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抗中國電池產業大軍!鴻海打造本土供應鏈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18 日訊】歡迎回來。鴻海將落地高雄產業園區,打造屬於台灣的新能源產業鏈,預計投入新台幣60億元進行研發,目標2024年第1季量產,未來還將依據台灣國產化電芯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電動巴士駕駛司機 張志成:「大家反應都滿好的,都覺得車子第一個坐起來很舒服,很安靜也不會有燃油車的臭味。」

    鴻海旗下電動巴士Model T,3月交車正式在高雄營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15日與高雄市長陳其邁,舉行鴻海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典禮,兩地連線搭配動土現場,象徵鴻海進軍關鍵的電池版圖。

    鴻海董事長 劉揚偉:「能夠在台灣打造一條龍的電芯的產業鏈,所以在這一方面,我們會先聚焦在磷酸鋰鐵(電池),因為它是安全性比較高,現在量產性是比較好的。當我們去製造電巴的時候,都會把量產能力,都會帶到當地去。」

    「台灣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位在高雄和發產業園區,占地1.2萬坪,預估投入新台幣60億元,提供電動巴士、乘用車及儲能電芯等應用所需,產能預估達到1GWh,目標2024年第一季量產。

    高雄市長 陳其邁:「智慧電巴,從剛剛整個供應鏈到電芯,到EV、到人工智慧,到數位解決方案。不僅可以整合國內的廠商,全球的其他的大廠,也會因為鴻海的系統整合能力而來投資高雄。」

    劉揚偉並表示,除了電芯研發中心,集團也將進駐橋頭科學園區,打造國家級自駕車聯網試驗場域,與當地業者合作,建構完整的電池、研發、整車輸出生態系。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溶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高雄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