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牙周病警訊你有嗎?牙醫師警告放任不理嚴重後果

徐慶雲醫師說明,傳統治療牙周病的手術,病人常因飽受疼痛與復原期長的困擾,因而影響回診意願,現今有雷射治療,可減輕民眾醫治過程中的疼痛感,復原速度也較快。(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陳郁茹(NOW健康)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成人牙周健康狀況仍有待加強,各年齡層以罹患牙結石的比例最高,其中50歲到64歲的牙周病罹病風險是18歲到34歲的6.7倍,也是牙周病好發率最高的年齡層。牙醫診所醫師徐慶雲表示,牙周病初期不會有疼痛感,導致民眾容易忽視,直到開始痛才就醫時,情況都已十分嚴重。


牙齦呈現鮮紅色、易出血、口臭 恐牙周病上身警訊


徐慶雲醫師說明,傳統治療牙周病的手術,病人常因飽受疼痛與復原期長的困擾,因而影響回診意願,現今有雷射治療,可減輕民眾醫治過程中的疼痛感,復原速度也較快。


徐慶雲醫師分析,牙周病一般是由牙結石所造成,會依照病患的牙周囊袋深度來判定嚴重程度,通常初期不會有疼痛感,若發現牙齦呈現鮮紅色,且容易流血、紅腫,或開始出現口臭就要有警覺,一旦發現疼痛感、牙齒搖晃時,牙周病就已十分嚴重,不容易治療,而臨床上高風險族群包含有家族遺傳史、更年期女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徐慶雲醫師透露,一般民眾平時要注意牙齒清潔,最好定期洗牙,預防牙周病。至於高風險族群或曾有牙周病史者,應定期回診追蹤,以確保牙周狀況良好。


患者動手術痛到不願回診 引進雷射治療提升治療意願


當牙周囊袋變深,無法光靠洗牙處理,徐慶雲醫師坦言,此時病人就需接受牙周手術,由於傳統手術是屬於侵入式治療,術後會疼痛、紅腫,且復原期較長,導致許多患者術後回診檢查意願較低。


為了幫助患者治療引進雷射,徐慶雲醫師指出,雷射治療相較於傳統手術,傷口小、恢復期短、出血量小,且會刺激牙周底部膠原蛋白增生,使牙周囊袋變淺,往後只要平時注意口腔清潔、定期洗牙,就能維護牙齒健康。


患者怕看牙痊癒後不持續追蹤 病況若惡化嚴重恐拔牙


相信有部分民眾從小都不愛看牙醫,有人懼怕機器聲,有人害怕疼痛,徐慶雲醫師曾收治1名病患很怕看牙醫,但本身因家族遺傳,導致在25歲左右就罹患了牙周病,當時接受治療很成功,而病人痊癒後就不想再看牙,結果隔了5年,牙周病症狀惡化,甚至嚴重到有幾顆牙齒需要拔除。


徐慶雲醫師呼籲,通常初期的牙周病只需平時正確清潔牙齒,定期洗牙即可維持口腔健康。一般刷牙只能清潔到牙齒的表面,牙周囊袋是比較深層的地方,需藉由洗牙才能清理乾淨,健保提供民眾每半年洗牙1次,是預防牙周病最好的方式。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