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紐西蘭「鴞鸚鵡」復育成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8 月 20 日訊】紐西蘭特有鳥類「鴞鸚鵡」毛利人心中有重要地位。不過,由於棲地砍伐,鴞鸚鵡不僅被當作食物捕獵,加上毛皮具保暖作用,面臨滅絕危機。紐西蘭政府自1995年展開復育計畫,如今已逐漸收到成效。

    全身黃綠色、布滿斑點的「鴞鸚鵡」,屬於夜行性動物,模樣呆萌可愛,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除了不會飛,還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有研究指出,牠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之一,可活到90歲。

    紐西蘭當局透過人工授精等手段,加上把握繁殖季節,2021年鳥群從原本的不到百隻,一口氣增加25%,如今已有252隻,是197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

    保育計劃的終極目的,是讓鴞鸚鵡回歸自然,在人類不須干預繁殖的情況下,能生生不息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明筑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