在動態牆上,朋友都會po出十年前跟現在的對比照,雖然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潮流,但是外媒跟評論家則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