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本季營收有望超車英特爾 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6 月 27 日訊】台積電最快將在本季營收首度追上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廠,僅次於三星,確立其在全球半導體業「坐二望一」的地位。若隨著車用供應鏈復甦、高速運算平台乃至蘋果新機備貨效益,法人看好,伴隨匯率有利因素,台積電本季營收有機會達到財測高標,順勢超越英特爾。
台積電預估,第2季在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強勁需求推升下,季營收可望攀高到176億至182億美元,毛利率將約56%至58%。
以台積電公告4、5月營收實績推算,對照英特爾預期本季財測營收目標180億美元,台積電若本季美元計價營收落在財測預估平均值179億美元,一旦英特爾財測也順利達標,兩家公司差距僅1億美元。
因此6月營收表現,是兩強誰能勝出的關鍵,整體來看,台積電超車的機會不小,有望是公司1986年成立以來,首度單季營收規模超過英特爾。
法人分析,台積電單季營收有望超車英特爾,關鍵在於客戶群多元應用,而且客戶多集中在北美市場。台積電產能集中台灣且大幅成長之際,英特爾卻遭遇中共封控、供應鏈調度、終端應用較集中單一個人電腦(PC)與伺服器領域帶來的嚴峻考驗。
業界指出,台積電、英特爾單季營收差距收斂關鍵,主要在產業結構變化,更多品牌大廠轉向自行設計晶片,並找台積電代工,隨著更多元的晶片設計放量,帶動幕後功臣台積電營收成長步伐大於英特爾。
新唐人亞太電視 莊麗存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全球前25大半導體廠台積電奪冠 超越美日韓
2024-04-17 19:20:452023年全球Top 25半導體供應商,4月公布最新名單,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一舉超越英特爾、三星,拿下龍頭寶座。要擠入25強,銷售金額必須達到59億美元。去年台積電營收雖然下滑9%、來到693億美元,但不影響榜首地位。這次台廠共有三家入榜,除了台積電,還有第14名的聯發科,以及第22名的聯電。
-
光靠AI業務!外媒:台積將碾壓英特爾代工收入
2024-04-22 19:17:45全球晶圓代工版圖,龍頭台積電持續領先。外媒預估,2030年,台積電的收入有望達1千8百億美元,光是AI業務規模的460億美元,就遠超過美商英特爾所有的代工收入。
-
全球25大半導體廠台積奪冠 超越英特爾三星
2024-04-17 17:27:382023年全球Top 25半導體供應商,4月公布最新名單,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一舉超越英特爾、三星,拿下龍頭寶座。要擠入25強,銷售金額必須達到59億美元。去年台積電營收雖然下滑9%、來到693億美元,但不影響榜首地位。這次台廠共有三家入榜,除了台積電,還有第14名的聯發科,以及第22名的聯電。
-
不受地震影響!台積電4月營收創單月歷史次高
2024-05-10 17:46:24來看到,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布4月營收,來到新台幣2360.21億元,重返兩千億大關之上,同時,較上個月增加20.9%,較去年同期增加59.6%,創下歷史次高。台積電表示,受惠3奈與5奈米需求強勁,AI與高效能運算持續成長,抵銷了智慧型手機季節性影響以及0403地震等衝擊,帶動第二季將持續成長。
-
英特爾能止血?退出晶圓代工 與台積合作有解
2024-08-09 17:32:20美國科技大廠英特爾,近期遇上50年來最糟時刻,營運財報不佳,是美國科技股今年下跌最慘烈的企業,我們請教資深產業分析師柴煥欣,您觀察目前英特爾主推的代工服務IDM2.0,能否做起來?我們看到,英特爾持續大規模裁員,就有以色列學者表示,英特爾應該向台灣傳遞更積極的訊息,擴大與台灣半導體廠的合作。是否有機會扭轉營運頹勢?請教您的看法。
-
強震衝擊晶片?輝達挺台積電:未有任何影響
2024-04-04 14:19:09台灣昨天發生25 年來最嚴重的地震,科技大廠營運受到波及,不過台積電最大客戶之一,美商輝達,週三 (3 日) 聲明表示,預計這場強震不會造成供應鏈中斷。
-
強震考驗台灣半導體 輝達聲明:不影響晶片供應
2024-04-04 19:18:06台灣昨天發生25 年來最嚴重的地震,科技大廠營運受到波及,不過台積電最大客戶之一,美商輝達,週三 (3 日) 聲明表示,預計這場強震不會造成供應鏈中斷。
-
台積、三星再等等!傳拜登下週宣布補助英特爾
2024-03-15 19:16:35美國的晶片法補助傳出最新消息,英特爾將率先獲得補助,而對台積電與三星的補助,有望在未來數週內出爐。根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為了協助英特爾擴大在美國產能,美國總統拜登與商務部長雷蒙多,計劃下個禮拜在亞利桑那州宣布,向英特爾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補助,這也成為法案推出以來,最大規模的補助。另外,針對台積電與三星的補助,傳出將在未來數週內公布。
-
不受地震衝擊!台積電4月營收創單月歷史次高
2024-05-10 19:03:59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公布4月營收,來到新台幣2360.21億元,重返兩千億大關之上,較上個月增加20.9%,較去年同期增加59.6%,創下歷史次高。台積電表示,受惠於3奈米、5奈米製程需求強勁,AI與高效能運算持續成長,抵銷了智慧型手機季節性影響以及0403地震等衝擊,帶動第二季將持續成長。
-
台灣403地震 輝達聲明背書不影響供應鏈
2024-04-06 14:41:18台灣發生25 年來最嚴重的地震,各方關注科技大廠營運受到波及,來看到,台積電最大客戶之一,美商輝達,在地震當天,發聲明表示,預料強震不會對供應造成任何影響。
-
傳拜登下週宣布補助英特爾 台積、三星再等等
2024-03-15 17:46:13美國的晶片法補助傳出最新消息,英特爾將率先獲得補助,而對台積電與三星的補助,有望在未來數週內出爐。根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為了協助英特爾擴大在美國產能,美國總統拜登與商務部長雷蒙多,計劃下個禮拜在亞利桑那州宣布,向英特爾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補助,這也成為法案推出以來,最大規模的補助。另外,針對台積電與三星的補助,傳出將在未來數週內公布。
-
台積電光靠AI業務 外媒:將碾壓英特爾代工收入
2024-04-22 17:26:43在全球晶圓代工版圖,台積電取得領先。外媒預估,2030年,台積電的收入有望達1千8百億美元,光是AI業務規模的460億美元,就遠超過英特爾所有的代工收入。
-
補助美台韓半導體大廠 雷蒙多再喊2030產能目標
2024-04-16 19:20:23美國政府為了強化國家安全與在地供應鏈韌性,一個月內,宣布補助英特爾、台積電與三星。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有信心美國所製造的最先進半導體,將在2030年,從0%的比率,提高到20%。
-
東協最大出口國換人當 美國672億美元超越中國
2024-06-13 17:33:33美中貿易戰,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東協10國(ASEAN)今年第一季向美國出口的金額,超越向中國的出口額,成為近6季來首見。根據日經新聞匯集的資訊顯示,第一季東協向美國的出口額,達到672億美元,超越對中國的570億。專家分析,這項趨勢,反映美國增加向東協國家採購半導體與電子零件,同時也反映中國經濟低迷的情況。
-
美台韓大廠補助入袋!雷蒙多再喊2030產能目標
2024-04-16 17:17:37美國政府為了強化國家安全與在地供應鏈韌性,一個月內,宣布補助英特爾、台積電與三星。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有信心美國所製造的最先進半導體,將在2030年,從0%的比率,提高到20%。
-
陽明「動明輪」傳寧波港突爆炸 公司:查證中|創新高!台積7月營收2569億元 年增破4成|iP16新色曝光!傳AI功能需收費|王齊麟奪牌首現身品牌活動 百位粉絲冒雨等待
2024-08-09 19:51:51陽明海運所屬6600 TEU貨櫃輪「動明輪」,驚傳在中國寧波港發生爆炸,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根據陸媒報導,經清查全船人數,均安全撤離,暫無人員傷亡報告。對此,陽明表示,內部正在查證中。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天(9日)公布7月營收,合併營收2569億5300萬元,月增23.6%、年增44.7%,創單月營收新高。日本熊本縣知事也透露,8月25日將訪台積電總部,期盼能蓋第3座晶圓廠。 中美晶今天(9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徐秀蘭主持,上半年營收交出好成績,儘管太陽能市場受到中國產品傾銷,市況不
-
台積電5月營收月減2.7%、年增超過30%
2024-06-07 17:37:46台積電今天公布5月營收,達到新台幣2296億2000萬元,雖然比上個月減少了2.7%,但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0.1%,創史上第3高水準,也是歷年同月新高。累計2024年1到5月營收,約為新台幣1兆582億86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7%。
-
經長拋赴日設科學園區 有助台積供應鏈茁壯
2024-08-02 17:32:08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示,經濟部正與日本洽商,在日本當地設立科學園區。我們請教寬量國際顧問何柏杰,過去臺灣在先進半導體、先進晶片佔比相當高。如果是以整體的話,大約五成水準,先進製程佔比八成以上,您怎麼看在日本建立科學園區這樣的一個策略的方向,是不是會帶來什麼樣的利多?我們是怎麼解讀?是否會影響台灣群聚效益的優勢?請教您看法。
-
強震考驗台灣半導體 輝達聲明:供應未受影響
2024-04-04 17:09:45台灣昨天發生25 年來最嚴重的地震,科技大廠營運受到波及,不過台積電最大客戶之一,美商輝達,週三 (3 日) 聲明表示,預計這場強震不會造成供應鏈中斷。
-
「如登陸火星!」台積電領軍出海 形塑世界級聚落
2024-08-19 18:00:57好,台積電德國廠,在當地時間20日舉行動土儀式,產業界關注到,台積電引起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快速成長茁壯,類似1890年美國五大湖汽車工業的類似發展,台灣高效率完成世界級產業鏈建置,未來相關供應鏈市值,可能成長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