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儲戶被紅碼金融弊案 主嫌曾賄官員逾億台幣

中國河南爆儲戶存款被清零, 維權不成健康碼反被標紅碼弊案,當地公安經兩個月調查才通報稱主嫌是河南新財富集團實際控制人呂某, 曾行賄金融界高官。圖為掃碼示意圖。(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20 日訊】中國河南省爆發儲戶存款被清零,維權不成健康碼反被標紅碼的金融弊案,當地公安歷經兩個月調查才發通報稱,主嫌是河南新財富集團實際控制人呂某,曾行賄金融界高官新台幣逾億元。
據中國媒體觀察者網與第一財經報導,通報指稱的呂某就是呂奕,他對外聲稱國籍是賽普勒斯,又號稱是西非國家賴比瑞亞駐中國商務投資代表,在塞國經營阿芙羅賽達投資集團,實際上只是老家在河南南陽的當地人。
呂奕自家電業發跡,卻跨界至交通領域,取得蘭蔚高速公路的30年特許經營權。這條公路是中國國家重點公路日照至南陽的一段,全長約61公里,呂奕藉此向銀行融資人民幣(下同)24億元(約新台幣106億元)。
他抵押高速公路收費權而拿到這筆造橋舖路錢,卻挪用當中部分款項投資金融機構,取得股份再抵押給銀行又拿到融資,如此操作而參股不少行庫,包括這回出事的河南多家村鎮銀行。
呂奕這般無往不利,當然是靠著朝中有人好辦事。據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年9月20日刑事判決書,呂奕為求貸款,曾向鄭州銀行副行長喬均安借款900多萬元,又行賄2300多萬元,兩人還一起賺利差。
由以上可知,呂奕是拿攸關中國重點建設的資金大舉
投入金融業,盯上管理鬆散的村鎮銀行,並最終掀起影響數十萬儲戶的金融重大弊案。村鎮銀行是中國整合農村信用社的產物,已淪為個人和利益集團的提款機。
全案起於4月18日,因河南多家村鎮銀行以系統維護為由,關閉儲戶線上提款與轉帳的功能,而爆發這起儲戶拿不回血汗本的舞弊,但時隔兩個月,公安才發布「呂某」涉嫌重大的消息,延誤追贓追人的時效。
由於討錢不成的儲戶紛紛群聚河南省會鄭州維權,當局居然以人工操作使儲戶甚至親友的防疫健康碼全被標紅碼,如此全被禁足不得外出維權群情譁然,更導致上海
、丹東等地爆發擠兌,影響非常負面。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指出,河南村鎮銀行事件引發的公眾不滿,主要因健康碼被作為限制儲戶行動的工具。
他說,藉由賦紅碼剝奪公民人身自由非常危險,這個問題比金融詐騙更嚴重,若不徹查難以挽回當局的公信力。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涉及大規模詐騙!印度正封鎖230多款中國App
2023-02-07 20:56:45歡迎回來。帶您關心,印度國際亞洲新聞社5號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獲得內政部建議,已經開始禁止和封阻,與中國有關聯的230多個App。報導指出,這些應用程式涉及大規模詐騙活動,讓受害者陷入債務陷阱,已經在印度多地導致多起自殺事件。
-
武漢退休族抗議減醫藥補貼 擬發動更大維權行動
2023-02-08 17:01:26美媒報導,武漢市成千上萬名退休人士今聚集在市政府前,抗議每月人民幣260元(約新台幣1140元)的醫藥補貼被大砍到數十元,並揚言若沒解決問題,將舉行更大規模的維權行動。
-
北京重開國門 多國對中國入境客因應措施一次看
2022-12-29 17:55:02中國12月初放棄動態清零後,感染人數大增,當局26日卻接著宣布明年1月8日解除入境隔離措施,並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不少國家憂心疫情擴散,紛紛宣布因應管制措施。
-
詐團假中共警察 恫嚇海外華人「將被送中」
2024-07-08 19:51:19英國BBC近日報導,一名在英國的華人女子,遭到詐騙集團電話詐騙。對方冒充中共警察,稱她涉及大規模詐欺,被列為通緝犯,並威脅要將她引渡到中國,除非繳交高額保釋金。
-
中國大陸解封航班恢復與否 邱垂正:持續關注政策影響
2022-12-27 18:28:40中國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正式開放國境,不少民眾關注兩岸航班數量是否恢復到疫情前。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持續關注陸方政策影響,全力以赴為民眾回台過年提供便利。
-
等不到放寬管制 美國沃爾瑪登陸首家門市拉鐵門
2022-12-13 17:05:20北京當局近期宣布放寬防疫管制,不過統計顯示,中國約190萬家零售業撐不住,倒在管制鬆綁的黎明前,其中包括美國零售業龍頭沃爾瑪前進中國開拓的首家門市深圳洪湖店。
-
大陸人搶購特定感冒藥 日本藥妝店出現缺貨
2022-12-23 18:00:26日本藥妝店感冒藥琳瑯滿目,其中大正製藥的百保能黃金感冒藥被中國人視為「神藥」,近日在日本大量搶購,許多藥妝店只好用中文標示限購數量,有些店家已經缺貨。
-
中共紅軍後代發退群聲明 痛斥當局防疫躺平擺爛
2022-12-30 17:12:53中國放寬防疫管制疫情大爆發,中美印象網站轉載中共紅軍後代發的退群聲明,痛斥當局因顯然止不住染疫和抗議潮而被迫開放,毫無預案統籌協調,「這不是放開,是直接擺爛」。
-
北京疫情飆升 有醫生稱逾半數醫護已感染
2022-12-15 17:31:45中國放棄清零後,感染人數大增,壓迫醫療資源。不少染疫的醫療人員不得不在剛復原後就立即回到工作崗位,更有一些輕症者必須「帶病上工」。有北京的醫生表示,身邊的醫護人有已有一半以上染疫。
-
供應鏈移出中國 河南Q1手機出口銳減千萬支
2024-05-22 17:19:00全球供應鏈重整,大量外企將產能移出中國,也連帶影響中國出口。一篇中國新媒體文章指出,蘋果加快在印度擴建工廠,遠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受到直接影響。統計顯示,去年河南出口手機5761萬支,年減14.5%。鄭州海關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僅664萬支,與去年首季河南出口1688萬支相較,數量銳減1024萬支,出口額從人民幣711億元降至272億元。
-
中國大陸疫情重創物流 地方政府鼓勵市民當外送員
2022-12-22 14:41:38中國疫情蔓延使得許多外送員、快遞司機病倒,從食物到民生必需品,物流「最後一哩路」被中斷。近期美團等平台業者宣布祭出千萬補貼,多個地方政府發布倡議書,鼓勵民眾加入外送行列。
-
中共防疫轉彎太快 網路言論審查機制陷迷航
2022-12-23 15:20:30中國防疫政策急轉彎,不只官方宣傳跟不上,出現「今日之我打臉昨日之我」的荒謬情形,連言論審查機制也陷入迷航。許多審查員搞不清楚那些該刪,那些不該刪,不少批評文章得以躲過審查。
-
疫情與審查澆熄熱情 中國年輕公務員動辭職念頭
2023-01-03 16:27:33經濟不振加上高失業率,公職成許多中國年輕求職者的首選。然而在眾多人盼擠進公職窄門同時,疫情與更嚴格的審查機制使原本就一成不變的工作更枯燥,不少年輕公務員想辭職、「潤」出國。
-
防疫鬆綁後 中國工程院半個月20位院士離世
2023-01-06 18:50:32中國防疫鬆綁後,官方只公布零星染疫死亡數,但醫院及殯儀館卻超負荷。中國工程院官網公布,過去半個月有20位院士死亡,等同於2022年1至11月的死亡人數,超過2021年全年的13人死亡。
-
疫情席捲中國 美國各界擔憂醫療用品供應受波及
2023-01-09 19:55:04中國各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激增,使得當地工廠維持運轉及港口貨物正常輸出日益困難,導致美國再度面臨醫療用品可能短缺的風險。
-
中共防疫大轉向醫院不堪負荷 全球多國心驚驚
2022-12-28 18:51:54中國成為最後一個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視為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的大國之後,境內確診數暴增讓各地醫院承受著巨大壓力。
-
四川:調查揭63.5%人檢測陽性 實際感染率應更高
2022-12-28 19:04:51中國官方公布的確診數據失真,一些地方政府以抽樣調查感染率。四川疾控中心調查約16萬人,發現63.52%人核酸或快篩檢測陽性,另有28%人沒做檢測但有發燒咳嗽等症狀,稱實際感染率應更高。
-
中國留學生被清零封控嚇壞 海外學成不願回家
2023-01-30 15:30:57目睹中國政府執行長達3年防疫硬拚清零嚴苛封控,導致當前許多海外求學中國留學生在學成後,對於是否要返鄉加入海歸派陷入長考三思。
-
蘋果、特斯拉股價大跌 美媒:中國政策所致
2022-12-29 20:38:09美國之音中文網報導,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和特斯拉,今年股價都出現罕見暴跌,跌幅分別達到27%和68%,共同原因都是「中國因素」。報導指出,這兩家美國明星企業股價斷崖式下跌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因素,那就是受中共當局極端、多變的政策傷害,像是堅持「清零」,到現在的突然全部放開,都對外國企業造成重大損失,並將對外企的中國業務產生深遠影響。
-
德國商會:德企對中國市場信心與吸引力探底
2022-12-17 11:11:32德國商會15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布局中國的德企對中國市場的吸引力與商業信心於2022年達到歷史新低,甚至越來越多德企準備與中國「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