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電池者得天下!專家析台攻全球市場機會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7 月 06 日訊】「掌握電池者得天下」,電池芯產業,是未來國家發展的重點產業。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就提到,台灣有了這三家大廠,台灣電動車缺的電池芯就能補起來。我們請教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暨研究經理林芬卉,以業界電動車數量的快速增加,加上政府節能減碳目標,台灣電池芯需求有多大?

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暨研究經理 林芬卉:

「如果說我們以全球的電動車的銷售來看,我們預估說今年還是有很大幅度的成長,我們預估整個全球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會達到60%以上的這樣的成長幅度。

當然在台灣方面,因為2040年政府也是有推出淨零碳排的政策,也就是說目標所有的乘用車都是要轉做電氣化,所以台灣看到這些國際市場的趨勢,還有國內的政策這樣子的導入之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最近台灣的一些廠商,他們在電池芯的擴產動作是非常的大,根據我們統計像能源,還有鴻海以及台塑集團他們的一些擴產動作,加上未來也發展動力就是固態電池的輝能,我們這樣子總加起來,在中期的時候,2025年到2027年,整個的產能規劃大概會達到的整個超過12個GW這個需求。

我們對比2040年的時候,整個台灣的市場需求量是20GW的需求,所以等於是台灣在中期的時候已經布好了50%以上的電池的產能,我們預估說這些廠商未來還是會有持續擴產的動作,我們預估說在長期的話應該是可以滿足整個(台灣)市場的需求。

主播 沈唯同:「外界對於台灣發展高科技領域成長是相當快速,不過電池產業顯然有一點不一樣,現在國際市況,台灣似乎也面臨很多競爭? 」

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兼研究經理 林芬卉:

「是的,如果說我們以2021年的裝機量來看,大概95%(市占)都是集中在中日韓的廠商的手中,我認為說這樣的趨勢是不變的,因為第一個原因就是說這些廠商的產能規模非常的大,而且具有性價比的優勢。

另外一個就是說我們從技術的鏈的角度來講,就是說電池和半導體或者是IT產業它不同處是說它是非常強調經驗,它是屬於工藝的技術,它並不是我們IT 產品是屬於digital的技術,所以一個規模大的(電池)廠商,它需要10年以上的這樣的製造經驗來累積,但是台灣因為過去可能規模小,所以在大量生產的經驗相對來講是比較不足的,所以說台灣如果未來要追趕國際的業者,第一個就是需要有更高的經驗值,另外一個就是說性價比在是不是能夠跟國際廠商是越來越接近,這是臺灣需要面臨的問題。 」

主播 沈唯同:「剛剛您提到的市場上來講,是中國、韓國和日本囊括了95%市占,台灣未來如果在發展上,可能可以往哪邊走會比較有優勢? 」

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兼研究經理 林芬卉:

「我想說我們還是分階段來講,就是說剛才有講到說因為台灣未來2040年要全面轉成電氣化,而且我們認為政府的態度,是希望說整個製造車廠可以大量提高in-house的比重,就是說關鍵零部件,盡量是採用國內市場的供貨,所以說我們認為在一般的乘用車市場來講的話,台灣還是有比較高的這樣子的一個導入的機會。

在國際市場因為面臨的中日韓的這樣的競爭壓力之下,我是認為說台灣還是會走向比較是利基型的市場。目前台灣在一些利基型的市場,譬如說動力工具機,或者是說二輪的機車,或者是說電動船舶,已經是有一些出貨的經驗。我想說台灣未來在走向國際市場化,還是要以這利基型的這些應用為出發點,然後再慢慢擴展到整個乘用車的常規的市場。」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