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北京脅迫企業 政府應力拓新市場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17 日訊】立陶宛總統瑙塞達今天在國會發表長達近1小時的國情咨文,提到部分立陶宛企業受害於中國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設立的激烈反應,但政府事前準備不足,如今務必協助企業開拓新市場。
隸屬執政聯盟的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安德利奇涅(Laima Andrikienė)會後回應,政府正努力讓出口市場多元化,策略包括強化在印太區域的活動、與台灣互設代表處。
安德利奇涅表示,立陶宛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中國等集權國家的雙邊關係都必須反映這些政權的特質:根據立陶宛國家安全單位的評估,中國已構成「國安威脅」。若在俄烏戰爭延燒的今天,立陶宛一如30年前追求脫離蘇聯、恢復獨立時選擇捍衛「自由」,立陶宛的對外政策就該落實這樣的精神。
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2019年7月上任,今天是他第3度發表國情咨文。國情咨文多在春季發布。
立陶宛是半總統制國家,總統主掌外交、國防大權,並可在政府(由總理領導)與國會之間扮演協調、促進對話的角色。俄羅斯2月24日全面侵略烏克蘭,對區域、全球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今天的國情咨文約1/3篇幅即與安全、對外事務有關。
瑙塞達提到,聰明的經貿外交、政府戮力協助企業開拓新市場,這都是促進立陶宛經濟快速成長的重要條件,可惜今年部分立陶宛企業受害於中國對「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設立的激烈反應。
他說,政府允許台灣代表處設立時,假定北京的回應將僅限於限制立陶宛對中進出口貿易、不會影響第三國在立陶宛的商業活動,但結果顯示,這樣的預估「太樂觀了」。
瑙塞達批評政府未預先擬定對策,企業未獲及時知會。他說,近期以前,立陶宛企業多年來獲政策鼓勵與中方發展合作,但如今因為新政策而蒙受損失的企業卻被要求「保持耐心」,言外之意就是「保持安靜」。
瑙塞達強調,政府必須協助企業開發新市場以及多元的出口和投資管道。他說,「砍木頭時總要飛出些木屑」這樣的立場既短視又不負責任。
去年夏天起,北京因不滿立陶宛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互動機制、允許「台灣代表處」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等,加強以政治、經貿手段施壓立陶宛,甚至企圖在跨國供應鏈封殺立國企業,歐盟已就此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提訴。
2020年12月上任的立陶宛跨黨派執政聯盟致力強化與民主政體、自由經濟體的關係並深化與印太區域的連結。繼在澳洲、南韓和新加坡新設大使館,立陶宛今秋也可望在台灣正式設立經貿辦事處。
經貿辦事處的上級主管單位是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其政務次長聶琉嫻娜(Jovita Neliupšienė)近日訪問台灣,下週還會有其他立陶宛官員接棒訪台。
在台灣與立陶宛雙方努力下,原本發展有限的台立經貿關係自去年以來有顯著成長。立陶宛外交部5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立陶宛貨品出口貿易額今年第一季較去年同期成長35.7%,其中對台出口成長63%(總額約5900萬歐元),對新加坡、澳洲、南韓的出口則分別成長約120%(總額約7800萬歐元)、180%(總額約4100萬歐元)、101%(總額約3070萬歐元)。
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 Comtrade)的資料顯示,立陶宛2021年對中出口額約為2億7000萬美元(約2億6000萬歐元)。根據歷年統計,立陶宛一年對中出口額通常不超過3億歐元,且在去年立中關係降至冰點前,立國企業已投資中國市場約10年。
由於莫斯科數次「以經逼政」,為分散俄羅斯市場風險,立陶宛前兩任政府曾鼓勵企業「東進」中國。
隸屬執政聯盟的國會外委會成員、前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今天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期待立陶宛朝野最終能在對待專制政權的態度上取得共識並始終如一。
他指出,中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專制政權沒有本質上的差異。立陶宛朝野團結一致在歐洲捍衛遭俄羅斯侵略的烏克蘭,但這樣的團結一致必須擴大到涵蓋印太區域的全球舞台,以避免專制政權有任何機會壯大自身實力並進而分化自由民主政體。
帕維里歐尼斯提到,前任政府曾主張,與白俄羅斯發展「務實」經貿關係符合立陶宛利益,但長年把持白俄政權的獨裁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去年起刻意將來自中東地區的一波波難民引導至立陶宛邊界造成人道危機,後來更允許俄軍借道攻擊烏克蘭,這證明有助養大專制政權的所謂「務實」對外政策並不務實。
立陶宛朝野原有望在5月初達成國防、安全與外交政策共識,但在野陣營持續杯葛,遲不願與執政聯盟在外交政策達成各方都可接受的立場,主要癥結點即包括對中國的態度。最大的幾個在野黨認為,中國與俄羅斯對立陶宛的威脅程度不同、與中國可發展「務實」關係。
立陶宛即將於2023年舉行地方選舉,並於2024年舉行國會和總統大選,朝野針對國內、外議題的政治攻防近日也愈趨激烈,甚至已不在國會大廈同一個議場開會約一週,在野陣營更揚言要另組政府、推出新總理。今天總統發表國情咨文是近一週以來各政黨國會議員首度同一時間齊聚同一個議場。
國會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Čmilytė-Nielsen)已成立對話小組,試圖化解僵局。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遭中共報復不改友台立場 立陶宛外長:挺住壓力
2023-03-10 12:51:05立陶宛先前因為升高與台灣的關係,而遭到中共的經濟報復。立陶宛外交部長近日受訪時指出,他們挺住了中共給的壓力,並且強調台灣駐立陶宛的代表處將會繼續存在。
-
中共脅迫反讓立陶宛脫鉤茁壯 出口印太增4成
2023-03-08 16:38:38目前訪問華府的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7日受邀出席華府智庫與談活動時表示,中共以強烈舉措回應立陶宛與台灣互相設處,面對脅迫的立陶宛被迫與中國進行脫鉤,反倒讓立陶宛立茁壯,去年出口日本、澳洲與其他印太國家大幅成長40%,現在正是歐洲檢視對中國依賴的時候。他預期,立陶宛不會是最後一個對中共採取堅定立場的國家。
-
美國務院成立顧問小組 助盟友抗中共經濟脅迫
2024-04-29 20:01:20在美國成功幫助立陶宛對抗中共經濟脅迫之際,美國國務院成立了一個團隊,旨在協助盟友對抗中共以經貿為武器的霸凌行為。
-
立陶宛下週大選 台灣代表處命名議題再受矚
2024-05-08 12:58:18台灣與歐洲友好關係升溫,立陶宛即將舉行總統大選,不過正在競選連任的現任總統瑙塞達卻說,他認為應該要更改台灣駐立代表處的名稱。這番言論引起其他候選人的批評,包括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她強調,如果強迫台灣改名,只會讓立陶宛信譽盡失。
-
立陶宛發布印太戰略挺台 16次提台灣!
2023-07-06 19:40:39北約峰會下週將在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在此之前,立陶宛政府發布了印太戰略報告,內容中有16次提到台灣,顯示立陶宛重視台灣的程度。
-
經濟施壓失敗後 中共轉向討好澳洲
2023-04-28 12:39:08先前澳洲與中共關係惡化,中共自2020年起,陸續對許多澳洲產品實施進口禁令。近來中共釋放訊息有意取消先前的報復措施,澳洲的煤炭也被解禁,不過,彭博社報導,根據澳洲外交貿易部的數據,在中共禁止進口後,澳洲的許多業者成功在這個期間,找到了其他的出口市場,其中煤炭、銅、大麥等產品的出口額,更是呈現了增長的趨勢,大大削弱了中共經濟脅迫所造成的影響。
-
美眾院跨黨派提「反經濟脅迫法」 要中共付代價
2023-02-24 22:20:42澳洲智庫日前報告,被中共經貿霸凌三大受害者,澳洲、立陶宛、台灣。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23日發表跨黨派議員聲明,已提出《2023反經濟脅迫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對遭受中共經濟脅迫的盟國及夥伴,快速提供經濟支持,例如國會撥款支持援助、出口融資、主權貸款擔保;以及加快出口許可審查和監管程序、降低關稅,以促進貿易,另方面則是追究中共等脅迫者的責任、手段例如提高關稅。
-
立陶宛總統疑中共調解俄烏立場 支持台灣自決權
2023-04-28 22:26:25捷克總統抨擊中共從俄烏戰爭大賺戰爭財、根本無心斡旋和平;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在德國訪問期間也開砲,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於習近平通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聲稱要促進和談,他認為,只要中共沒有譴責俄羅斯,都很難信服中共的立場。
-
學者:G7美歐北約三峰會 峰峰相連無縫抗共保台
2023-05-19 09:05:14G7七國峰會即將召開,學者宋國誠(17日)受訪,觀察趨勢指出,5月G7、6月美國歐盟、7月北約三大峰會,國際對全球危機的關注點,將從俄烏戰爭轉向台灣海峽,美國、北約、歐盟,合力全力應對中共威脅、嚇阻在台海發動全球危機;台灣前景,有機會取得「台灣安全全球化」新的戰略地位,西方與自由陣營幫助「武裝台灣」;中共處境,則是從「過去八方樹敵,到今天四面楚歌。」連串峰會下來,可能「形成對中共的全球性無縫圍堵」,並逐漸形成打造「經濟北約」的初步構型。
-
G7將應對中共經濟脅迫 強調團結力道前所未有
2023-04-18 20:54:55再來聚焦,為期三天的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會議,今天在日本輕井澤正式落幕。會議中除了多次提到台海和平的議題,並力挺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等國際組織。還首次將經濟安全的議題列入聯合聲明,以表達G7對抗中共經濟脅迫的決心。日本外相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G7外長間的團結力道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
-
調查中共內幕多年 貝書穎:香港已現不祥之兆
2024-03-22 19:11:44曾經待在中國4年,有著多年調查經驗的美國資深媒體人貝書穎,已經常駐台灣將近2年。熱愛台灣的她,除了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也經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台灣的見聞。而她今天也在演講中分享自己對中共長年來的觀察,並表達對於香港局勢的擔憂。
-
立陶宛總統大選投票率創高 或進第二輪決選
2024-05-13 07:48:38立陶宛星期天舉行總統選舉。本次大選的焦點議題,是如何應對俄羅斯的威脅,投票率來到30年來最高,現任總統惱塞達雖然選前因為談到台灣代表處更名問題,引起爭議,不過,因為他對俄羅斯的強硬態度,還是為他帶來最高得票數,目前8位候選人都票數未過半,可能會進入第二輪決選。
-
APEC峰會啟動 蓋拉格:中共在對各國打「心理戰」
2023-11-13 12:43:06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將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美國眾議院「針對中共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告訴本台, 亞太國家應和美國聯手,抗擊中共的經濟脅迫,並認清中共試圖從心理上迷惑世界的企圖。請看白宮記者陶明,從舊金山發回的報導。
-
歐盟擬立法反制中共經濟脅迫 懲罰性關稅在內
2023-03-29 21:13:15再來看到,中共對友台的立陶宛及捷克等歐洲國家,經濟脅迫,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28日就反外國經濟脅迫的政策工具達成共識,「反脅迫工具」將可祭出懲罰性關稅、進出口管制等集體反制措施。雖然反脅迫工具的方案內容無一字提到中國,但歐洲議會明言這套措施立法背景,是來自中共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行為。此暫定協議需再經兩機構正式同意,接著在歐盟正式寫入公報20日後,就可實施。
-
大選前以商逼政試圖介選 陸委會嚴厲譴責中共
2023-12-21 19:59:51中共今天(21日)宣布將中止ECFA部分關稅減讓,並從明年1月1日起生效。隨著台灣大選倒數,中共以商逼政的介選行為越演越烈,中華民國陸委會,就對中共表達嚴厲譴責,呼籲中共停止政治操作。
-
遏阻中共經濟脅迫 歐盟擬祭貿易反制措施
2023-03-29 07:40:46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28日就反外國經濟脅迫的政策工具達成共識,「反脅迫工具」將可祭出懲罰性關稅、進出口管制等集體反制措施。雖然反脅迫工具的方案內容無一字提到中國,但歐洲議會明言這套措施立法背景,是來自中共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行為。此暫定協議需再經兩機構正式同意,接著在歐盟正式寫入公報20日後,就可實施。
-
G7聚焦台海、中共經濟威脅 美日領袖18日會談
2023-05-16 07:39:06G7七大工業國領袖將在週五(19日)齊聚廣島,舉行峰會,還邀請六國包括印度、澳洲、韓國領袖參加相關會議。外媒報導,峰會可能進行一場特別會議,討論中共對其他國家的「經濟脅迫」。另外,美日領袖將在前夕18日雙邊會談;傳出美日韓三方峰會可能在21日舉行。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表示,G7將與美國密切合作,「堅決反對」任何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外界預計,台海議題也將是會議焦點。
-
外媒關注中共選舉經濟施壓 學者析操作
2023-12-22 13:47:17好來關注,中共宣布取消ECFA對台灣部分產品關稅優惠,歐美與日本媒體都很關注,學者分析,中共多波細緻的操作。
-
擔憂中共經濟脅迫 葉倫:G7研究方法聯合抵制
2023-05-11 19:38:05歡迎回來,今天(11日),G7財長會議在日本的新潟縣登場。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也出席會議,她表示,許多G7的成員國,都對中共的經濟脅迫手段感到擔憂,美國期待與G7成員國合作,共同對抗中共的經濟脅迫。
-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改名? 外交部:不會改變
2024-05-09 19:14:28立陶宛總統即將舉行總統選舉,現任總統瑙塞達日前表示,為了穩定與中共的關係,他認為有必要將台灣代表處更名為「台北」。中華民國外交部今天則強調,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