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警訊在胰臟!內臟脂肪堆積 慢性病風險倍增
文:陳郁茹(NOW健康)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有健康意識,深知內臟脂肪會產生許多健康問題,因此特別注意「脂肪肝」,但其實「脂肪胰」也是不能輕忽的一塊,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脂肪胰是近幾年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與代謝症候群有高度相關性,民眾一旦有脂肪胰未來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脂肪胰威脅不亞於脂肪肝 盛行率恐高達3成
楊建華說明,當人體攝取過多熱量時,會將多餘脂肪儲存起來,照理應堆積在脂肪細胞中,但脂肪若跑到細胞以外的地方,堆積在臟器時就會稱作「異位脂肪」。而肝臟是内臟器官中相對大的「倉庫」,所以是常見堆積最多之處,但同樣脂肪堆積的形態也會出現在胰臟。
楊建華指出,隨著超音波儀器進步,脂肪胰被發現的機會提高,也因此近7、8年來,醫界開始關注脂肪胰的健康議題。台大健檢中心研究數據就顯示,脂肪胰在健檢人口盛行率約16%,但因健檢民眾多數為較注重健康或年輕族群居多,因此推估脂肪胰真正盛行率可能高達30%,和脂肪肝比例相當。
9成脂肪胰者也有脂肪肝 恐是代謝症候群的警訊
內臟脂肪可怕之處,就是不會立即產生明顯症狀,卻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影響著身體,楊建華引用數據說,70%脂肪肝患者同時有脂肪胰,而脂肪胰患者高達97%都有脂肪肝,當出現脂肪胰後,就要小心「代謝症候群」。
針對代謝症候群定義,楊建華解釋,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血糖、血脂、血壓,5項當中有3項異常就算是代謝症候群,患者將面臨極高的心血管及糖尿病風險。因此,脂肪胰其實可能是比這些數值更早出現的一個表徵,提醒民眾還是需留意。關於代謝症候群定義如下:
▸1.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2.血壓:收縮壓≧130mm或舒張壓≧85mm,或是正在服用降高血壓藥物。
▸3.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值≧100mg/dL,或是正在服用治療糖尿病藥物。
▸4.空腹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150mg/L,或是正在服用降三酸甘油酯藥物。
▸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楊建華坦言,已有諸多研究證實,脂肪胰與許多慢性疾病都有正相關,諸如糖尿病、脂肪肝、胰臟發炎等,且脂肪胰好發在年長者,當隨著年紀增加,脂肪的浸潤更加明顯,尤其是在男性身上特別容易觀察到。
脂肪胰增慢性病風險 5成患者患糖尿病
楊建華提到,當胰臟的脂肪堆積超過 5% 以上,會讓胰臟細胞開始受損,而越多的脂肪浸潤後會傷害胰島β细胞,進而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且當脂肪堆積越來越多,胰島素敏感度每況愈下,糖尿病的風險也越高。
楊建華表示,有研究發現,50%有脂肪胰的人會有糖尿病,60至70%糖尿病患者都有脂肪胰現象。提醒民眾若健檢發自身有脂肪胰,需多留意是否可能已經有「早期糖尿病」。另外,肥胖者是脂肪胰最主要的高風險族群,因此建議透過減重來預防疾病問題。
避免脂肪胰找上門 飲食控制為預防關鍵
關於民眾該如何消除內臟脂肪,避免脂肪胰生成?楊建華直言,最重要的是飲食控制,且比運動更有效。民眾可減少精緻糖、精緻澱粉攝取,多吃原型食物。此外,應注意果糖的攝取,因為果糖只能在肝臟分解代謝,常常儲存在內臟中。
楊建華指出,本身有糖尿病史、三酸甘油脂、代謝症候群問題者亦是脂肪胰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照腹部超音波,但由於受限臟器位置,超音波偵測恐較不全面,若能做到核磁共振、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則可以做到更準確的檢查。
最後,楊建華強調,一旦民眾發現自身有脂肪胰的可能,建議每3至6個月就要追蹤血糖、血壓、血脂變化,及早控制代謝症候群相關指標,減少三酸甘油脂的堆積,就能好好保護胰臟健康。
相關新聞
-
國衛院最新研究 這3個症狀也易引發肝癌
2018-05-21 21:36:16再來看到,大多數人都認為肝癌,和C型肝炎或B型肝炎有關,而接下來的研究,打破了一般人對肝癌的認識。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21)發表最新研究,患有糖尿病或三酸肝油脂過高的的患者,也有罹患肝癌的風險。
-
青壯年小心3高2害!罹患代謝症候群 這些病也會跟著來
2022-12-29 20:04:25李先生每天從早到晚的忙碌工作,幾乎都很晚下班,三餐多是隨手抓些零食或餅乾果腹,有一天看到電視上國民健康署成人健檢服務的宣導廣告,終於下定決心要做健康檢查,但收到健檢報告時,發現好多紅字,細看血壓、血糖等檢驗數值都超標一點點,腰圍也過粗,但還好沒有感覺不舒服,就自我安慰「應該還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
健檢數值怎麼看?國健署推風險評估 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2024-04-16 14:45:42依據2017年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國人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盛行率分別為26.8%、25.6%及11.1%,另外,有4分之1的民眾處於糖尿病前期。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一般健康檢查都有包含血壓、血脂及血糖檢測,若是發現三高異常(血壓≧130/85mmHg、空腹血糖值≧100mg/dL、三酸甘油脂≧150mg/dL),應儘快尋求專業醫事人員的幫助,並積極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以降低三高慢性病的發生風險。
-
代謝症候群上身沒注意?有4分之1人不曉得健康出狀況
2024-04-22 20:52:11代謝症候群主要由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所造成的健康問題,患者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卻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大安門診部主任宋季純表示,根據110年成人健檢受檢者資料發現,自稱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病史民眾,在受檢後異常結果比例竟高達4分之1,透過定期健檢,可幫助您有效掌握個人的健康狀況!目前大安區有44家醫療院所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其中21家更加入「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除了篩檢還可針對代謝症候群,提供客製化健康管理。
-
如何减肥 什么是脂肪肝 健康1+1(第2季16)
2015-09-10 16:29:09A.如何减肥 B.什么是脂肪肝
-
35歲男112公斤體檢報告滿江紅!醫授減重攻略助改善
2024-05-20 20:53:1435歲A男在科技業工作,因工時長、缺乏運動,導致身形肥胖。最近員工體檢結果顯示,他的空腹血糖和三酸甘油脂偏高,肝指數也異常,於是到奇美醫院就醫,經診察後發現他的體重112公斤,腰圍超過100公分,血壓稍微偏高136/86mmHg,確定診斷為代謝症候群,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患有重度脂肪肝,透過減重藥物控制食慾,再搭配規律運動與飲食調整,他的血糖與肝指數問題已有所改善。
-
血糖正常也要小心 AI可提早預測糖尿病風險
2023-05-02 17:36:12來看到,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但您知道嗎,在確診糖尿病前,患者身體內的許多數值,其實已經傳達出風險訊息。有醫師透過AI機器深度學習的特色,設計精準預測糖尿病的系統,找出已經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提早介入控制,幫助民眾預防疾病發生。
-
血糖正常也要小心 AI提早預測糖尿病風險
2023-05-02 19:53:54來看到,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但您知道嗎,在確診糖尿病前,患者身體內的許多數值,其實已經傳達出風險訊息。有醫師就透過AI機器深度學習的特色,設計出精準預測糖尿病的系統精準預測糖尿病的系統,找出已經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提早介入控制,協助民眾預防疾病發生。
-
小時候胖就是胖!長不高、肝衰竭、糖尿病恐跟一輩子
2020-09-08 17:16:27暑假才結束1周,小兒科就有許多小病人,家長發現暑假中孩子就像吹氣球一樣,體重直線上升,將來不但會造成肝癌或肝衰竭風險大增,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也不遠的人生等著。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提醒,不要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年紀小體重就超標,生活習慣家長不協助改變,未來體態也難以改變。
-
30歲高管輕忽三高竟釀肝癌!「肝包油」恐增肝癌風險
2022-07-15 16:03:05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俗稱三高,是不少民眾健檢報告上的紅字項目。年過30的高階主管陳先生(化名)多年來的健檢報告都有大片紅字,自認現代人有三高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公司應酬多、大魚大肉,再次檢查才發現肝指數異常,超音波一照肝臟竟有大顆腫瘤。
-
哪些習慣易招來脂肪肝?
2017-11-06 16:59:41哪些習慣易招來脂肪肝?有以下情況的高危險群,建議除了改變現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外,一些幫助降血脂的食材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
傷口不能碰水?複合式治療癒合更快
2018-02-21 21:41:26想要傷口快點癒合,千萬不要碰水?這個老一輩的觀念,醫師說可能是個錯誤,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傷口,用錯方法,可是會延誤復原的時機。
-
糖尿病別怕 8種食物控制血糖真輕鬆
2018-04-02 10:31:24糖尿病是身體無法控制血液中糖分濃度的失調現象。儘管目前眾多食物含有誘發糖尿病的高含量糖分,但仍有8種令人驚奇的健康食物,確實可預防糖尿病發生。這些食物不只能控制血糖,且富含營養物質和礦物質,縱使正常人食用亦受益匪淺。
-
中醫教你遠離糖尿病 醫聖張仲景特輯(11)│談古論今話中醫
2015-10-16 22:29:59糖尿病在台灣已經高居十大死因的第4位,有人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接踵而來的併發症,因為是慢性的,所以不易察覺,為什麼糖尿病會引發這麼多種併發症呢?到底還有哪些併發症!!有哪些要更注意的!!( ̄口 ̄)
-
高科技敷料 避免糖尿截肢新曙光
2012-01-30 20:47:02根據研究統計,目前全球約有兩億五千萬糖尿病人口,台灣約有200萬人罹有糖尿病。糖尿病的併發症種類相當多,一旦有病足感染,傷口就不易癒合、甚至面臨截肢之命運,帶您來看到,現在有逢甲大學柯澤豪教授研發的高科技傷口敷料,可以讓糖尿病患者傷口得到更好的照護,也讓面臨截肢的患者看見一道曙光。
-
GOT、 GPT等肝功能指數正常,為什麼會得肝癌?有這些徵兆要小心!|談古論今話中醫(349)
2017-04-22 17:02:30肝臟並無痛覺神經,即使工作勞累、負荷沉重,也不太發出「怨言」。現代人飲食及生活習慣不佳,國人平均每四到五個成人,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嚴重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不得不慎。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義守大學中醫系教授陳旺全中醫師來談談保肝要點,並解答一些您不可不知的常見問題
-
就是這一味!對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預防和抑制作用 | 談古論今話中醫(364)
2017-07-29 22:47:18糖尿病俗稱富貴病,但在現代社會中,因為飲食的精緻化,甜點的盛行,不必生於大富大貴人家,糖尿病也會自動找上門來。糖尿病現代醫學很難痊癒,如果搭配中醫調整體質,療效就大大提升了。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也是全生中醫診所院長陳朝龍中醫師來探討古代所稱的消渴症(糖尿病)的中醫治療
-
蘿蔔營養高!消水腫解便秘,蘿蔔皮改善熱潮紅,這部位鈣含量第一名!7年老菜脯竟可改善糖尿病!蘿蔔加1甜物甩開老人咳。記住!1種情況不能吃|排骨|胃食道逆流|眼睛|胡乃文開講Dr.HU_111
2021-12-03 14:31:23蘿蔔營養高!消水腫解便秘,蘿蔔皮改善熱潮紅,這部位鈣含量第一名!7年老菜脯竟可改善糖尿病!蘿蔔加1甜物甩開老人咳。記住!1種情況不能吃~
-
女性內臟脂肪多1公斤 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7倍
2019-09-17 18:32:08根據1項新的研究發現,在器官和腸道周圍的腹部脂肪過多,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影響很大。僅僅1公斤的內臟脂肪,女性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7倍以上,但男性卻只有增加2倍,不過,除了增加糖尿病風險之外,也可能導致心臟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
不管有沒有罹患糖尿病,都要常按摩這些穴位! |談古論今話中醫(69)
2015-12-30 19:50:35糖尿病在很早以前古書的記載裡面就有了,黃帝內經的素問篇裡面就已經提到了,古人認為說這個口很甘的原因就是五氣,是指我們吃的東西,所發生的營養的物質產生出來的,通常就是吃太好了,這一類的人通常有一些肥胖的問題,有所謂的內熱,在中醫的典籍認為是屬於消渴症的範疇。